印度媒體“誇獎”中國裝備確實不多見,而就在近日《歐亞時報》罕見的對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推出的FH-901型無人機/巡飛彈給予了較高評價,認為該型裝備是在俄烏衝突期間取得優異戰績的“彈簧刀”系列巡飛彈有力競爭對手。
▲FH-901命中目標坦克瞬間
誠然,隨着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無人裝備日專題論壇上一段宣傳片的發布,也確實印證了印媒觀點,在這段宣傳片中除了出現了較為熟悉的CH-4、CH-5無人機外,還罕見的出現了CH-10無人機巡飛以及首度曝光的FH-901發射以及命中目標畫面,視頻中FH-901精確命中位於地面的目標坦克,達到了摧毀預期。而這一幕與烏軍使用“彈簧刀”摧毀俄軍主戰坦克幾乎如出一轍。
“彈簧刀”近期表現亮眼
實際上,FH-901如果放在解放軍裝備序列里也並不起眼,但之所以受到外界如此關注,除了那段宣傳片段外,關鍵原因還是美製“彈簧刀”在俄烏衝突中較為不錯的表現。今年3月,美國方面宣布向烏克蘭提供100枚巡飛彈,這其中就包括“彈簧刀”300,自此開始美國斷斷續續為烏提供了約400枚該型裝備,而該型巡飛彈的實戰表現倒也沒讓美烏“失望”。
在5月底,CNN公布的畫面中,烏軍使用“彈簧刀”成功命中了俄軍地面主戰坦克,這對於總重量僅有2.5kg的“小東西”無異四兩撥千斤。而在7月底,俄方扎波羅熱地區官員還曾向外媒透露,烏軍3枚“彈簧刀”命中率扎波羅熱核電站,但由於威力有限,並未對核電站反應堆造成破壞。此外,在5月初,烏軍第81空中機動旅炮擊伊久姆奧列克桑德里夫卡村期間,也疑似使用“彈簧刀”摧毀了部分俄軍裝備。
從上述戰果來看,至少可以得出兩點結論,首先就是該型裝備雖體積較小,但綜合性能並不差,特別是在精準打擊以及目標毀傷這兩點上的表現可圈可點,最初美軍使用“彈簧刀”主要是為了打擊藏匿在深山中的武裝分子,但從目前來看對於地面重型裝備也同樣具有不錯的毀傷能力。
▲扎波羅熱核電站近期遭襲起火
其次,雖然“彈簧刀”體積小,航程也只有10公里,且操作鏈抗干擾能力不強,但即便如此俄軍卻仍無法有效應對,特別是扎波羅熱核電站遭襲一事上也反映出了俄軍對該系列裝備重視程度不夠,準備不足或暫無有效應對手段的尷尬現狀。
據美國《防務新聞》報道,白宮已計劃在9月對烏軍援中加入性能更強大的“彈簧刀”600型巡飛彈,其滯空時間、飛行距離以及毀傷能力都將得到進一步加強,這對於俄軍顯然不是好消息。
中國“彈簧刀”性能更強
美國“彈簧刀”性能出眾,中國的也不差,從作戰原理上來看,FH-901與“彈簧刀”類似,基本都是通過便攜式裝備發射後,經過短暫飛行、滯空、觀瞄及鎖定後最終摧毀目標。不過FH-901的重量介於“彈簧刀”300與600之間,約9公斤左右,這一數值更好的平衡了相關性能參數,比如其飛行時長可達到1小時左右,這種長航時滯空可更好的伏擊重要目標。
▲具備蜂群作戰能力的FH-901
此外,FH-901具備的蜂群作戰模式更是該系列裝備未來重點發展方向,相比烏軍現階段對“彈簧刀”的單一使用,蜂群模式可在單兵基礎上依靠大型無人機等多樣空中平台進行大規模釋放,從而實現對集群目標的集團傷害,而長航時滯空特性則可以更好的發揮出蜂群作戰效能,其整體效果也將遠超單一使用。
而且鑒於FH-901的研發背景與研發時間,有理由相信其智能程度,技術程度都要高於“彈簧刀”。也難怪印度媒體會少見的對中國裝備予以較高評價,畢竟,在絕對實力面前有時也需認清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