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星火速拍下翻船一幕,難怪金正恩勃然大怒,造船廠廠長凶多吉少

2025年05月24日18:02:04 軍事 1193

5月21日,朝鮮新建造的5000噸級驅逐艦在下水儀式時發生的嚴重翻船事故,這一事件不僅瞬間成為全球軍事愛好者和媒體關注的焦點,更引發了人們對於朝鮮軍事發展、工業能力以及未來戰略走向的諸多猜測與思考。

衛星火速拍下翻船一幕,難怪金正恩勃然大怒,造船廠廠長凶多吉少 - 天天要聞

當地時間5月21日,朝鮮在清津造船廠為這艘寄予厚望的5000噸級驅逐艦舉行盛大的下水儀式。這本應是朝鮮海軍發展史上一個光輝的里程碑時刻,朝鮮最高領導人金正恩親臨現場,滿心期待見證本國海軍力量邁向新高度。

但是事與願違,在下水過程中,由於指揮熟練度嚴重不足,操作出現重大失誤,且未能保障底盤移動的平行度。只見驅逐艦的船尾部分下水滑板先脫離擱淺,部分區段船底因受力不均而破空,使得船體瞬間失去平衡。而此時,船首部分卻還未脫離船台,整艘龐大的軍艦在眾人驚恐的目光中,發生了側翻。

衛星火速拍下翻船一幕,難怪金正恩勃然大怒,造船廠廠長凶多吉少 - 天天要聞

這一驚人的事故畫面,不僅讓現場的人們陷入了極度的震驚與錯愕之中,也迅速通過各種渠道傳遍了世界的每一個角落。西方衛星在第一時間捕捉到了這一罕見場景。從衛星圖中,可以清晰看到那艘驅逐艦如今已完全側翻。

艦首約四分之一的船體還在船台上面,其餘艦體則已無奈地沒入水中。朝鮮方面雖然迅速反應,試圖用藍色塑料布遮擋這一慘狀,避免更多的尷尬與難堪,但在衛星高清圖像下,一切都無所遁形。

金正恩在現場目睹了這一災難性的全過程。他當場對此次事故進行了嚴厲批評,言辭中充滿了痛心與失望,稱這是由於疏忽和不負責任,不尊重科學的經驗主義而產生的無法容忍的重大事故和犯罪行為。

衛星火速拍下翻船一幕,難怪金正恩勃然大怒,造船廠廠長凶多吉少 - 天天要聞

他明確要求,在2025年6月的勞動黨中央委員會全會召開前“無條件”完成修復工作,同時指示成立專門的調查小組,徹查事故原因,絕不姑息任何責任人。

衛星火速拍下翻船一幕,難怪金正恩勃然大怒,造船廠廠長凶多吉少 - 天天要聞

事故發生後,如何對這艘受損嚴重的驅逐艦進行修復,成為了擺在朝鮮面前的一道棘手難題。從專業角度來看,這一任務的艱巨程度超乎想象,甚至可以說幾乎是一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首先,讓我們來看看直接拖拽扶正這一方案的可行性。由於驅逐艦體型巨大,重量高達5000噸,且側翻後受力情況複雜,直接拖拽需要極為強大的外力,而朝鮮現有的設備根本無法提供如此強大的力量來克服巨大的摩擦力和重力,因此這一方案幾乎沒有實施的可能。

衛星火速拍下翻船一幕,難怪金正恩勃然大怒,造船廠廠長凶多吉少 - 天天要聞

相對而言,在艦體下方插入氣囊並充氣,逐漸頂起扶正的方法看似更為可行,但這一操作卻面臨著諸多嚴苛的條件限制。其中,水深足夠是首要前提。只有當水深達到一定程度,氣囊才能順利進入艦體下側,發揮作用。但是,從目前公開的信息來看,事發地點清津造船廠的港池空間較為狹小,水深情況並不理想。

此外,對艦體進行密封和排水處理也是修復過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環節。但從衛星照片來分析,該艦在建造完成度方面非常低,許多開口並未完全封閉,水密艙門是否具備有效密封能力也存在極大的疑問。

在這種情況下,要實現有效的密封和排水,難度可想而知。一旦密封不嚴,海水不斷湧入,不僅會增加排水的工作量和難度,還可能對艦體內部結構和設備造成進一步的損害。

衛星火速拍下翻船一幕,難怪金正恩勃然大怒,造船廠廠長凶多吉少 - 天天要聞

而後續的起伏與扶正作業,更是對朝鮮的技術能力和設備水平提出了嚴峻考驗。這一關鍵環節高度依賴重型浮吊設備,也就是大型海上起重船。但是,朝鮮長期以來海洋力量非常薄弱,造船工業實力有限,之前只有建造1500噸級護衛艦和萬噸級貨輪的能力,對於這種專業的大型海上起重船,朝鮮顯然並不具備。在缺乏關鍵設備的情況下,要完成起伏與扶正作業,幾乎是天方夜譚。

衛星火速拍下翻船一幕,難怪金正恩勃然大怒,造船廠廠長凶多吉少 - 天天要聞

更為糟糕的是,從衛星圖像的深入分析發現,艦體傾斜角度之大遠遠超出了預期,水下結構明顯遭受了嚴重的損傷。如今,艦尾部分很可能已經長時間浸泡在海水中,煙囪也極有可能進水。這種情況下,艦體基本處於報廢狀態,即便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資源,修復周期也將極為漫長,甚至可能根本無法完全恢復其原本的功能。

衛星火速拍下翻船一幕,難怪金正恩勃然大怒,造船廠廠長凶多吉少 - 天天要聞

儘管朝鮮領導人下達了死命令,要求必須在六月下旬高級會議之前完成修復工作,但從目前所面臨的重重困難來看,這一目標幾乎是不可能實現的。但是,朝鮮官方剛剛出爐的調查報告卻給出了截然不同的結論。報告聲稱,驅逐艦沒有船底破洞,船體右舷被刮削,船尾部分的救生通道流入一定量的海水。

調查組專家認定,抽出進水格式的海水從船台脫離船首部分以修復艦船平衡性需要2至3天,修復舷側需要十多天時間。

衛星火速拍下翻船一幕,難怪金正恩勃然大怒,造船廠廠長凶多吉少 - 天天要聞

對於朝鮮而言,如何從這次事故中吸取教訓,加強技術研發和人才培養,提升軍事工業的整體實力,將是其在未來軍事發展道路上必須面對和解決的重要課題。而對於國際社會來說,這一事件也再次提醒我們,軍事力量的發展不僅僅是武器裝備的競賽,更是一個國家綜合實力和科學管理水平的體現。

文字來源:唐駁虎主筆的視頻內容

軍事分類資訊推薦

馬斯克回應星艦第九次試飛失敗:比上一次有很大進步 - 天天要聞

馬斯克回應星艦第九次試飛失敗:比上一次有很大進步

站長之家(ChinaZ.com) 5月28日 消息:今日,特斯拉CEO馬斯克旗下的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X)開展了星艦飛船的第九次試飛任務,然而此次試飛未能達成預期目標。試飛過程中,火箭第一級助推器在降落階段出現失控狀況,未能按照預定計劃實現海上着陸。與此同時,火箭第二級飛船也在飛行中失去姿態控制,最終在空中解體。...
北約計劃大幅擴軍 作戰旅可能增至130個 - 天天要聞

北約計劃大幅擴軍 作戰旅可能增至130個

當地時間28日,總台記者獲悉,北約計劃將其成員國需提供的作戰旅總數目標從當前的約80個提高到120至130個。 據了解,該目標將成為北約各成員國負責防務的官員們下周會議的議題之一。此舉意味北約成員國將新增最多約35萬名士兵。此外,北約還計劃在即將于海牙舉行的峰會上提出將成員國的國防開支目標從各國國內生產總值的2%...
以軍稱重組其在黎巴嫩邊境部隊 兵力提升至衝突前三倍 - 天天要聞

以軍稱重組其在黎巴嫩邊境部隊 兵力提升至衝突前三倍

以色列國防軍28日發布消息稱,自以黎停火開始以來,以色列國防軍已打死180多名真主黨成員,其中包括38名高級指揮官和28名低級軍官。 以軍表示,以軍部隊繼續襲擊真主黨成員及其據點是因其違反了以黎之間的諒解協議。在以黎停火六個月後,其軍隊正在重組在黎巴嫩邊境的防禦力量,以軍仍部署在黎巴嫩南部的五個戰略哨所,其在...
馬里亞納群島以南海域發生5.6級地震 震源深度20公里 - 天天要聞

馬里亞納群島以南海域發生5.6級地震 震源深度20公里

中國地震台網正式測定:05月28日21時34分,在馬里亞納群島以南海域(北緯13.00度,東經145.15度)發生5.6級地震,震源深度20公里。(總台央視記者 張騰飛)(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極目新聞”客戶端,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歡迎提供新聞線索,一經採納即付報酬。24小時報料熱線027-86777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