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來西亞蘭卡威航展,這場號稱“東南亞最熱鬧的防務派,”剛開幕,就上演了堪比電影大片的劇情——中俄兩國的王牌戰機在停機坪上“隔空喊話”。
觀眾席上的軍火商們一邊啃椰子一邊瘋狂拍照。要說這屆航展最大的看點,還得看咱們的殲-10CE能不能在蘇霍伊家族的地盤上殺出一條血路。
俄羅斯這次可是帶着“全家桶”來的。蘇-30SM、蘇-35S這些主力戰機排排坐,連飛行表演隊都換上了最新型號。您瞅那蘇-35在空中扭出“眼鏡蛇機動”,觀眾席上的老外們直拍大腿:“這飛機比變形金剛還靈活!”
更狠的是,俄羅斯直接把實戰數據亮出來:“我們的戰機在烏克蘭戰場經受過考驗!”這話雖然聽着像廣告,但配上飛行表演隊炸裂的特技,硬是把隔壁美國F/A-18E/F的“激波秀”都蓋過了風頭。
不過要說最尷尬的,還得是俄羅斯的無人機展區。雖說“柳葉刀”自殺式無人機在俄烏衝突里刷了不少存在感,但現場觀眾圍着模型問得最多的卻是:“這東西真能打掉F-35?”銷售代表擦着汗解釋:“咱這是外貿版,性能嘛……您懂的。”
中國這邊雖然沒派戰機飛特技,但殲-10CE的靜態展台直接被擠爆。為啥?就衝著巴基斯坦空軍那句“1V3干翻陣風”的戰績!您別看殲-10CE沒開加力燃燒室,但人家有三大絕招:雷達當“電子掃帚”,300公里外就能鎖定30個目標,連隱身塗料的劃痕都能看清楚;霹靂-15E導彈射程145公里,曾一發穿透三個靶標。
印度飛行員看了直呼“這玩意兒不講武德”;售後比網購還快,戰時72小時就能送零件上門,對比某國半年維修周期,軍火商們當場算起了賬:“買一架F-35的錢能買三架殲-10CE,還送兩年彈藥!”最逗的是馬來西亞副總理也來站台:“這飛機看着就比咱們的F/A-18D年輕!”據說現場已經有中東土豪悄悄遞名片問價了。
要說這屆航展最熱鬧的,還得是各國銷售代表的“嘴炮大戰”:俄羅斯拍胸脯保證“買蘇-35送五年維護”,結果被追問交付速度時開始打太極;美國甩出F-35的隱身參數“隱身塗層比防彈衣還靠譜”,轉頭就被網友扒出生產線爆炸事故;中國直接亮底牌“殲-10CE單價6000萬,再送電子戰吊艙”,銷售代表偷偷說“還能砍價”。
最慘的是印度,原本想靠陣風裝裝門面,結果自家飛行員開着2.4億美元的“陣風”被4000萬美元的殲-10CE揍得找不着北。現在印度網友都在罵:“這飛機是金子做的嗎?摔一架夠買三架殲-10!”
看着停機坪上這些“鐵傢伙”,我突然覺得現代打仗跟菜市場砍價似的:俄羅斯有實戰經驗但漲價太快,就像超市臨期食品打折;美國技術先進但溢價離譜,堪比奢侈品專櫃;中國性價比之王,關鍵是還能分期付款。
不過要說最扎心的,還得是那些老客戶。馬來西亞空軍現在騎虎難下——F/A-18D維護費比飛行員工資還高,蘇-30MKM零件等得黃花菜都涼了,轉頭看見殲-10CE的售後廣告,心裡怕是要唱首《後來》:“後來,我總算學會了如何去選……”
這屆航展告訴我們三件事:實戰才是硬廣告,再花哨的飛行表演也比不上實戰視頻來的震撼;性價比定生死,現在連中東土豪都學精了,誰便宜好用買誰;體系作戰才是王道,殲-10CE能成“爆款”,靠的是和預警機、電子戰機的“黃金組合”。
如果讓你當軍火商,你會選俄羅斯的“戰鬥民族情懷”,美國的“高科技濾鏡”,還是中國的“白菜價+真香定律”?評論區聊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