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已經是出現在台灣周圍的第五種解放軍無人機了
在台灣“國防部”近日發布的“台海周邊動態”中,解放軍無人機的身影正出現得越來越多。根據台軍的通報,截至16日傍晚5時,發現解放軍派出43架次軍機、5艘次軍艦持續在台海周邊活動,“逾越海峽中線及其延伸線進入台灣西南空域”20架次,其中1架BZK-005無人機還從台灣海峽南段“逾越海峽中線”。
BZK-005無人機已經不是第一次出現在台灣附近,關於它的情況,老司機之前已經介紹過了。但讓台灣方面更為焦慮的是,此前一天,又一種全新的解放軍無人機出現在台灣附近。
沒記錯的話,這已經是出現在台灣周圍的第五種解放軍無人機了——這才叫底蘊!
台灣“上報”稱,台空軍15日公布的“台海周邊空域活動示意圖”顯示,當天有2架次蘇-30戰鬥機、2架次殲轟-7“逾越台海中線”;1架次BZK-007無人機、4架次殲-16戰鬥機、1架次無偵-7無人機、1架次運-9通信對抗機“侵擾西南防空識別區”。其中最引人關注的就是類似美國RQ-4“全球鷹”戰略無人偵察機的無偵-7首次出現在台灣附近空域。
報道稱,這種之前被稱為“翔龍”的大型高空長航時無人機,可執行監視、偵查、評估、情報搜集及信息中繼等功能。它於2021年首次在珠海航展上公開亮相,採用比較少見的連接翼氣動布局,前後機翼聯結在一起,整體上呈菱形,在增加滯空時間的同時還能提高飛行速度。“無偵-7的功能類似美國‘全球鷹’,主要執行邊境偵察、領海巡邏等任務,而且速度比‘全球鷹’更快,堪稱‘戰略之眼’”。台媒還強調,該無人機也可為反艦彈道導彈及巡航導彈等指定目標,“比如有航母殺手之稱的東風-21D導彈”。
在去年11月11日解放軍空軍建軍節當天,《解放軍報》透露無偵-7高空無人偵察機已全面投入實戰化訓練。
關於解放軍的無人機怎麼用,咱們不方便說。不過既然台灣拿無偵-7與美國的“全球鷹”類比,那麼不妨看看美軍對於這種高空戰略無人偵察機的使用方法。
根據美國方面的介紹,“全球鷹”有多個衍生型號。美國空軍使用的偵察型配備有先進的合成孔徑雷達和光電/紅外偵察設備,在近兩萬米高空長時間巡邏時,既可以偵察大範圍的廣闊地域,也可以精確追蹤移動目標。這種特性也使它不需要冒險靠近他國領空就可以窺探對手境內縱深目標的動靜。美國海軍版“全球鷹”則更偏重海上實時監視、情報搜索、反潛偵察以及搜救等任務。
如此說來,也難怪台灣方面如此震驚——解放軍的這種“戰略之眼”很可能只需要出現在台灣附近, 就能探測到台灣全島的動靜。就連前台“空軍副司令”張延廷也承認,解放軍派出無偵-7的目的是偵察台灣的重要軍事目標,“台灣機場、雷達甚至軍事設施位置都可能被掌握,作為共軍第一擊的目標”。他表示,“無偵-7可以常態化收集台軍的導彈陣地、機場設施或雷達站等,經過互相比對之後,可以總結出台軍部署的特點。”
來源:樞密院十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