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國中將方正平回憶中原突圍挺進秦嶺

2022年07月01日09:24:02 軍事 1568

挺進秦嶺

方正平

開國中將方正平回憶中原突圍挺進秦嶺 - 天天要聞

1946年6月,蔣介石決定挑起全面內戰,並首先消滅我中原人民解放軍,在我中原軍區周圍部署了近30萬國民黨軍,築起了6000多座碉堡和10萬條戰壕,駐武漢的空軍由美軍幫助訓練,也隨時準備投入戰鬥。

我中原解放軍約6萬人,與敵人在數量上是5.1的態勢。同時,由於國民黨軍隊的不斷進逼蠶食,中原軍區主力被逼到以宣化店為中心縱橫不到百里的極狹小地區內,形勢十分危急。

遵照黨中央、毛主席“立即突圍,愈快愈好,不要有任何顧慮。生存第一,勝利第一”的指示,中原軍區命令第1縱隊第1旅偽裝主力向津浦路以東轉移,鄂東軍區部隊就地堅持鬥爭,以迷惑牽制敵人;主力分南北兩路於26日開始向西突圍。北路突圍部隊由軍區司令員李先念、政治委員鄭位三率中原局、中原軍區機關和第2縱隊主力第13旅、第15旅之第45團、第359旅等,共約1.5萬人。當時我任2縱參謀長,參加北路行動。

26日拂曉,國民黨軍向黃安以西、經扶以東、孝感以北我軍陣地大舉進攻,並侵佔我鄧店、虎灣等地。

26日晚飯後,我們部隊從宣化店、定遠店出發,乘着夜色向西前進。28日晚,我們到達平漢路以東九里關地區,選定在信陽以南、武勝關以北的柳林車站至李家寨之間,分兩路突破封鎖線。這裡是敵人設防的重點,經過半年的時間,從信陽至武勝關鐵路沿線,憑藉著險峻的地形,構成了堅固的集團工事,由國民黨軍整編“師扼守,敵人把平漢路說成是“鋼鐵防線”。

29日拂曉,擔任前衛的13旅第37團由團長夏世厚指揮,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向正在睡夢中的柳林車站守敵發起進攻。敵人倉促應戰,進行堵擊。37團指戰員,猶如猛虎下山,勢不可擋,龜縮在碉堡工事的敵人,嚇得膽戰心驚。夏團長帶領部隊,冒着密集的槍彈,勇敢衝鋒、炸碉堡,很快攻下了柳林車站和四周的制高點,殲滅敵人一個團,敵人苦心經營半年之久的平漢路封鎖線,一下子就被我們撕了個缺口。

緊接着,中原局、中原軍區和2縱隊主力自柳林站處大踏步地迅速通過平漢鐵路,急行軍至信應邊之四望山地區。29日晚,王震所率359旅等部隊,也經過激戰,在柳林站以南雞公山黃袍山之間,突過了平漢路。

7月1日,王樹聲所部經過激戰,在花園以北、王家店以南突過平漢線,到達安應區,與原在路西接應的15旅44團會合。

中原部隊勝利突破平漢路封鎖線的消息,使黨中央和全國人民十分高興。但是蔣介石卻像挨了當頭一棒,在宣化店“圍殲”中原解放軍的美夢成了泡影,急令劉峙立即組織“追殲”。劉峙急調孫震的整編第41師,由光山向信陽疾進。令其整編第3師等部火速調往隨縣以北的天河口一線。同時令整編66師、巧師等部尾隨追擊,妄圖在天河口地區對我軍形成新的包圍圈,將我北路大軍一舉全殲。

然而,在敵人的包圍圈還未形成以前,我軍於7月1日進至漿溪店、朱家店一線,7月4日已越過天河口,到天河口以西棗陽以北地區集結。敵人的陰謀又一次破產了。

敵軍第二次追殲撲空以後,蔣介石斥責劉峙作戰不力,又下令組織繼續“圍殲”中原解放軍的行動。要求鄭州、武漢、西安3個綏靖公署的軍隊,在唐河左岸地區,會殲中原部隊。部署15師、41師緊追不捨,出動10多架飛機偵察、掃射,封鎖唐河口,協同整編第3師在7月7日以前在唐河左岸的蒼苔地區“圍殲”我軍。

我軍大踏步地向唐河的幾個渡口挺進,頂風冒雨,不顧道路坎坷泥濘,不顧疲勞,日夜兼程,終於以驚人的毅力,趕到了敵人的前面,搶佔了渡口。這期間,我軍打破了敵整編第3師的伏擊和阻截,日行一百幾十里路程,跨過蒼苔,奪取了程家河和郭灘渡口,架設浮橋,飛渡唐河、白河,踏過了豫西南的丘陵平原,插入伏牛山南麓。當敵軍追到唐河右岸時,我軍已於7月12日勝利進抵內鄉、浙川一線,主力已進入荊紫關和師崗預定駐地。敵人被我軍遠遠拋在了後面。

7月13日,黨中央指示我們:蔣介石計劃先攻蘇皖,後取華北,殲滅中原解放軍。為此,中原部隊應在鄂、豫、皖、川、陝境內,從外線牽制敵人,協助內線各區作戰部隊粉碎敵人的陰謀。

根據中央指示精神,北路主力在師崗地區分為兩路行動:由李先念、鄭位三率中原局、軍區直屬隊和13旅、15旅的45團等部隊為左路縱隊,向寧陝方向的南化塘前進。以王震率領的359旅、幹部旅為右路縱隊,取道荊紫關,向山陽柞水前進。

當北路主力向丹江右岸前進時,蔣介石似乎察覺了我軍的意圖,他馬上又調集大軍,在丹江左岸構成新的堵擊態勢。4個師的兵力,分別布防在南陽鎮坪、內鄉以南和丹江沿岸的漸川一帶。同時,胡宗南的王牌軍整1師的第1旅和90師也星夜趕至荊紫關、南化塘一線,據險堵截。敵人這種架式,是妄圖把中原部隊北路主力“圍殲”在丹江沿岸。

丹江位於豫西南的鄂豫陝三省交界處,戰略地位十分重要。我軍能否渡過丹江,關係到生死存亡。若能渡過丹江,就可以擺脫敵人的圍堵,實現進軍陝南的計劃;否則,我軍被圍困在丹江右岸,周圍已有數倍於我的敵軍,情況將十分危險。

所以,我們必須搶在敵人的前面,強渡丹江,甩開敵人。

7月12日,我左路部隊由師崗西進途中,敵內鄉4個保安團進行阻擊,我前衛13旅37團將其擊潰。13日,13旅的38團又迅速將馬蹬鋪的敵人緊緊包圍,並襲擊李官橋孟家樓等地的敵人,打得非常好,使我軍得以迅速進抵浙川地區。

與此同時,我右路王震部隊359旅718團,準備搶佔荊紫關這一入陝的咽喉。

14日,敵機猛烈向我軍掃射。連日部隊強行軍,十分辛苦,但我幹部戰士表現堅強,發揚了連續作戰的光榮傳統。荊紫關因為有胡宗南整編90師先我趕到,扼守甚嚴,未能攻克。為減少傷亡,中原軍區領導當即決定:避開荊紫關,繞道搶渡丹江,向南繞鮑魚嶺、南化塘,從那裡進入陝南。

14日中午,359旅的717團在大石橋與柳家泉娘娘洞之間搶渡丹江,然後繞道西進。同日晚上,李先念、鄭位三率中原局、中原軍區機關,在大石橋渡過丹江,進抵浙川以西的梅家鋪地區。

我們渡江的時候,因連日大雨,山洪暴發,丹江水位驟然猛漲。當時因搞不到渡船,我們決定徒涉過江,並立即派人沿岸尋找水淺的地段,很快找到了可以徒涉的渡口,部隊指戰員手拉着手,相互攙扶,發揚團結互助的精神,頂着齊胸的湍急江水,一步一步地艱難前進。雖然大家儘力幫助,但由於江水兇猛,仍有少數同志被洪水捲走。

南化塘之戰,是向西突圍的最後一戰。我軍渡過丹江以後,我左路部隊於17日進抵南化塘,但是,胡宗南的部隊已佔領制高點玉皇頂及黃家堡一線,尾追的敵人又緊緊向我撲來,情況十分險惡。當時,中原部隊的領導,都在這個狹窄的深山溝里,他們來到前沿陣地,進行觀察,很快做出了決定。李先念司令員命令:堅決拿下敵人主陣地,37團從下面進攻玉皇頂主陣地,38團從右翼出擊,39團打左翼,45團斷後。戰鬥於17日下午3時打響,我軍集中了炮火向敵猛攻。37團夏世厚團長率領1,2,3營沖向敵陣地,進行肉搏戰,拚刺刀。在這次戰鬥中,該團2營營長李金山同志壯烈犧牲。他是一位優秀指揮員,是紅軍出身的幹部。當晚拿下了玉皇頂山下黃家堡主陣地,打開了入陝的大門。李先念當時曾對大家說:到底還是共產黨的隊伍厲害。今天我們要在山頭壓住敵人,叫他一個也過不去。

19日拂曉,我左路部隊前進至趙川鎮,又遇到敵人堵截,在16個小時之內,敵向我發起17次衝鋒,均被我擊潰。斃傷敵400多人,我45團團長汪世才一直堅守黃坡嶺主陣地上,直到壯烈犧牲。

趙川、南化塘戰鬥後,我北路主力部隊到達陝南山陽縣一帶。這裡是秦嶺大山,適於打游擊,我們如魚得水,敵人“圍殲”我們的陰謀宣布破產。

陝南地區位於秦嶺南麓,這裡群山起伏,層巒疊嶂,山高路窄,溝壑縱橫,地形險要,並且人煙稀少,地薄貧脊。

我軍進入陝南以後,蔣介石又拼湊了14個旅10萬兵力,在陝南構成了新的堵擊網,企圖用重兵“圍剿”和經濟封鎖,把我們困死餓死在窮山惡水之中。

這個時候,李先念司令員把我叫到他那裡去,向我布置任務。他指着五十萬分之一的地圖對我說:我們要繼續向寧陝方向前進。這一帶都是大山,大部隊行動困難,現在部隊分兩路前進。我們率中原局、中原軍區機關及13旅37團、警衛團為右路縱隊,走商南龍駒寨以南,經鎮安到寧陝。你們率2縱隊直屬隊、38團、45團及39團為左路縱隊,從山陽至漫川關之間,通過鎮安、柞水,在寧陝與我們會合。周志堅同志率39團一部在後面掩護主力轉移還未上來。現在你們率部隊迅速行動。

接受任務以後,我立即率2縱隊直屬機關、38團等部隊出發。經過艱苦跋涉,於7月24日到達竹林關以南龍山頭黑溝,漫川關東北地區,準備向西通過鎮安到寧陝。

這一帶全是高山狹谷,偏僻荒涼,白天熱得要死,夜晚涼爽,附近沒有老百姓居住。為判明周圍情況,我們派出先頭部隊進行偵察。偵察兵和幹部旅掉隊的人員向我們反映說:山陽至漫川關一線,已被胡宗南部隊封鎖。

當即,我與其他同志商量,決定繞道鄖西到寧陝。當我們前進到鄖西東北茅坪時,發現這一帶所有的道路關卡都已被敵135旅佔據。於是我們向北到山陽縣境內把部隊集合在水草坪,架起了電台與中原軍區首長聯繫,但未聯繫通。接着我要電台直接呼叫延安,與中央軍委聯絡。很快,延安電台聽到了我們的呼叫,讓我們彙報情況,並告訴我們,同時有幾個電台對着我們。我們非常感謝黨中央、中央軍委的關懷。我們向延安報告了敵情和我情,請求通報我們周圍的詳細敵情,請示下一步如何行動為好。

不一會兒,中央給我們複電指示:方正平來電甚慰。敵胡宗南在山陽、柞水、鎮安一線,聚集重兵堵截,尾追你們的敵人有川軍,在這種情況下,你們不要北進,應克服歸隊思想,保存力量,避免重大戰鬥,就地分散開展游擊戰,建立根據地,越快越好,請你堅決執行。

接到中央的指示以後,我們即刻召開團以上幹部會議,認真傳達和討論了中央指示精神,研究了貫徹措施。會議決定:以營為單位就地分散,按指定活動區域,開展游擊戰,創建根據地。具體部署:我率2縱隊直屬隊和38團1個營,在山陽龍山頭以北方向活動,齊勇率45團一部在鄖西一帶活動,曾廣泰、秦振率38團一部在鎮安、柞水地區活動。到水草坪以後,譚道鵬領導的游擊隊和我取得了聯繫,我們很高興。他們並派人給我們當響導,介紹當地的情況。

陝南秦嶺南麓,雖然山高路險,人少地貧,但開展游擊戰有利條件很多,森林茂密,方圓幾百公里,迴旋餘地大。小部隊開展游擊作戰,這是我們的長處,熟悉,運用起來得心應手。土地革命戰爭時期,紅4方面軍、紅3軍、紅25軍、紅26軍、紅15軍團等,都曾在此轉戰。紅25軍創建了以商洛為中心的鄂豫陝革命根據地。抗日時期,黨的武裝曾活動在丹江兩岸,1945年冬以後,由鞏德芳任陝南遊擊指揮,政委王力,群眾基礎很好。

困難方面,主要是沒有吃的。因為山高林密,人煙稀少,又處在青黃不接的季節,所以,我們經常吃山坡上的野山芋和未成熟的玉米芯子、玉米杆子,吃了以後,不好消化,許多同志得了嚴重的腸胃炎,不停地瀉肚。當時,我也得了重腸炎,拉得一點勁兒也沒有,但精神還好。我們幾乎每日都在陡峭的群峰峽谷中爬上爬下,每翻過一座山樑,都要消耗很大的體力,騾馬常常失蹄,馬腿被石頭磨破,鮮血淋淋。有時,不是人騎馬,而是人推着架着騾馬,艱難地前進。部隊因為連續作戰,又吃不好,極度疲勞,許多同志的鞋底被磨穿了,有的就在崎嶇的山路上赤腳行軍,腳被山石和樹枝劃破了,流淌着鮮血。儘管鬥爭環境異常艱苦,但我們的部隊表現得很堅強,困難嚇不倒我們,指戰員們仍然保持着高度的革命英雄主義精神和樂觀情緒。

為了改善部隊的給養,我們研究決定:籌劃一些糧食。有一天,據當地游擊隊報告,山陽縣的銀花街,沒有敵人正規軍,只有保安團和一個鄉公所。我們經過偵察,這裡確實兵力空虛,但有些糧食,立即決定打!當我們進到銀花街的時候,敵人已聞訊逃跑了,根本沒有交火,我們搞到了一些糧食,緩和了一下部隊吃糧困難。

然後,部隊進駐高壩店,很快和中原首長取得了聯繫。李先念等同志聽取了我們的彙報,很高興,並向我們傳達了中央的指示:中原突圍部隊應該與當地游擊隊建立聯繫,在陝南十餘縣開展游擊戰爭,建立根據地,成立豫鄂陝軍區。

遵照中央和軍區的指示,我們以山陽縣龍山頭地區為基礎,把當地幹部組織起來,加上2縱隊機關的部分幹部,組成了3分區和地委機關。分區成立大會是在山陽縣中村的昊家墳園召開的,共有3000多人參加。會上宣布分區正式成立,

並建立了分區下面各縣政權,任命了山陽縣、商山縣、鄖山縣的縣委書記和縣長,大會開得十分隆重熱烈。我們又把當地譚道鵬同志領導的游擊隊和地方幹部組織起來,整編成為游擊支隊。當地老百姓熱烈歡呼,盼來了自己的軍隊,有了人民的政權。

3分區活動在山陽、商南和鄖西的交界處,會同地方政府,領導群眾抗捐、抗稅、抗丁、抗差,向敵人進行鬥爭。並根據群眾和陝南遊擊隊向我軍提供的準確情報,有力地打擊國民黨鄉保武裝,摧毀反動政權,建立人民政權。

經過短短几個月的戰鬥,民主鄉政府在鬥爭中建立起來了,有了自己的政權以後,就大不一樣了,人民處處支援我們部隊作戰,並節衣縮食為部隊提供給養。

我們就把戰鬥中繳獲的一部分物資送給窮苦的老百姓,廣大群眾更加擁護我們。

例如,戰鬥中繳獲的國民黨24集團軍的數萬元關金票,還有一部分金銀財寶,我們都交給了鄖商縣委,緩和了地方和部隊的財政困難,進一步鼓舞了軍民的鬥志。

這個時期的統戰工作,團結開明人士,也取得了很大的成績。山陽縣中村鄉鄉長席學禮和該縣自衛大隊長陳月庭,經過我們的爭取毅然脫離了國民黨的反動統治,率部參加我軍,調轉槍口,和我們一起打擊蔣軍的頑固派。我們還注意搞好秋收生產工作,使人民獲得了一個較好的收成。民主政權很快在群眾中紮下了根。

8月18日,3分區向中原局和中央報告了銀花街、中村建立政權的情況。中央21日複電指示:要速將銀花、中村建立政權、組織地方武裝的經驗,通知各部照辦,愈快愈好。這期間,1軍分區和地委、2,4軍分區和地委,也相繼建立了縣、區、鄉政權。在建立豫鄂陝根據地的艱苦一牛爭中,很多同志不幸犧牲。如陝南地下黨鞏德芳、譚道鵬同志,在發動和領導當地游擊鬥爭中,建立了不朽的功勛。我們主力部隊入陝後,他們率領游擊隊積極支援我們,並向當地群眾宣傳黨的政策,組織對敵鬥爭;當我們主力撤離後,由於叛徒的出賣,他們不幸被捕,在敵人酷刑屠刀之下,堅強不屈,大義凜然,英勇就義。他們的犧牲,使我們非常悲痛,同時,也激起了我們對敵人的更大仇恨。

不久,中共陝西省工委書記汪鋒奉中央命令,到陝南主持豫鄂陝邊區工作,並任區黨委書記。9月22日,中原軍區奉中央軍委電令:任命文建武同志為豫鄂陝軍區司令員,汪鋒為政治委員,陳先瑞為副司令員兼參謀長,方正平為副政治委員,張樹才為政治部主任,豫鄂陝軍區正式成立。9月24日,豫鄂陝邊區黨委在封地溝(今丹風縣大峪鄉)召開擴大會議,宣布區黨委正式成立。根據李先念同志8月下旬的提議,中央批准汪鋒任書記,文建武、陳先瑞、方正平、張樹才、夏農苔、魏國運為委員。李先念在會上還宣布了豫鄂陝邊區各分區的區域範圍和幹部配備名單,並做了重要講話。至9月底,全邊區已建立了第1、第2、第3、第4地委和軍分區。並建立了鄖山、山陽、商山等17個縣委(工委)和縣政府,幾十個區政府,地方武裝擴大到2000餘人,區、鄉都有游擊隊。

9月以後,我就到軍區工作,3分區由王力、周光策、齊勇、許道琦同志負責。

豫鄂陝軍區的成立,標誌着我中原北路突圍主力,在陝南紮下了根,站住了腳。敵1戰區政治部主任顧希平曾哀嘆:李先念企圖佔據陝南,控制關中,響應陝北,進展甚速,威脅甚大,國軍預計在兩禮拜內進攻陝北,已被破壞。從敵人的言論中,可見我陝南根據地對整個戰局所起的作用。

部隊在陝南初期的作戰中,由於連續的行軍作戰,有的營連與大部隊脫節而走散,與上級失去聯絡,加上生活艱苦,部隊非戰鬥減員較大,有的多達百分二十。形勢穩定好轉以後,許多同志又都陸續歸隊。軍區警衛團的1個營與本團失去聯絡以後,與我縱隊機關匯合在一起,統一行動,堅持鬥爭。

有一次,38團1個營和軍區警衛團5連,到山陽縣東趙川以北活動,與西照川保安團遭遇,當時該保安團依仗着人多勢眾,見我們比他們人少,便傲傲叫着向我們撲來,想占我們的便宜。目睹這幫地方雜牌軍的囂張氣焰,我們的戰士們氣壞了。我命令大家沉住氣,靠近了再打。當敵人像羊群似的衝上來時,距我們僅100多米,我一聲令下:“打!’’頓時,我們100多名戰士一齊向敵射擊,再近一些時候,又一齊將手榴彈投向敵群,一下子把敵人打的鬼哭狼嚎,倒下一片。這時,連長董家伸率部向敵人發起反衝鋒,面對着我軍猛虎下山,槍法又准,保安團亂了陣,他們的頭頭帶頭向後逃跑,幾百名保安團一齊抱頭鼠竄。我命令:“追!’’

一口氣追了幾個山頭,把敵人打得狼狽逃竄。這一仗,我們繳獲了大批武器彈藥,還抓了一批俘虜。對此,中央來電錶揚,說我們有效地牽制了敵人,配合了內線作戰。

在艱苦的戰鬥生活中,很快度過了秋季。秦嶺的冬天,屬於高寒內陸,天寒地凍,漫山白雪皚皚,部隊缺少禦寒的棉衣。

敵軍憑藉著有美式的裝備和豐富的給養優勢,又調集10個旅的兵力和17個保安團,拉開大網,全面對我根據地進行“清剿”,把以前慣用的殘忍方法全用上了。敵人每到一處,首先是驅趕已經不多的群眾,拆毀房屋,砸碎石磨,慘殺牲畜,燒毀木柴,幾乎把一切可以供人生存的東西,統統地破壞掉。人民群眾在吃飯、住宿、取暖、穿衣、活動等方面,遇到了空前的困難。

黨中央、毛主席對豫鄂陝邊區的鬥爭,十分關心,極為重視。每當我們處於最危險、最困難的時刻,總是從延安給我們發來指示,其中不少電文都是毛主席、彭德懷副總司令親手擬稿的。我們採取的辦法是敵變我變,並且要我先變於敵。開始我們對付敵人正規軍較大兵團作戰,採取分散游擊戰的方法是對的。後來,到1946年11月、12月的時候,國民黨的正規軍減少了,對我們進行“清剿”的部隊,是幾個縣的十幾個保安團,如河南4分區內鄉、鎮平幾個縣的幾個保安團搞聯防,他們經常糾集多個保安團,聯合向我分區分散的部隊駐地進攻。

為此,我提出,敵變我變,集中兵力,打保安團,制定了反“清剿”鬥爭的方針和策略。決定集中主力部隊2000餘人進行機動作戰。我和夏世厚率37團1個營和4分區7團和8團的部隊,共13個連的兵力,先打了雙槐樹、鎮平、內鄉的保安團,俘敵300多人,繳獲武器彈藥一大批,並把潰逃之敵追擊到五里川、朱陽關。這幾仗把敵人的“清剿”陰謀粉碎了,敵人的威風被打下去了,它不敢輕易再向根據地進攻了。

在4分區地域,黃林和閡學勝同志率部打得也很出色,連續幾次英勇戰鬥,打退了敵人的進攻,並打垮了保安團的聯合廿清剿”。對此,中央軍委曾傳令嘉獎,並鼓勵部隊向他們學習。

1947年1月上旬,天氣寒冷。軍區調集第2、第3、第4分區的主力部隊5000餘人,組成野戰縱隊,黃林任司令員,我兼政委,夏世厚任副司令員兼參謀長,翁可業任政治部主任。我們率部南征北戰,縱橫馳騁,連續打跨了敵人10多個保安團,進軍伏牛山,打出了一個好局面。

1947年2月1日,毛澤東同志提出了“迎接中國革命的新高潮”的到來。中央指出,豫鄂陝軍區牽制蔣軍向解放區全面進攻的艱巨任務,勝利完成。隨着全國戰局形勢的變化,為了聚集力量,準備爭取更大的勝利,中央軍委批准豫鄂陝軍區主力部隊分兩批待命,預定在新安縣劉皇嶺地區北渡黃河,開往山西省晉城高平縣休整。我們一直堅持到了3月份,才奉命北渡黃河到了山西晉城。7月,我軍開始了戰略反攻。不久,我們正式整編為晉冀魯豫軍區12縱隊,又打回了河南和湖北。

回顧這段歷史,雖然僅僅1年的時間,但是我們經歷了不平凡的鬥爭,跳出包圍圈,跨過平漢線,飛渡唐河,涉水丹江,闖過荊紫關,大戰南化塘,勝利進陝南,開闢根據地,建立人民政權,反“清剿”,消滅保安團,這一幕幕艱苦卓絕的戰鬥歷程,犧牲了不知多少英雄兒女,才粉碎了敵人“圍殲”中原解放軍的陰謀,從外線牽制了敵人,對保衛陝甘寧、黨中央,支援華北、華東等戰場,起了很大的作用。使我不能忘懷的還有那鄂西北支援我們的貧苦的老百姓,堅強的陝南地下黨和游擊隊,鄂豫陝的英雄人民,與我們魚水深情,他們支援和參加了我們的戰鬥,付出了犧牲,為全國的解放事業立下了不朽的功勛。讓我們記住這段不平凡的戰鬥歷程,教育後人,珍惜革命勝利果實,永遠跟着共產黨,沿着先烈的足跡,奮勇前進。

(1992年12月)

軍事分類資訊推薦

金日成催促中國立即出兵,毛主席說他想多了,得讓蘇聯和他說說 - 天天要聞

金日成催促中國立即出兵,毛主席說他想多了,得讓蘇聯和他說說

就在早前,朝鮮已經接到了毛主席親自簽發的電報,明確表示中國將出兵援朝,並已做好準備。然而,朴一禹來到瀋陽後,並沒有就志願軍入朝具體事宜進行溝通,只是傳達了金日成首相的要求,希望中國軍隊立即過江,並說金日成現在德川,志願軍指揮部也應該設在那裡
來自鐵軍第43軍的兩大王牌師,六大軍長,皆是軍中翹楚 - 天天要聞

來自鐵軍第43軍的兩大王牌師,六大軍長,皆是軍中翹楚

在1948年十一月,由東北野戰軍第六縱隊改編而成的第43軍,是解放戰場上,四野大軍的頭號主力部隊之一,為加快促進東北地區的解放立下赫赫戰功。在戰略追殲階段,第43軍與兄弟部隊共同南下作戰,參與衡寶戰役,和兄弟部隊共同重創白崇禧軍事集團。此舉
戰火中的科技革命:重塑未來戰爭新紀元 - 天天要聞

戰火中的科技革命:重塑未來戰爭新紀元

戰爭衝擊波,科技世界的重塑與變革。近期戰火在世界的某個角落再次點燃,但這場戰爭不僅僅是對地理和政治版圖的重新劃分,更是一場科技領域的無聲革命。戰爭的硝煙背後隱藏着科技創新的澎湃動力,正在悄然改變我們的世界。首先,我們看到了無人機技術的突飛猛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