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立人在台灣受盡委屈,1990年冰心寫信讓他回大陸看看,他咋回復

2021年10月14日23:54:03 軍事 1610

我對得起我的國家,我對得起我的國家……

這是孫立人去世前念叨的話,沒說對得起他們那個“黨國”,也沒說對得起蔣家王朝,而是特彆強調對得起祖國。不久,孫立人在中國台灣病逝,終年90歲。這一天,是1990年11月19日。

而後,中國台灣方面為孫立人舉行了極為隆重的葬禮。對於這場葬禮的規模,後來台灣一位姓許的教授是這樣形容的:

孫立人將軍的喪禮確是倍極哀榮,自動前往弔唁者一萬餘人。今後在台灣,大概不可能再有同樣的感人場面了……

這話說得不假。

當天,很多老兵從世界各地趕到中國台灣。當已年過古稀的他們跪在地上,久久不願起來時,世人看到了孫立人在軍界的影響力;

當天,美國維吉尼亞軍校老校長,匆匆趕來獻上花圈。對這所有着“南方西點”之稱的名校來說,孫立人一直是學校的驕傲。

當天,大量台灣百姓自發前來送孫將軍,很多人跪地致敬。

入台後,被軟禁了33年。33年里,他手上無一兵一卒,早早地消失在民眾的視野里。很多人都以為,世人早就忘記了這位抗日名將,不曾想他竟仍有這樣的影響力。

後來,孫立人被葬在了台中北屯區大坑東山墓園內。這是一個很特別的墓地:棺槨未入土,就那樣端端正正地被安放在地面上。

孫立人在台灣受盡委屈,1990年冰心寫信讓他回大陸看看,他咋回復 - 天天要聞

之所以這麼做,並非子女不懂事,而是因為孫立人生前曾明確地表示:要歸葬於廣州馬頭崗新一軍印緬陣亡將士公墓,與當年的戰友們守在一起。既然這一願望無法實現,後人便只能這樣安排。

31年棺不入土,無疑證明了一件事:孫立人晚年是很想回大陸的。這一點,從他逝世前與女作家冰心的一次書信往來,也一樣能得到證明。

本期,魂說要跟大家說的正是這段塵封往事。冰心為何會在1990年給孫立人寫信?孫立人在台灣都經歷了什麼,他又為何會被軟禁?受盡委屈的他,又是如何回復冰心?家國大義、友情親情,皆在這些往事里了。

一:孫立人的悲情,李敖一針見血評價

咱們都知道,作家李敖一向敢說、敢罵,當年他曾很直接地表達觀點:那些跑到台灣的國軍將領一個個都是貪生怕死之輩。但對孫立人,李敖卻極為尊重。

李敖曾這樣表達自己對孫立人的欽佩之意:

孫將軍是國民黨集團中最傑出的將領,學歷之深,無人可及;練兵之精,無人可及;戰功之高,無人可及;身上彈孔之多,無人可及;國際性聲譽之隆,也無人可及。

而在2010年孫立人紀念館揭牌時,李敖則又不無惋惜地表示:“但他生不逢時,趕上了蔣介石的時代,被犧牲掉。”李敖的很多話都不靠譜,但這句話卻一針見血地道出了孫立人後半生悲劇的原因:他不該跟蔣介石!

孫立人是安徽人,1900年出生在一個書香世家。他的家境不錯,父親是晚清舉人,曾在山東登州任知府。因此,他從小就受到了良好的教育。晚年他的書法、詩詞等造詣極高,都跟早年的教育分不開。

生活在這樣的家庭,按理來說孫立人應該當個文人,但9歲時的一次經歷,讓他對人生的認識發生了改變。

當時,他跟隨家人來到青島生活,彼時的青島老外“高人一等”。一天,他在海邊玩耍時,竟莫名其妙地被兩個德國孩子打了兩耳光。這件事,讓小小年紀的孫立人恨透了西方列強。

1914年,14歲的孫立人以第一名的成績,考上了北京清華學校,也就是如今清華大學的前身。在學校里,孫立人絕對是一顆閃耀的星。他很愛打籃球,是當時清華籃球的“五虎將”之一,甚至還代表國家隊參加過比賽,拿下遠東籃球冠軍。

從清華畢業後,孫立人進入美國一所大學讀土木工程系。因為腦子活,又肯用功,僅用了兩年他就拿到了工程師證。對當時在美國的華人來說,工程師顯然是份體面的工作。

但當他目睹唐人街上那些備受嫌棄的洗衣工、修足工時,便再也不能“獨善其身”了。不久,深知唯有振興軍事才能救國的孫立人,投筆從戎,考入了美國維吉尼亞軍校。

孫立人在台灣受盡委屈,1990年冰心寫信讓他回大陸看看,他咋回復 - 天天要聞

1928年回國後,孫立人正式開始了自己在軍界的“開掛之路”。多年後,軍史學家們在梳理孫立人的軍事生涯時,總是不得不寫下這樣幾幕:

淞滬會戰,有他。在蘇州河畔,他率部沖在最前面,倒在了日軍的機槍掃射中。被送到醫院後,醫生髮現他身上共有13處傷,肺部幾乎被打穿,昏迷了整整3天。要不是恰好有個青年學生給他獻血,他那次肯定無法挺過來。這一年,他37歲。

第一次緬甸戰役,有他。在異國他鄉,他率遠征軍與日軍苦戰兩天,殲滅日軍主力,奪下汽車100輛,戰馬1000多匹。不輕易夸人的美軍將領史迪威直言:這傢伙太有種了,是個貨真價實的軍人!這一年,他42歲。

第二次緬北戰役,有他。踏破野人山,與日軍激戰80多天,打得日軍全線崩潰。此戰後,他被稱為“東方隆美爾”。這一年,他44歲。

對於這種在國內、國外能給自己長臉的將領,蔣介石一開始肯定是會重用的。但是,當他在美國人那邊的名氣越來越大,甚至有“功高震主”之嫌時,以蔣介石的度量是很難容得下他的。更何況,他還不是一個黃埔系將領。對於是不是黃埔系,老蔣一向很在意。

於是,在兵敗東北後,孫立人便被老蔣“雪藏”了。直到1947年6月,美國派使團來華,蔣介石這才又想起了孫立人。

孫立人有留美經歷,又曾在遠征期間跟不少美軍將領建立了友誼。此時,急需美軍支援的蔣介石判斷:要想讓美國人滿意,派孫立人接洽是最合適的。於是不久,孫立人成了使團報告人,後又被委任為陸軍副總司令。

1949年9月1日,孫立人又被任命為台灣防衛司令。蔣介石逃往台灣,孫立人則更是成了他不得不倚重的人。他不但把孫立人提為陸軍總司令,還把他升為陸軍二級上將。

孫立人在台灣受盡委屈,1990年冰心寫信讓他回大陸看看,他咋回復 - 天天要聞

樹大必招風!當時,台灣各界皆有傳言,稱美國人對蔣介石太過失望,準備“以孫代蔣”。更有人傳,孫立人早就跟美國人商量好了,要找機會拉老蔣下馬。這些傳言,更讓蔣介石對孫立人是忍無可忍。於是,1954年,蔣介石便把他貶為“總統府參軍長”,由實權轉為虛職。

如果能繼續這樣下去,那孫立人的晚年至少會是平靜的。但不久,一件禍事將孫立人推向了“萬劫不復”之境。

1955年6月,本準備在台南閱兵的蔣介石,收到消息稱:孫立人將率部下在閱兵中發動兵變。這樣的消息讓蔣介石頗為震怒。老蔣害怕,怕孫立人讓自己再經歷一次“西安事變”。於是,他迅速下令陳誠等人成立調查委員會,一定要查個水落石出。

50天後,處理結果公布,孫立人開始了自己33年的被軟禁生涯。這件事的真相,直到孫立人死後才被查清:一切都是子虛烏有。

精明的蔣介石,為何會輕信這樣的事?有人說是那些構陷孫立人的人嫉妒他,但究其根源無非是:蔣介石內心,深深地忌憚着孫立人。

孫立人在台灣受盡委屈,1990年冰心寫信讓他回大陸看看,他咋回復 - 天天要聞

二:窮,難不倒他

孫立人落魄後,官員們沒給他任何面子,直接把他及家人逐出了官邸,安排住進了台中的一個平房裡。蔣介石派了6個便衣,對孫立人進行全天候監視。自此後,他私人的任何活動,都需要經過批准。

孫立人共有2子2女,分別叫:孫中平、孫安平孫天平、孫太平。這些孩子都是到台灣後才出生,都正是需要花錢培養的年紀。

因為沒有工資來源,僅靠領來的少得可憐的生活費,他根本無法供養幾個孩子上學。而當年那些昔日的老戰友,有的雖有心相助,卻也並不敢多與他來往。可憐這個從小家境不凡的名將,到老了卻要為孩子們的學費發愁。

不過,不久後孫立人就找到了賺錢的法子。不知從哪一天開始,台中的大街上突然出現了一種濃香四溢、賣相極好的玫瑰。後來民眾才知道,這是孫立人種來賣錢的。於是,年輕人把這種玫瑰叫做“將軍玫瑰”。一時間,“將軍玫瑰”很受歡迎。

除了種玫瑰,孫立人還種果木,效果都不錯。一天,孩子們發現孫立人又在卧室旁種了一株紫白兩色的茉莉花。

孩子們不懂,以為父親又是種來賣錢的,便紛紛圍上來問他。孫立人告訴他們:“這是我們清華的校色!”對於孫立人來說,在清華上學的時光,是他人生最美好的經歷。當年那個籃球場上的少年,一直埋藏在他心底,只是眼前已物是人非。

孫立人在台灣受盡委屈,1990年冰心寫信讓他回大陸看看,他咋回復 - 天天要聞

除了在家裡種兩色茉莉,在兒女們眼裡,晚年的孫立人還有一點與眾不同之處。他每次喝完一杯奶粉沖的牛奶後,都捨不得洗掉。他會往杯子里再倒半杯白開水,然後一飲而盡。

兒女們覺得他是太節約,直到許久後,孫立人才告訴他們緣由。原來,當年在緬甸時,他跟戰友們經常餓着肚子打鬼子。偶爾,會有友軍空投一些罐子裝的煉乳下來。

這種煉乳在戰場上格外珍貴,戰友們撿回來就像得了寶一樣,總是一遍遍沖水,直到完全無味為止。這個習慣,孫立人一直保持下來。孩子們知道:父親每一次這樣做,都在想着血染沙場的老部下。

雖然窮,但孫立人對孩子們的培養是極為成功的。沒錢找人輔導,孫立人就親自來教。正如李敖說的他學識極高,這4個孩子長大後無一例外都成才了,其中有人當了企業高管、有人當了教授。孫立人給他們定了兩個“鐵規”:

其一,上大學的只能上台灣的清華大學。雖然孩子們無法上北京的清華,但對孫立人來說,這也是一種安慰;

其二,兒女們都曾赴美留學,長大後也多在美國工作和生活,所以孫立人要求他們決不能加入美國國籍,兒子不能娶美國女子,女兒不能嫁美國男子。

生活中的其它事,孫立人都能跟孩子們商量,唯有這兩件,沒有商量空間。最後,她在美國生活的小女兒是直到父親離世,才敢和愛人結婚。但對於改國籍的事,孫家子女則多次對外表示:孫家後人決不入美國籍。

三:冰心的一封信

很顯然,窮是難不倒孫立人的。真正讓他飽受折磨的,是無法得到自由。當時,蔣介石對軟禁孫立人的事一向強硬。而蔣介石死後,蔣經國也持着一樣的態度。

直到1988年,蔣經國死後,因孫家家屬和一些老部下的積極爭取,孫立人才重獲自由。1988年3月20日,一位官員來通知他:“今後你可以到任何想去的地方,見任何想見的人!”

這一年,孫立人已是88歲。令人無限感慨的是,這一年在中國台灣還有一位老人,仍在為自由之身做最後的努力,他就是張學良。兩年後,少帥才算是全面恢復自由。

孫立人在台灣受盡委屈,1990年冰心寫信讓他回大陸看看,他咋回復 - 天天要聞

孫立人重獲自由的消息,很快就傳到了中國大陸,引起了一位老友的關注,此人正是:著名女作家冰心。很多朋友可能會有疑惑,一個女作家怎麼會跟孫立人有交集呢?事實上,兩人是老朋友了。

上世紀20年代,梁實秋吳文藻、孫立人等80多名清華學生,一起乘船去美國留學。當時,冰心也在這艘船上,是為數不多的女留學生之一。

在船上時,冰心雖然沒認識孫立人,卻結識了吳文藻,而吳文藻跟孫立人則是清華老同學。後來,冰心與吳文藻成婚,也就自然有機會跟孫立人相識、相交。

在文壇,冰心和吳文藻的潔身自好是出了名的,宋美齡曾給冰心安排了一個高薪的職務,都被她斷然拒絕。而孫立人在國軍內部,也是出了名的“清高”將領。

他不願跟其他軍官同流合污,便長期受到排擠。每次心裡不痛快時,孫立人便愛找冰心和吳文藻訴說。晚年的冰心回憶起孫立人時,曾這樣描述:

在談到他在滇緬路上的戰績時,真是談笑風生,神采奕奕,他使我們感到驕傲!

是啊!當年在滇緬路上的孫將軍,確實值得朋友們以他為傲。

後來孫立人去了台灣,冰心便再無法與他往來了。直到聽說他重獲自由,90歲的冰心便在1990年,特意委託朋友,輾轉給他帶去了一封信。信的內容很簡單,除了告知吳文藻在5年前已離世外,還誠意邀請他回大陸來看一看。

孫立人在台灣受盡委屈,1990年冰心寫信讓他回大陸看看,他咋回復 - 天天要聞

彼時兩岸通信仍有相當難度,信發出後,冰心陷入了焦急的等待中。兩個月後,她收到了這樣的回信:

婉瑩嫂夫人大鑒:

許逖先生來舍,朗讀手書,其於立人,尤殷殷垂注,聞之至為感篆。回憶同舟東渡,轉瞬遂近七十年,昔日少年,俱各衰邁,且文藻兄且已下世。人世無常,真不可把玩也。立人兩三年來,身體狀況大不如前,雖行動尚不需人扶持,而步履遲緩,不復輕快。有時腦內空空,思維難以集中。比來除定時赴醫院作復健運動外,甚少出門矣。

故人天末,何時能一造訪,暢話平昔,殆未可必然,亦終期所願之得償也。言不盡意,諸維珍衛。

順候箸安。

弟孫立人 拜啟

目前,這封珍貴的信被保存在中國現代文學館書信庫。從字句上看,這是一封很有水平的信:

來,無論是從稱呼、最後的祝福語、“殷殷垂注”、“感篆”等字眼,都看得出來,孫將軍的文字功底極高。整封回信,用詞非常得體,一氣呵成。

二來,信的第一段,孫將軍用字是極克制的,哪怕提到自己“身體大不如前”、“腦內空空”,也僅是輕描淡寫,似乎早就看淡了這些。

三來,信的第二段,卻抒寫著剋制中難以掩飾的感情波動。由“何時能一造訪”一句來看,他是真的很想回來,只是不知歸期在何時。

對於孫立人為何不能回來,世人有很多討論。多數人認為:雖然台灣當局說恢復他自由,並不代表人家會允許他來大陸,在祖國沒有統一之前,他的回鄉之路只能是個夢。再加上,當時他的身體已經是極差。

事實上,難以回到故土,一直是孫立人晚年之痛。早前,曾有舊部回鄉探親,給他帶回了一張安徽老家的照片。孫將軍拿到照片後,看了又看,擦了又擦,他對部下說:“雖舊夢重溫,然亦感慨系之矣!”

寫完這封回信5個月後,1990年10月5日,正好是冰心90歲大壽。孫立人特意發來賀電,並提到了這樣兩句詩:“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王勃的一個千古名句,孫立人把要說的,都藏在裡面了。

1990年11月,大陸作家周良沛先生曾過去台灣,特意看望了孫立人。當時,孫將軍的身體走路都需要人攙扶着。聽到周良沛提起他抗日時的戰功,孫立人說了這樣一句話:

你今天在大陸還會知道這樣的事?

很顯然,孫立人以為自己當年的英勇早就被大陸百姓忘記。他不知道的是,我黨和老百姓從未遺忘過他。在他的安徽老家,一直就建有孫立人故居。後來,他父母的墓地也被遷往了當地。

因此,對於孫立人的這一問,周良沛非常明確地告訴他:“任何有利於我們國家和民族的事,會順着歷史本來的樣子來寫!”

聽完這樣的回答,孫立人點了點頭。後來,周良沛這樣形容孫立人當時的表情:“那雙灰白而乾澀的眼珠,不停地在轉動!”

或許是這次談話對孫立人的觸動太大,周良沛要走時,孫將軍居然扒開旁人攙着他的手,對他行了一個軍禮。這一幕,深深地印在了在場眾人眼裡。

孫立人在台灣受盡委屈,1990年冰心寫信讓他回大陸看看,他咋回復 - 天天要聞

此次談話後不久,孫立人在中國台灣離世。在報紙上看到消息那一刻,冰心悲痛不已。孫立人病逝後,有台灣的朋友給冰心寄了幾張他晚年的照片。看着照片,冰心更是感慨萬千。照片里,孫立人臉上寫滿的滄桑,訴說著過去幾十年來他在台灣受的委屈。

數日後,冰心為老友寫下了這樣一首小詩:

風雲才略已消磨,

其奈尊前百感何。

吟到恩仇心事涌,

側身天地我蹉跎!

此詩,算是對孫立人晚年遭遇的感嘆,短短28字,寫滿了無奈。

孫立人將軍晚年的悲劇,是因為他跟錯了人,他不該與蔣介石為伍。但從他後來的種種思鄉之舉,及抗日戰場上的赫赫戰功來說,其拳拳愛國之心可鑒。

如今,孫將軍的墓已是安徽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每天都有很多老百姓帶着敬意前來,很多家長會告訴孩子:“這個人,曾打得日本鬼子找不到北!”而他在中國台灣的棺槨,就那樣擺在地面上。每念及此,唯願祖國早日統一。只有到那一日,孫將軍方能入土為安。

軍事分類資訊推薦

清明|老兵的心愿 - 天天要聞

清明|老兵的心愿

志願軍老兵武友志向犧牲戰友紀念碑莊嚴敬禮。“五次戰役,我參與了前三次,最深刻的就是收復平壤那次……”在江蘇省睢寧縣烈士陵園內,96歲高齡的抗美援朝老兵武友志望着遠處,把我們帶回那個戰火紛飛的歲月。1950年,武友志加入志願軍入朝參戰,在這場激烈的戰鬥中,他在零下30℃的雪地里與戰友們一動不動地伏擊敵軍,強烈...
金燦榮:“台獨”作妖引天火,軍演釋放諸多重磅信號! - 天天要聞

金燦榮:“台獨”作妖引天火,軍演釋放諸多重磅信號!

4月1日至2日,解放軍東部戰區組織多軍種在台島周邊及相關海域開展多科目聯合演訓,全面檢驗戰區部隊聯合作戰的實戰能力,彰顯堅決挫敗“台獨”分裂行徑的決心。在此次聯合行動中,中國海警艦艇編隊按一個中國原則環台島執法管控。
居民存款被“鎖死”?2025年起,個人存取現金將全按“新規”來 - 天天要聞

居民存款被“鎖死”?2025年起,個人存取現金將全按“新規”來

從2025年起,個人存取現金新規正式實施,這無疑給我們的生活帶來較大的影響。居民存取款新規主要包括:①單日存取款超過5萬元,需提前2天預約;2、在提取大額現金時,要填寫一些表格,說明資金用途。3、ATM機取款上限為2萬元。此外,各大銀行將自動取款機進行升級,安
新聞8點見丨中國籍抗日航空英烈名單更新;尹錫悅彈劾案今日宣判 - 天天要聞

新聞8點見丨中國籍抗日航空英烈名單更新;尹錫悅彈劾案今日宣判

【關注緬甸地震】緬甸強震已致中國公民4死13傷中國駐緬甸大使館確認,截至北京時間3日16時,緬甸強震已致4名中國公民死亡,13名中國公民受傷。(新華社)緬甸強震已致該國3145人死亡記者當地時間4月3日從緬甸國家廣播電視台獲悉,緬甸強震已在該國造成3145人死亡、4589人受傷,另有221人失蹤。(央視新聞)中國救援隊伍在緬...
美論壇:中國的士兵看起來都營養不良的樣子,他們有戰鬥力嗎? - 天天要聞

美論壇:中國的士兵看起來都營養不良的樣子,他們有戰鬥力嗎?

前言解放軍和美軍的對外宣傳中,能夠讓人感覺到兩國軍人的體型差距。其中美國士兵在人們的印象中,大多都是“五大三粗”的樣子,而中國士兵卻基本上是偏精瘦的。為此一名美國網民就在美版知乎上發出了對中國士兵的質疑,他表示中國士兵看起來一副營養不良的樣
“鐵網圍城”!俄羅斯邊境小鎮的無人機防禦戰 - 天天要聞

“鐵網圍城”!俄羅斯邊境小鎮的無人機防禦戰

在俄羅斯邊境小鎮舍別基諾,一種奇特的“城市裝飾”正在改變現代戰爭的面貌——數十棟居民樓被巨大的金屬網層層包裹,遠遠望去就像被巨型蜘蛛網捕獲的獵物。這些看似簡陋的防禦工事,卻是當地四萬居民對抗烏克蘭無人機襲擊的最後屏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