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福島第一核電站凈化裝置泄漏,東電稱沒有造成外部污染

記者 安晶

國際原子能機構(iaea)2月7日發布公告稱,收到了東京電力公司關於福島第一核電站凈化裝置發生泄漏的報告。東電錶示,泄漏事件沒有對核電站外部環境造成污染。

圖片來源:iaea

據iaea的公告,7日早上8點53分,一名承包商發現福島第一核電站高溫焚燒爐廠房內一座銫吸收塔有水滲出。用於清洗凈化裝置的水從一個未關閉的閥門中流出,工作人員於9點10分關閉了閥門,9點16分漏水停止。

高溫焚燒爐廠負責凈化福島核電站場內收集核污水中的銫和鍶。iaea在公告中指出,此次漏水涉及的設施與福島核電站的退役報廢工作有關,與多核素處理設備(alps)處理後的核污水排海無關。alps是東電開發的水處理系統,用於處理核事故後產生的放射性污水。

據共同社報道,發生泄漏時,福島核電站高溫焚燒爐廠房外牆的排氣口有水流出。iaea公告顯示,東電對泄漏水進行檢測後確定泄漏水為清潔用水和核污水的混合物,外泄水量為5.5噸,放射性物質總量或為220億貝克勒爾。

廠房外牆的排氣口。圖片來源:東電

高溫焚燒爐廠房旁的地面鋪有鐵板,但水可能從鐵板縫隙滲入土壤中。東電評估泄漏水可能對廠房附近土地造成污染,目前已經限制人員進出,並收集附近土壤進行進一步分析,之後將對土壤進行回收。

東電還表示,泄漏點附近檢測的放射性物質濃度未出現明顯變化。泄漏事件沒有對公眾安全造成風險,也沒有對場外環境造成影響。

日本原子力規制委員會表示已獲知泄漏事件,工作人員正在現場進行調查。iaea稱將繼續與日本當局保持溝通。

2011年3月11日,日本東北部海域發生9.0級地震並引發特大海嘯,福島第一核電站發生大量放射性物質泄漏,成為自蘇聯切爾諾貝利核事故之後最嚴重的核事故。

福島核電站泄漏事件發生10年後,日本政府決定將核污水過濾稀釋排入大海,引發周邊國家和國際社會強烈抗議。2023年8月24日,日本不顧國際社會強烈反對開啟核污水排海。

對於周三的泄漏事件,中國駐日本使館發言人表示,日方在處理福島核污染水過程中一再發生事故,充分暴露東電公司內部管理混亂無序,日本政府監督措施不實不力,再次證明核污染水處理裝置不具長期可靠性,更加凸顯國際社會開展監督的必要性。我們將密切關注事故後續影響,希望日方及時公開有關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