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磚峰會正式落幕,8日晚,成員國發表了正式聯合聲明,印度的入常夢還是碎了,中俄不點頭,金磚不會支持印度入常。
北京時間8日晚,金磚國家領導人第十七次會晤里約熱內盧宣言正式發表,在加強多邊主義和全球治理改革方面,金磚下了很大的決心,也有很大的抱負,打定主意要以全球南方為基礎,促進更加包容和可持續的治理,造福各國人民。
既然是要踐行多邊主義,那麼金磚就得提升在世貿、世衛、聯合國這些多邊組織和機構中的話語權和地位,尤其今年是聯合國成立80周年,對安理會的改革更是刻不容緩,聲明第六點就針對聯合國包括安理會在內的全面改革進行了概述。
說到安理會改革,就不得不提到印度入常的問題,2005年,印度和日本、德國、巴西組成四國集團想要推動成為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五常以內除了中國都對印度入常表面上持贊成意見。
美國多次表態支持印度入常,前總統拜登和現總統特朗普都曾公開承諾此事,但這一諾言也僅停留在“空頭支票”層面,美國只是想拉攏印度制衡中國。實際上在2021年,印度第六次申請入常時,美國還投下了否決票,並且在此之後,五常國家通過內部協商制定了一項非正式限制政策:一個國家在50年內最多只能提交5次入常申請,就是為了制止印度的頻繁申請。
不僅如此,美國還明確反對新任常任理事國擁有“一票否決權”,並提議“殘缺版”席位,顯然美國並不想其他國家來分“蛋糕”。
俄羅斯也差不多,2024年俄印峰會後發表了聯合聲明,普京在聲明中明確表示支持印度入常,但俄羅斯這麼做是為了換取軍火訂單,並且也是為了稀釋西方話語權,對沖西方的孤立,而非實質性讓渡權力。近段時間,印度受G7拉攏,在東西方之間的搖擺過於顯眼,已經招致了俄方的警告,所以俄羅斯的支持隨時可能撤回。
至於英法就更沒什麼好說的了。印度是英國的前殖民地,英國對於其和自己平起平坐心存芥蒂,而法國口頭上附和美國表示支持,卻並未實際推動改革的落地,所以五常其實都不真心支持印度入常。
本次金磚峰會談到安理會改革,莫迪的入常夢徹底碎了。聲明第六點明確提到,“支持包括金磚國家在內的,非洲、亞洲、拉美的新興和發展中國家在國際事務中,尤其是在聯合國包括其安理會發揮更大作用的正當願望”。乍一聽,印度作為南亞國家好像有機會,但是聲明進一步強調安理會應當擴大“全球南方”的發言權,且中俄重申“支持巴西和印度在聯合國包括其安理會發揮更大作用的願望”。這一措辭就保留了一定的靈活性和空間。
聲明僅提及“發揮更大作用”,並未明確承諾支持“成為常任理事國”,既展現了一定的支持,以免印度對更有可能入常的巴西、南非心生怨懟,導致峰會再次上演上合防長會的攪局鬧劇;又杜絕印度“拿着雞毛當令箭”,拿着宣言大做文章,更加急切地推動入常;更避免了印度誤會自己在金磚當中的重要程度。
印度是金磚的創始成員國之一,但這幾年莫迪政府涉入印太戰略過深,還站在西方的立場上阻止金磚建立自己的支付體系,已經在邊緣遊走了太久,這次出席峰會前,莫迪雖然回過頭來強調金磚很重要,但仍然改變不了印度缺乏信任、不受待見的事實,所以想要金磚支持印度入常根本就是不可能的。
這份宣言得到了10個成員國的簽字確認,中俄作為五常之二發了話,其他成員國也都認同,印度也只能把這個夢往後放一放。
歸根結底,五常席位是二戰勝利果實與實力政治的結晶,非外交交易品。印度若不能解決與鄰國爭端、平衡大國關係並夯實國力,即便耗盡外交資源,仍難逃“被輪流否決”的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