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移群眾超26萬人次,廣東如何織牢基層防汛網?

2025年07月10日08:22:03 國際 1378

入汛以來,廣東汛情防禦形勢嚴峻。7月9日,筆者從省應急管理廳獲悉,今年以來,全省先後經歷11輪強降雨和1個颱風登陸影響;上半年,排查隱患311633項,提前轉移危險區域群眾26.57萬人次,避險多起山洪地質災害。

面對複雜多變的汛情,各級各部門紮實做好臨災轉移避險,嚴格落實責任對接“三個聯繫”、特殊群體臨災轉移“四個一”和避險轉移“四個一律”等工作機制,織密織牢全省基層防汛網,為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保駕護航。

超前備戰

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動仗

元旦剛過,廣東省防汛防旱防風總指揮部辦公室(以下簡稱“省三防辦”)就印發《關於做好2025年度汛前準備工作的通知》,比往年提前1個多月全面進入防汛備汛階段,為全省定下防汛工作“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動仗”的基調。

這份涵蓋7個方面20項要求的文件,重點強調提升基層能力,推進“鎮自為戰、村自為戰”工作機制。省應急管理廳相關負責人表示,這次提前部署是為了推動每個鎮、村真正建立起安全防線,確保在面對災情時第一時間自救互救。

為進一步推進該工作機制落地,省三防辦從鎮街和村(社區)兩個層面,對完善應急預案、建立“一圖五表”、組建應急救援隊伍、儲備應急搶險物資、建設應急避難場所、設立直升機起降點、加強應急通信保障等作出具體要求。

“十必檢”清單是基層防汛檢查的剛性標尺。從三防責任人“應急一鍵通”APP安裝到特殊群體臨災轉移“四個一”機制落實,從村級防災減災“十個有”建設到雨量監測桶配置,全省村(社區)防汛工作形成標準化考核。

預案機制是否奏效,要看“練”得怎麼樣。入汛以來,防汛應急演練在各地全面鋪開。“粵防—2025”演練從會商研判到水陸空立體救援,全方位檢驗全省防汛應急指揮體系、多部門協同作戰能力。梅州潮州韶關等地亦積極開展防汛演練,重點檢驗基層應急隊伍的快速反應能力。

從物資儲備到人員力量,從預案制定到實戰執行,通過系列舉措,廣東打好基層防汛“提前量”,力求擰緊每一個環節的“螺絲”,確保經得起汛期實戰檢驗。

精細預警

為轉移避險爭取寶貴時間

汛期水情雨情變化莫測,精細的預警機制將為臨災轉移避險爭取更多寶貴時間。

受颱風“蝴蝶”及高空槽和季風先後影響,6月14日至15日,連續暴雨天氣侵襲肇慶市懷集縣。16日,水利部、省水利廳先後向懷集縣發布未來24小時山洪災害氣象及風險預警。

6月17日,強降雨再次襲擊懷集北部,綏江及其支流水位快速復漲,多地出現超警戒洪水險情。短短一個半小時內,省山洪災害監測預報預警平台向中洲鎮連續發布“關注—警戒—危險”三級預警,為當地轉移爭取了1小時以上時間。

這場與洪水賽跑的緊急轉移在雨中拉開帷幕。中洲鎮中心村黨總支書記梁可梓接到預警信息和“叫應”提醒電話後,立即組織村級網格員通過銅鑼、口哨和挨家敲門等方式,將危險區1200多人全部轉移至安全地帶,避免了不久後暴發的嚴重山洪帶來的人員傷亡。

依託短臨預警、精細化預報等技術手段,廣東構建起“預警—傳導—響應”的全鏈條預警響應體系,預警信息從“雲端”精準推送至基層一線,責任人員第一時間接收並及時組織群眾轉移。

近年來,廣東還着力開發“智慧三防”決策指揮系統,打造應對複雜雨情汛情風情的“最強大腦”和“神經中樞”。

轉移群眾超26萬人次,廣東如何織牢基層防汛網? - 天天要聞

廣東省山洪災害監測預報預警平台。

該系統將全省氣象、水文、水利、自然資源、交通、住建等多部門的實時數據彙集到一個平台。省應急管理廳汛旱風災害救援處四級主任科員賴先龍介紹,它就像人的大腦,能在實時數據基礎上,自動分析、模擬研判未來風險走勢,迅速提供並更新風險指數,大大提升了應急響應效率。

基層排查

鎮村幹部吹響生命轉移“哨聲”

6月15日凌晨,茂名信宜貴子鎮中和村上演了一場“驚心動魄”的轉移。

茂名信宜貴子鎮中和村山體滑坡後航拍圖。

0時42分,村幹部劉名芳在巡查中發現,村路水溝里湧出了大量黃泥水。“這是山體滑坡的前兆!”防汛經驗豐富的她立即上報了險情。

0時58分,全體駐村鎮幹部和村幹部緊急集結聯二村,以手搖報警器、大喇叭、銅鑼、哨子和挨家敲門的方式轉移村民。“看到屋內有反應,家裡的燈亮了,我就立刻往下一家跑,就這麼把一家家叫起床。”劉名芳說。

轉移群眾超26萬人次,廣東如何織牢基層防汛網? - 天天要聞

鎮村幹部採用銅鑼和敲門形式組織村民轉移。

4時左右,就在25戶57名群眾安全轉移至安置點僅一個小時後,聯二村就發生了山體滑坡,約5000立方米土石瞬間傾瀉而下,致35間房屋受損。所幸轉移及時,這次天災未造成人員傷亡。

鎮村幹部、網格員作為預警叫應的“吹哨人”,通過常態化、動態化巡查,對山洪危險區等重點區域進行全覆蓋排查,以“鐵腳板”彌補科技監測盲區,第一時間發現隱患苗頭。

“零傷亡”轉移避險並非個例。6月15日,肇慶市德慶縣高良鎮駐村幹部鄭鳳梅凌晨巡查時發現山根橋存在垮塌風險,立即協同村幹部“敲鑼打鼓+逐戶拍門”,喚醒群眾並緊急疏散;6月17日,清遠連山上帥鎮應急辦幹部楊碧芳接到網格員上報的山體崩塌隱患時,果斷髮出轉移避險指令,讓村民避開了兩處山體崩塌可能帶來的險境。

轉移群眾超26萬人次,廣東如何織牢基層防汛網? - 天天要聞

肇慶市鼎湖區良田村黨員與村民志願者清理山體垮塌導致的道路障礙。

多起成功避險案例的背後,是廣東“氣象+應急”臨災預警雙重叫應機制的常態化有效運行。

轉移群眾超26萬人次,廣東如何織牢基層防汛網? - 天天要聞

清遠連山上帥鎮連官村發生山體崩塌。

“當氣象部門預測到某地有較高風險時,不僅會發短信,還會立即啟動應急聯動機制,直接叫應到當地村鎮的防汛責任人。”賴先龍介紹,應急部門通過應急指揮調度系統,直接調度到鎮村一線,要求防汛責任人立即到高風險點位確認預警信息,並督促指導轉移避險。

轉移群眾超26萬人次,廣東如何織牢基層防汛網? - 天天要聞

陽江市陽西縣新墟鎮東水村山洪暴發。

從超前備戰築牢防線,到預警叫應精準轉移,再到基層幹部全面排查,廣東在基層防汛工作中不斷探索創新。省應急管理廳相關負責人表示,接下來將進一步總結復盤,健全完善三防工作機制,抓好基層防災減災救災能力建設,做好後汛期防汛防風工作,全力以赴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文字:南方+記者 曾良科 通訊員 陳翠芬

圖片:南方+記者 鍾志輝 通訊員 粵應宣

【作者】 曾良科;鍾志輝

【來源】 南方報業傳媒集團南方+客戶端

國際分類資訊推薦

陳世琴被查 - 天天要聞

陳世琴被查

據重慶市紀委監委7月9日消息:重慶機場集團有限公司二級專務陳世琴涉嫌嚴重違紀違法,目前正接受市紀委監委紀律審查和監察調查。陳世琴(資料圖)公開信息顯示,陳世琴,女,漢族,曾任重慶機場集團有限公司黨委委員、副總經理等職。
提升領導幹部服務民營企業、發展民營經濟的能力水平!區政府常務會議開展會前學法活動 - 天天要聞

提升領導幹部服務民營企業、發展民營經濟的能力水平!區政府常務會議開展會前學法活動

今天(7月10日)上午,區政府常務會議開展會前學法活動,邀請華東政法大學經濟法學院院長錢玉林圍繞《民營經濟促進法》作專題解讀,進一步提升領導幹部服務民營企業、發展民營經濟的能力水平,助力營商環境優化、法治政府建設。區委副書記、區長王益群主持會議並講話。王益群指出,《民營經濟促進法》的出台是落實黨中央重...
養老金調整新動向?這類人補發超千元,有你嗎? - 天天要聞

養老金調整新動向?這類人補發超千元,有你嗎?

2025年7月10日,星期四。全國退休人員矚目的養老金調整方案雖尚未揭曉,但可以確定的是,待國家方案正式公布後,各地將迅速啟動補發程序,確保從2025年1月1日起的養老金增長差額足額返還至退休人員賬戶。
特朗普驅逐移民,南蘇丹接盤,美國人權再遭質疑 - 天天要聞

特朗普驅逐移民,南蘇丹接盤,美國人權再遭質疑

文︱陸棄近日,南蘇丹官方宣布,朱巴當局正在照顧被特朗普政府驅逐回該國的八名移民。此舉引發國際社會的廣泛關注與爭議。移民們曾試圖通過法律途徑阻止被遣送回政治動蕩嚴重、治安極不穩定的南蘇丹,卻以失敗告終。此事件再次暴露出美國移民政策的人權缺失,
中國駐尼泊爾大使:中方要求尼方儘快尋找失聯中國公民 - 天天要聞

中國駐尼泊爾大使:中方要求尼方儘快尋找失聯中國公民

來源:日月譚天8日凌晨,中國和尼泊爾邊境突發泥石流。中國駐尼泊爾大使陳松介紹:截至目前,尼泊爾一側共有6名中國公民失聯,搜救工作仍在緊張進行中。中方要求尼方爭分奪秒開展全力搜救,儘快尋找失聯中國公民。使館工作組火速趕往受災前線,建立救援協調指揮部,就近協調搜救和善後工作。已完成對災區所有中方人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