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網7月2日電 綜合美媒報道,蓋洛普諮詢公司(gallup)一項最新民調顯示,美國國民的國家自豪感呈顯著下滑趨勢,且代際與黨派差異懸殊。
美聯社報道指出,該民調數據清晰地表明,僅有36%的民主黨人表示自己“非常”或“極其”為身為美國人而自豪。值得注意的是,在這一點上,美國兩黨人士的差距高達56個百分點,創下了2001年以來的最大值。這種差異在年輕群體中同樣顯著:蓋洛普過去五年的調查顯示,美國z世代成年人中平均僅有約四成表示對自身美國人身份感到非常自豪。
美聯社報道截圖
這種趨勢的根源可追溯至2001年。自蓋洛普首次開展相關調查以來,美國國家自豪感數據即持續走低。儘管“9·11”事件後,國民共識曾短暫推高自豪感,但隨後因政治分歧與社會變遷,這種共識逐漸瓦解。最新數據顯示,美國無黨派人士的國家自豪感已降至53%,為歷史最低值。
這種普遍的不滿情緒在今年早些時候也有體現。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和ssrs聯合進行的一項民意調查顯示,不到十分之一的美國兩黨受訪者認為“自豪”一詞能形容自己對當今美國政治的感受。在那次調查中,來自美國各政治派別的多數受訪者表示對國家政治感到“失望”或“沮喪”。
學界對年輕群體的自豪感下滑並不意外。《新聞周刊》(newsweek)的文章寫道,美國東北大學政治學教授科斯塔斯·帕納戈普洛斯(costas panagopoulos)認為,z世代的理想主義與美國政治現實的落差是主因——年輕選民在審視政治時,更多感受到沮喪與失望。總體來看,美國人的自豪感有所下降,部分原因在於美國人越來越認為政客們無法團結一致解決民眾的日常問題。
蓋洛普高級編輯傑弗里·瓊斯(jeffrey jones)則強調,21世紀初美國“全國性團結”的瓦解,本質是政治極化與代際變遷共同作用的結果。
文章指出,值得警惕的是,國家自豪感的削弱可能衝擊美國的國家凝聚力。帕納戈普洛斯表示:“美國歷史上之所以能成為如今的美國,源於其團結解決國家乃至全球性問題的能力。若失去這種團結,就會引發大問題。”而在當前的美國,黨派忠誠正逐漸取代國家認同。
(編譯:馬芮 編輯:齊磊 韓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