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京提議斡旋伊以,遭到特朗普“婉拒”

2025年06月19日20:20:21 國際 2541

特朗普最近關於伊朗問題的表態,簡直比美劇《紙牌屋》還要精彩。就在全世界屏息等待美國是否會加入以色列對伊朗的軍事行動時,特朗普卻把底牌捂得嚴嚴實實。

普京提議斡旋伊以,遭到特朗普“婉拒” - 天天要聞

(美軍子彈已經上膛,特朗普按兵不動等伊朗投降)

1、普京提議斡旋伊以,遭到特朗普“婉拒”

"沒人知道我會做什麼"——這句話從特朗普嘴裡說出來,簡直成了他的外交政策標籤。他先是在白宮外對記者放煙霧彈,晚上又跑到橢圓形辦公室跟cnn玩起了心理戰。

這讓人想起他當年在《學徒》節目里的經典台詞:"你被解僱了!"只不過現在,他手裡握着的不是某個倒霉員工的命運,而是整個中東的和平。

但仔細想想,這恰恰暴露了特朗普政府在中東問題上的真實困境:既想維持對伊朗的極限施壓,又害怕真的擦槍走火。這種"薛定諤的戰爭"狀態,讓德黑蘭方面也摸不着頭腦。

有意思的是,就在特朗普大玩心理戰的同時,美媒爆出猛料:總統已經批准了對伊朗的攻擊計劃,只是按兵不動等待時機。

普京提議斡旋伊以,遭到特朗普“婉拒” - 天天要聞

(普京提議幫助調解,特朗普:先調解你自己的)

更戲劇性的是普京主動提議要當和事佬,調解伊以衝突,但卻遭到特朗普制止,在電話中,特朗普對普京表示,你先調解好自己吧,指的是俄烏衝突,完事之後再來解決伊以問題。

不少人認為,特朗普制止普京調解,是因為自己要擼袖子下場了。

2、考驗美軍膽量的時候到了

據消息稱,伊朗核設施已經被一大片紅點標記。

資料顯示,福爾道核設施深埋地下90米,配備數千台離心機以色列的常規武器只能望"地"興嘆——他們的導彈打到這個深度,估計連個坑都炸不出來,所以這活,得美軍來干。

普京提議斡旋伊以,遭到特朗普“婉拒” - 天天要聞

(衛星俯拍福爾多核設施所處位置,打擊難度非常大)

打擊地下深埋目標,需要特殊的鑽地彈頭。美國確實有這個"大殺器",比如gbu-57巨型鑽地彈,號稱能穿透60米厚的鋼筋混凝土。但要對付福爾道這種級別的設施,恐怕還得上更狠的——比如戰術核武器。

這就觸及了一個危險的臨界點:一旦動用到這個級別的武器,整個中東局勢可能瞬間失控。特朗普那句"我們是唯一有能力做到這一點的人",聽着狂妄,但確實是事實。不過後面補的那句"不意味着我會這麼做",又把話說回了原點。

3、治標不治本,除非消滅整個伊朗

不過,摧毀福爾道這樣的設施,還需要精確的情報支持。要知道,這種深度設施往往有複雜的防護結構,可能還有誘餌通道和防爆設計。美國真要動手,就得確保一擊必殺——否則打草驚蛇後,伊朗完全可能加速核計劃作為報復。

普京提議斡旋伊以,遭到特朗普“婉拒” - 天天要聞

(伊朗的核能力,不會被一顆鑽地彈而消滅)

更棘手的是,就算美國成功摧毀福爾道,也解決不了根本問題。伊朗完全可以在其他地方重建設施,甚至轉入更隱蔽的地下狀態。

這就陷入了一個惡性循環:越是打擊,伊朗的核計劃可能藏得越深。當年以色列空襲伊拉克奧西拉克核反應堆的成功經驗,在伊朗這個體量的國家身上恐怕難以複製。

還有個不能忽視的因素:福爾道的位置。它位於山區,周圍可能部署了密集的防空系統。美國若真要行動,不僅要考慮打擊效果,還得盤算可能的人員損失和國際輿論壓力。別忘了,伊朗可不是伊拉克或敘利亞,它的軍事反擊能力要強得多。

國際分類資訊推薦

美國:制裁巴勒斯坦人權專家 - 天天要聞

美國:制裁巴勒斯坦人權專家

亞太日報 鄭蘇芯據澳大利亞廣播公司新聞(ABC News)報道,美國對聯合國巴勒斯坦被佔領土人權問題特別報告員、人權律師弗朗西斯卡·阿爾巴尼斯(Francesca Albanese)實施了制裁,指控她“肆無忌憚地散播反猶太主義”。阿爾巴尼斯是一名人權律師,擔任聯合國巴勒斯坦被佔領土人權狀況特別報告員——這是一位關注人權問題並...
第1現場|得州洪災:美國土安全部長再提撤聯邦救災機構 - 天天要聞

第1現場|得州洪災:美國土安全部長再提撤聯邦救災機構

據新華社報道,美國得克薩斯州克爾縣警方說,截至美國中部時間9日上午,洪災造成得州中部地區至少119人死亡,隨着搜尋工作持續進行,死亡人數會繼續上升。當地時間2025年7月9日,人們在美國得克薩斯州克爾維爾獻花悼念洪災遇難者。新華社 圖克爾縣警察局長拉里·萊薩9日說,當地至少161人失蹤,其中瓜達盧普河畔的“神秘營...
局勢驟變!特朗普向澤連斯基開好條件後,烏克蘭對中國突下狠手 - 天天要聞

局勢驟變!特朗普向澤連斯基開好條件後,烏克蘭對中國突下狠手

文 犽犽樂聲明:本文內容均來自於權威資料,結合個人觀點撰寫的原創內容,文章標註了文獻來源和截圖,請悉知澤連斯基俗話說的好,有奶便是娘,這一次烏克蘭在得到了美國的助力後,其總統澤連斯基的膽子可以說是越來越大了!接連向俄羅斯發起制裁不說,竟然還
印度打響反擊第一槍,通告全球,斷的就是特朗普退路? - 天天要聞

印度打響反擊第一槍,通告全球,斷的就是特朗普退路?

前言7月4日深夜,美國人還在放煙花慶祝獨立日,印度卻送來份"特殊禮物"——7.25億美元關稅反擊清單。清單命中美國農產品和科技出口要害。時機卡得這麼准,擺明了就是衝著華盛頓來的。新德里這回是真不打算低頭了。印度這拳頭打向哪裡?特朗普的貿易大
尹錫悅再度被逮捕,專家:李在明政府對其政治清算進入新階段 - 天天要聞

尹錫悅再度被逮捕,專家:李在明政府對其政治清算進入新階段

韓國前總統尹錫悅戒嚴令追責行動取得重大進展。 新華社報道稱,韓國首爾中央地方法院7月10日凌晨2時7分對尹錫悅簽發逮捕令,理由是“擔心(嫌疑人)銷毀證據”;此前,9日下午到晚上,尹錫悅接受逮捕必要性審查,共被訊問6小時40分鐘。據韓聯社報道,負責調查緊急戒嚴事件的特檢組隨後實施逮捕。特檢組6日以涉嫌濫用職權等...
全國語言文字使用情況調查開始啦! - 天天要聞

全國語言文字使用情況調查開始啦!

開展語言調查,了解語言國情。近日,經國家統計局批准,教育部、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決定組織開展2025年全國語言文字使用情況調查,目的是準確掌握我國國民語言文字使用情況,摸清國民語言能力和素養底數,為黨中央、國務院重大決策提供科學依據,為建設教育強國、人才強國提供重要支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2025年全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