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談判結束,中方坦然公布結果,美國體面認輸,特朗普頓感不妙

2025年06月11日18:23:03 國際 1916

中美談判結束,中方坦然公布結果,美國體面認輸,特朗普頓感不妙 - 天天要聞

中美倫敦談判,已經正式結束了,看樣子美方代表這次是很難向特朗普交差了

中方公開說“雙方已就落實日內瓦共識達成框架”,美方回應:“交由白宮進一步評估。”

這場會談,是緩解,還是為下一輪“攤牌”做鋪墊?

中美談判結束,中方坦然公布結果,美國體面認輸,特朗普頓感不妙 - 天天要聞

難以和特朗普交差

人民日報、央視報道,中方代表李成鋼強調“專業、理性、深入、坦誠”,且“原則上已就落實6月5日通話共識和日內瓦協議框架達成一致”。

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跟李成鋼副部長的說法也基本一致,但不像中方一樣用大量的正面詞彙來形容此次會談的成果,這不禁讓人懷疑,盧特尼克應該多少都有點失望。

此外,貝森特提前離席,理由是“國會聽證”,實則可能是要儘快回國彙報特朗普,談成了什麼?談不攏什麼?接下來能不能“升艙”。

中美談判結束,中方坦然公布結果,美國體面認輸,特朗普頓感不妙 - 天天要聞

之所以說此次美國代表團很難向特朗普交差,是因為特朗普最關心的稀土問題,中方代表團在事後並沒有提及。

雖然美方也不再高調點名,但我們都清楚,稀土是這次談判的主菜,只不過誰都不想先動刀。

對美國來說,稀土早已不是礦產,是國家安全命脈。從F-35戰機、精密導彈、到新能源設備和AI芯片,稀土是一切高科技的血液。

而中國握着80%的全球稀土精鍊能力,掌握着“從原料到組件”的鏈條控制權。對中方來說,稀土不是“出口問題”,而是“國家命門”。

中美談判結束,中方坦然公布結果,美國體面認輸,特朗普頓感不妙 - 天天要聞

雙方沒談攏?

這輪會談前,白宮一度放出風聲:希望“中方能恢復到4月初的出口水平”。

但中方很清楚,美方不是要恢復供貨,而是要撬開制度設計。

中方沒鬆口,甚至更進一步——強化“出口審查+數字追蹤+軍民分流”的出口制度。目的就一個:

打掉你繞過限制搞“灰色渠道”的幻想,讓你再想從中國挖資源,必須正面對話、正面交易。

中美談判結束,中方坦然公布結果,美國體面認輸,特朗普頓感不妙 - 天天要聞

這套組合拳,說白了就是:“我不封鎖你,但你別想摸進來偷。”

在磋商之前,美國就已經把話說得很明顯了,重點就是稀土,言外之意就是其他問題沒那麼重要。而根據現在的情況來看,中方大概率沒有在這一問題上鬆口。

並且特朗普在此之前還談到,“中國是不易對付的貿易夥伴”,那麼說明美方對一次談判就達成更多協議沒有抱什麼期待,只是希望稀土問題能夠儘快解決。

別忘了,5月12日,雙方才在日內瓦簽下“共識文件”,內容包括關稅互降、技術出口互通、信息機制共建。那時外界還一度樂觀:“轉折點來了。”

中美談判結束,中方坦然公布結果,美國體面認輸,特朗普頓感不妙 - 天天要聞

結果不到一個月,美國就以“履約偏差”為由提出“重新評估”。而中方則拿出出口數據,直指美方無理。

這不是執行層面的問題,而是“信任赤字”問題。

中美之間能簽協議,卻無法保證協議在各自國內有“政治落地”:

白宮簽了,國會反對;中方落實了,美國媒體質疑;美方放風“可以談”,另一邊立馬追加出口管制清單。

所以這次倫敦會談沒有更多成果,也就不奇怪了——雙方都知道:再談下去,得上層定調。

中美談判結束,中方坦然公布結果,美國體面認輸,特朗普頓感不妙 - 天天要聞

中方穩坐釣魚台

此次談判,中方姿態穩定,戰略節奏不亂,既不主動挑釁,也不給“突然妥協”的把柄。

你看得出來,美方這次陣容其實很不穩:

盧特尼克(商務部長)負責放風製造“積極氛圍”;格里爾(貿易代表)繼續在國內放話,“中方不可信”;貝森特(財政部長)中途離席,避免留下被動印象。

美國一邊談合作,一邊追加制裁;一邊說理解,一邊發關稅。

中美談判結束,中方坦然公布結果,美國體面認輸,特朗普頓感不妙 - 天天要聞

中方這邊則是“穩字當頭”——不主動擴大戰線,但把出口控制、貿易布局、外貿調配統統做到位:

對內:強化“戰略礦產出口清單”+制度化合規;

對外:加強與東盟歐盟拉美市場的鏈條合作,構建“去美元”基礎的資源圈;

對美:釋放“可溝通,但不妥協”的政策語調。

說到底,這是一個字——控。

中美都知道,這場遊戲不能輸,也不能停。

誰先宣布談判失敗,誰就會成為國內輿論打擊的靶子;但誰先讓步,又會被對方陣營認為“戰略動搖”。

中美談判結束,中方坦然公布結果,美國體面認輸,特朗普頓感不妙 - 天天要聞

從結構上看,中美經貿關係大概率將進入一種“談一輪、出問題、再談一輪”的循環狀態。

未來,中美或許還會繼續坐上談判桌,但博弈已不再是“你讓一點、我退一步”,而是圍繞標準、鏈條、制度的系統級較量。

在結果出來之前,以上都是猜測,中方應該清晰的認識到,中美之間的分歧已經不是一天兩天,想要解決這些問題不能一蹴而就。

我們應該清晰的認識到,即使美方釋放善意,但其反覆無常也不是稀奇事,我們更應該牢牢把控底線,堅守立場。最終的聲明,就讓我們耐心等待。

國際分類資訊推薦

以“迅”應“汛” 市綜合水利設施調控中心迎戰“丹娜絲” - 天天要聞

以“迅”應“汛” 市綜合水利設施調控中心迎戰“丹娜絲”

【來源:台州市水利局_水利要聞】為應對今年第4號颱風“丹娜絲”的來襲,市綜合水利設施調控中心聞令而動,全面進入防汛防颱臨戰狀態,以高度的責任感和使命感落實各項防禦措施,全力築牢防汛安全防線,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一、周密部署,壓實責任鏈
市住建局開展2025年上半年地震監測台站的巡檢工作 - 天天要聞

市住建局開展2025年上半年地震監測台站的巡檢工作

【來源:南通市住房與城建局_部門動態】為進一步提升我市地震監測效能,根據《南通市2025年度震情監視跟蹤和應急準備工作方案》的要求,市住建局防震減災管理處、市數字測震台網分中心於7月2日至4日對轄區內的10個地震監測台站開展巡檢工作。
聯合國貿發會議:美國新一輪關稅加劇貿易分裂風險 - 天天要聞

聯合國貿發會議:美國新一輪關稅加劇貿易分裂風險

當地時間8日,聯合國貿易和發展會議(貿發會議)發布《全球貿易更新報告》。報告顯示,2025年上半年全球貿易增長約3000億美元,一季度全球貿易增長約1.5%,預計二季度增速將加速至2%。服務貿易仍然是貿易增長的主要引擎,並可能繼續保持強勁增長。 貿發會議表示,持續的政策不確定性、地緣政治緊張局勢以及全球增長放緩的跡...
意大利一機場因跑道事故短暫停止航班起降 疑有人被吸入發動機 - 天天要聞

意大利一機場因跑道事故短暫停止航班起降 疑有人被吸入發動機

△8日,貝加莫的機場因跑道事故短暫停止航班起降,當地媒體稱有人被吸入飛機發動機 總台記者獲悉,當地時間7月8日,意大利貝加莫的機場因跑道事故短暫停止航班起降。 貝加莫-米蘭機場管理局表示,由於滑行跑道上出現的問題,貝加莫奧里奧阿爾塞里奧機場所有航班從當天10時20分至12時暫停起降。 有當地媒體報道稱,未透露姓...
今年上半年全國檢察機關受理“減假暫”監督案件13萬餘人 - 天天要聞

今年上半年全國檢察機關受理“減假暫”監督案件13萬餘人

記者7月8日從最高人民檢察院了解到,今年上半年,全國檢察機關全面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以向全國人大常委會專題報告刑罰執行監督工作為契機,進一步完善“派駐+巡迴+科技”監督機制,依法規範履行刑罰執行監督職責,各項工作穩步推進。
法國“陣風”滯銷,賴上中國有用? - 天天要聞

法國“陣風”滯銷,賴上中國有用?

6月16日,第55屆巴黎航展在布爾歇機場開幕,法國人將“陣風”戰機F5型擺在了展區最顯眼位置。 陣風邊上記者雲集,當時央視記者在現場也作了報道。 陣風F5是法國達索的拳頭產品,預....
生態環境部召開2025年美麗河湖暨美麗海灣保護與建設推進會 - 天天要聞

生態環境部召開2025年美麗河湖暨美麗海灣保護與建設推進會

7月8日,生態環境部在四川成都召開2025年美麗河湖暨美麗海灣保護與建設推進會。生態環境部部長黃潤秋出席會議並講話。黃潤秋指出,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流域和海域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發表一系列重要講話、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為推進流域和海域生態環境保護提供了方向指引和根本遵循。“...
普京任命尼基丁為新任俄羅斯交通部長 - 天天要聞

普京任命尼基丁為新任俄羅斯交通部長

7月8日,俄羅斯總統弗拉基米爾·普京任命安德烈·尼基京為新任俄羅斯交通部長。俄羅斯國家元首的相應命令已在克里姆林宮網站上公布。該命令自簽署之日起生效。 此前,俄羅斯國家杜馬交通運輸和交通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