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訪華之行要涼?中方7字堅決,沒有商量餘地,12國等收信函

2025年07月08日03:42:04 國際 1985

特朗普訪華之行要涼?中方7字堅決,沒有商量餘地,12國等收信函 - 天天要聞

前言

特朗普又開始關稅施壓,一口氣給12個國家發出了"最後通牒"。這位商人出身的總統要玩什麼把戲?

更有意思的是,就在這個節骨眼上,特朗普還想着要訪問中國,甚至有消息說他想參加中國的93閱兵式。

面對美國的極限施壓,中國前駐美大使崔天凱的7個字鏗鏘有力,直擊要害。特朗普的訪華計劃真的要涼了?

特朗普訪華之行要涼?中方7字堅決,沒有商量餘地,12國等收信函 - 天天要聞


信函背後的心理戰術

特朗普這次選擇用發信函的方式通知12個國家,而不是像以往那樣開個新聞發布會大張旗鼓地宣布。這種看似低調的做法背後其實暗藏玄機。

特朗普在信函中明確表示"沒得商量",這四個字透露出他的強硬態度。

作為一個商人,特朗普深知談判的藝術,他知道什麼時候該示弱,什麼時候該強硬。

這次選擇在剛上任不久就發出如此強硬的信號,顯然是想給各國一個下馬威。

特朗普訪華之行要涼?中方7字堅決,沒有商量餘地,12國等收信函 - 天天要聞


8月1日這個時間點也是精心計算的。

距離現在還有不到一個月的時間,既給了各國反應和準備的時間,也給了自己調整策略的空間。

60%到70%的關稅稅率更是讓人咋舌,這個數字已經遠遠超出了正常貿易摩擦的範疇,完全是要把對方往死里逼的節奏。

12個國家的名單雖然沒有完全公開,但從已知的信息來看,涉及的都是美國重要的貿易夥伴。

這種"群發威脅信"的做法在外交史上也算是罕見,特朗普這是要把自己的"生意經"搬到國際舞台上。

特朗普訪華之行要涼?中方7字堅決,沒有商量餘地,12國等收信函 - 天天要聞


訪華計劃的微妙平衡

就在特朗普揮舞關稅大棒的時候,關於他可能訪問中國的消息也在不斷傳出。

有消息稱,特朗普有意參加中國的93閱兵式,這個時間節點正好是紀念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

如果這個消息屬實,那麼特朗普的訪華之行將具有非常重要的象徵意義。

93閱兵式對中國來說意義重大,這不僅是展示軍事實力的機會,更是向全世界宣示中國決心和立場的重要時刻。

特朗普如果真的出席,那就等於在全世界面前站台支持中國的軍事現代化進程。

特朗普訪華之行要涼?中方7字堅決,沒有商量餘地,12國等收信函 - 天天要聞


特朗普想要訪華的動機並不複雜。

作為一個商人,他深知中國市場的重要性,也明白和中國搞好關係對美國經濟的重要意義。

特朗普在第一個任期內就曾多次表示對中國領導人的尊重,這次重新上台後,他顯然還是想延續這種"生意人"的思路。

訪華計劃的時間安排也很講究。如果特朗普真的在8月1日對中國產品加征高額關稅,那麼他的訪華計劃基本上就“泡湯”了。

沒有哪個國家會在被加征高額關稅的同時,還熱情地邀請對方來訪問。

這就像是一邊往人家臉上潑冷水,一邊還想進人家門做客,這種事情在外交上是不可能的。

特朗普訪華之行要涼?中方7字堅決,沒有商量餘地,12國等收信函 - 天天要聞


經濟外交的“底牌不足”

特朗普這次大規模揮舞關稅大棒,其實暴露了美國在經濟外交方面的底牌不足。

關稅武器看起來威力巨大,但實際上是一把雙刃劍,傷敵一千自損八百。

美國消費者最終還是要為這些關稅買單,商品價格上漲,通脹壓力增大,這些都是美國政府不得不面對的現實問題。

特朗普選擇用關稅威脅的方式處理國際關係,說明他手裡確實缺乏其他有效的經濟外交工具。

美國的製造業空心化已經是不爭的事實,很多產業鏈都已經轉移到海外,想要重新建立完整的產業鏈需要時間和巨額投資。

在這種情況下,關稅成了特朗普手裡為數不多的"重武器"。

特朗普訪華之行要涼?中方7字堅決,沒有商量餘地,12國等收信函 - 天天要聞


12個國家收到信函後的反應也很值得關注。這些國家都不是省油的燈,都有自己的經濟實力和政治影響力。

特朗普想要通過威脅的方式讓這些國家就範,恐怕沒有那麼容易。

國際貿易關係錯綜複雜,不是簡單的買賣關係,涉及到各國的核心利益和長遠發展。

美國經濟雖然總量龐大,但對外依存度也很高。

特朗普的關稅政策如果真的全面實施,美國經濟也會受到不小的衝擊。這種"玉石俱焚"的做法能否達到預期效果,還是個未知數。

特朗普訪華之行要涼?中方7字堅決,沒有商量餘地,12國等收信函 - 天天要聞


台海問題的核心較量

中國前駐美大使崔天凱的一句"中國就是要統一"可以說是一針見血,直接點出了中美關係中最核心的問題。

台灣問題不僅是中國的核心利益,也是檢驗中美關係走向的重要指標。特朗普如果真的想要訪華,這個問題是繞不過去的。

台灣問題對中國來說沒有任何妥協的餘地。

這不是經濟問題,不是貿易問題,而是關乎國家統一和民族尊嚴的根本問題。

任何試圖在這個問題上打中國算盤的做法都是徒勞的。中國在這個問題上的立場是一貫的、堅定的、明確的。

特朗普在第一個任期內就曾在台灣問題上搞過小動作,這次重新上台後,他的態度和政策走向備受關注。

特朗普訪華之行要涼?中方7字堅決,沒有商量餘地,12國等收信函 - 天天要聞


如果特朗普想要改善中美關係,想要成功訪華,那麼在台灣問題上就必須有正確的認識和表態。

國際社會對台灣問題的認識也在發生變化。越來越多的國家開始理解和支持中國在台灣問題上的立場。

這種變化不是偶然的,而是基於對歷史事實和國際法的正確理解。特朗普作為美國總統,應該有這樣的政治智慧和戰略眼光。

中國在台灣問題上的堅定立場也是對美國"以台制華"策略的有力回擊。

任何試圖利用台灣問題來牽制中國發展的做法都是不現實的。

中國有決心、有能力維護自己的核心利益,這一點在崔天凱的表態中體現得淋漓盡致。

特朗普訪華之行要涼?中方7字堅決,沒有商量餘地,12國等收信函 - 天天要聞


結語

特朗普一邊是咄咄逼人的經濟施壓,一邊是想要修復關係的外交姿態。這種矛盾的做法則是美國政府在對華政策上的迷茫和搖擺。

中國的態度很明確,既不會被威脅嚇倒,也不會拒絕正常的外交交往。

關鍵是美國要拿出誠意,特別是在台灣問題上要有正確的認識。

特朗普的訪華之行能否成行,關鍵還是要看他的實際行動,而不是嘴上說說而已。

信息來源:

美國白宮2025年7月2日發布的《關於對12國實施關稅措施的總統行政命令》

中國外交部2025年7月3日例行記者會關於中美貿易關係問題的回應

人民日報》2025年7月4日國際版《美方關稅威脅難撼中方堅定立場》專題報道

中國前駐美大使崔天凱2025年7月1日在北京接受央視專訪時的公開表態

路透社2025年7月5日關於特朗普可能訪華計劃的獨家報道

新華社2025年7月6日《台海局勢與中美關係走向》深度分析文章

國際分類資訊推薦

德國柏林市內廣場“鼠滿為患” - 天天要聞

德國柏林市內廣場“鼠滿為患”

在大城市的廣場,看到老鼠到處跑是什麼體驗?德國首都的市民對此已不再陌生。位於柏林新克爾恩區的赫爾曼廣場(Hermannplatz)眼下正陷入嚴重的鼠患危機。為此,該區政府已於近日採取嚴格管控措施,以遏制鼠患擴散。
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誰也阻擋不了敘利亞的新生? - 天天要聞

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誰也阻擋不了敘利亞的新生?

7月5日,英國外交大臣戴維.拉米到訪敘利亞首都大馬士革,並宣布英國正式與敘利亞重建外交關係。據悉,這是英國部長級官員14年來首次訪問敘利亞。大事不決看英國,如今,英國人已指明了方向,既為國際社會,也以為敘利亞。與此同時,美國中東事務特使史蒂
美國白宮:特朗普擬將“對等關稅”暫緩期延長至8月1日 - 天天要聞

美國白宮:特朗普擬將“對等關稅”暫緩期延長至8月1日

美國白宮新聞發言人卡羅琳·萊維特7日下午在記者會上證實,美國總統特朗普計劃簽署行政令,延長“對等關稅”90天暫緩期,將實施時間從7月9日推遲到8月1日。7月7日,在美國首都華盛頓白宮,白宮新聞發言人卡羅琳·萊維特出席記者會。
以官員:本周可能無法就加沙停火和交換被扣押人員達成協議 - 天天要聞

以官員:本周可能無法就加沙停火和交換被扣押人員達成協議

總台記者獲悉,當地時間7日,一名以色列官員表示,正在卡塔爾首都多哈進行的加沙地帶停火談判尚未取得進展,可能無法在本周達成協議。這名接近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的以方官員稱,如果美國不進一步施加壓力,相關方可能無法在本周就加沙地帶停火和交換被扣押人員達成協議。另一位知情人士表示,以色列和哈馬斯之間的分歧主...
馬克龍收到中方加稅通知,48小時內態度大轉彎,主動提出訪華 - 天天要聞

馬克龍收到中方加稅通知,48小時內態度大轉彎,主動提出訪華

前言7月5日深夜,法國愛麗舍宮還亮着燈。中國商務部那份反傾銷稅公告,把法國政商界炸得夠嗆。誰能想到,就這麼48小時,一向對華強硬的馬克龍突然變了個人似的,主動跟王毅外長套近乎,還說要來北京談談。一瓶白蘭地咋就撬動了大國外交?馬克龍這次急轉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