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克龍要求中國出力,協助解決俄烏衝突

2025年06月09日19:20:25 國際 2987

馬克龍“理直氣壯”,要求中國必須出力,協助解決俄烏衝突

繼香格里拉對話會上,馬克龍錯誤的把台灣問題跟烏克蘭問題相類比之後,最近在跟巴西總統盧拉的會晤中,馬克龍又打起了佔中國便宜的小算盤。

馬克龍要求中國出力,協助解決俄烏衝突 - 天天要聞

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等媒體報道,馬克龍在跟巴西總統盧拉會晤後舉行的記者會上,說中國和巴西的倡議非常重要,巴西和中國的作用應該是協助解決俄烏衝突。

表面上看,馬克龍這番說法沒任何問題,甚至還是在認可中國和巴西此前代表第三方國家,發起的有關俄烏衝突儘快停火談判的倡議。

實際上,馬克龍這一句話里,用上了兩個小心思,可謂是把算盤打到家了。

他說“中國和巴西的作用是協助解決這場衝突”。這句話里的第一個關鍵詞,在“作用”上。

俄烏衝突,本身是歐洲的麻煩,跟中巴無關,中國和巴西之所以提出有關俄烏衝突的倡議,本質上也是為了幫忙,讓歐洲儘快實現和平。

馬克龍要求中國出力,協助解決俄烏衝突 - 天天要聞

既然是“幫忙”,那就不存在強制性,或者是義務性。馬克龍可以用中巴為俄烏衝突的“貢獻”,也可以用“幫助”,但偏偏用了“作用”這個詞。

這是什麼意思呢?其實就是暗示中國和巴西必須出力,必須把這件事當成自己的事,去向俄羅斯施壓,以求儘快的達成停火。

這也就罷了,為了世界和平,中國和巴西既然主動站出來為這件事出力幫忙了,那是“必須”幫忙,還是“不必須”幫忙,其實也沒啥區別,就是人聽着不舒服而已。

但馬克龍這番話還有第二個隱藏的“重點”,那就是“協助”。

什麼叫“協助”呢?就是以輔助者的身份,幫別人取得功勞。

一邊要求中國和巴西“必須”幫忙,另一邊卻希望這種幫忙是“協助”性質的。簡而言之,就是既要讓中巴免費幹活,還生怕中巴領了功勞,希望不要搶他們歐洲的風頭。

馬克龍要求中國出力,協助解決俄烏衝突 - 天天要聞

馬克龍有這種想法,其實並不令人感到意外。一方面是俄烏衝突發展到現在,對歐洲損害越來越大,偏偏美國和歐盟因為貿易戰的問題走向對立,這種背景下如果不能儘快的結束俄烏衝突,那歐盟在跟美國的關稅談判中,也不會有任何獨立性。

另一方面是歐盟本身太拉垮了,從俄烏衝突爆發至今,不管是軍事援助烏克蘭,還是勸和俄烏方面,歐盟可以說存在感非常之弱。

從軍事援助烏克蘭的角度,歐盟其實沒少出錢,但風頭都被美國搶走了,歐盟在這件事上感覺完全沒存在感似的,以至於現在不管是俄羅斯和烏克蘭之間的談判,還是美國和烏克蘭之間的談判,歐盟都根本上不了餐桌。

正是因為歐盟作為俄烏衝突最直接的利益攸關方,反而被俄美給聯手孤立了,現在馬克龍或者說整個歐洲,在對待中巴的時候,態度才這麼彆扭。

馬克龍要求中國出力,協助解決俄烏衝突 - 天天要聞

一方面希望中巴能發揮影響力,跟他們一起勸和俄烏,實現歐洲的和平,由於對自己實力和影響力不自信,所以要求中巴“必須”幫忙,這實際上就是讓中國對俄羅斯施壓,加大斡旋俄烏的力度;

另一方面卻要求中巴“協助”,因為擔心再次遇到俄美談判,把歐盟撇在門外的情況。

這種既要又要的心態,顯然是不利於歐洲為自己爭取利益的,要麼就老老實實求人幫忙,拿到歐洲和平的里子,要麼就端着發達國家的架子,不要求中巴幫忙,算是留存歐盟的“面子”。

自己沒實力,卻里子和面子都想要,那就只能貽笑大方了。

國際分類資訊推薦

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誰也阻擋不了敘利亞的新生? - 天天要聞

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誰也阻擋不了敘利亞的新生?

7月5日,英國外交大臣戴維.拉米到訪敘利亞首都大馬士革,並宣布英國正式與敘利亞重建外交關係。據悉,這是英國部長級官員14年來首次訪問敘利亞。大事不決看英國,如今,英國人已指明了方向,既為國際社會,也以為敘利亞。與此同時,美國中東事務特使史蒂
美國白宮:特朗普擬將“對等關稅”暫緩期延長至8月1日 - 天天要聞

美國白宮:特朗普擬將“對等關稅”暫緩期延長至8月1日

美國白宮新聞發言人卡羅琳·萊維特7日下午在記者會上證實,美國總統特朗普計劃簽署行政令,延長“對等關稅”90天暫緩期,將實施時間從7月9日推遲到8月1日。7月7日,在美國首都華盛頓白宮,白宮新聞發言人卡羅琳·萊維特出席記者會。
以官員:本周可能無法就加沙停火和交換被扣押人員達成協議 - 天天要聞

以官員:本周可能無法就加沙停火和交換被扣押人員達成協議

總台記者獲悉,當地時間7日,一名以色列官員表示,正在卡塔爾首都多哈進行的加沙地帶停火談判尚未取得進展,可能無法在本周達成協議。這名接近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的以方官員稱,如果美國不進一步施加壓力,相關方可能無法在本周就加沙地帶停火和交換被扣押人員達成協議。另一位知情人士表示,以色列和哈馬斯之間的分歧主...
馬克龍收到中方加稅通知,48小時內態度大轉彎,主動提出訪華 - 天天要聞

馬克龍收到中方加稅通知,48小時內態度大轉彎,主動提出訪華

前言7月5日深夜,法國愛麗舍宮還亮着燈。中國商務部那份反傾銷稅公告,把法國政商界炸得夠嗆。誰能想到,就這麼48小時,一向對華強硬的馬克龍突然變了個人似的,主動跟王毅外長套近乎,還說要來北京談談。一瓶白蘭地咋就撬動了大國外交?馬克龍這次急轉彎
蘇里南誕生首位女總統,曾用五字定義對華態度 - 天天要聞

蘇里南誕生首位女總統,曾用五字定義對華態度

據新華社報道,蘇里南國民議會6日選舉民族民主黨領導人珍妮弗·西蒙斯為該國新一任總統。西蒙斯成為這個南美洲國家歷史上首位女總統。西蒙斯現年71歲,此前擔任蘇里南國民議會議長。當地媒體稱她的當選是該國一次“女性政治的突破”。蘇里南憲法規定,總統任期5年,可以連任。蘇里南總統由一院制議會選舉產生,既是國家元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