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5號,特朗普終於如願以償,親自撥通電話,與我們國家領導人進行了一個半小時的電話會談。白宮很積極,在第一時間就發布了聲明,說雙方就經貿、教育交流及地區安全等議題進行了討論。不過,中美雙方發布的新聞稿是有着明顯差異的。
中美兩國元首此次通話確實涉及了多個重要領域。在台灣問題上,特朗普重申了“一個中國”政策。在教育方面,特朗普承諾將改善中國留學生赴美簽證政策。其實美國最關心的稀土問題,儘管美方多位官員近期頻繁提及稀土供應問題,但我們國家在兩國元首通話後的聲明中沒說這個事。什麼意思呢?就是我們國家在關鍵資源出口管制問題上的立場是堅定的,是說一不二的。我們中國目前控制着全球80%的稀土精鍊產能,美國國防工業對稀土產品的依賴度高達90%,美國軍事科技想發展,是絕對離不開我們中國的。
儘管我們在稀土問題上沒答應美國,但在這次通話後,我們也給了特朗普的面子,給什麼面子呢?我們正式向特朗普發出訪華邀請。不過,從發邀請到最後成行,不是幾天就能談妥的事,通常要籌備至少三個月時間,所以我估計特朗普有可能今年9月份訪華。
我們為什麼歡迎特朗普訪華,一是為了緩和關係,二是為了滿足特朗普的心愿。特朗普不是說了很多次,希望在他上任後的100天內訪華嗎?今天是6月8號,特朗普1月20號上台,到現在已經過去140天了,我們是一定要給特朗普這個面子的。畢竟,我認為特朗普比拜登強,拜登當總統4年,就沒有訪問過中國,拜登是自1972年尼克松總統訪華至今,唯一一位沒有訪華的總統,為什麼不訪華?敵視中國呀,所以,我發自內心不看好拜登這個老朽。
在高層通話次日,也就是6月5號,美國高級代表團已抵達我們的北京,開展“高級別二軌對話”,儘管這是非官方交流渠道,但卻能為正式談判鋪路。這個代表團的成員來頭不小,有前政府官員,還有智庫學者,他們與我們國家的對口單位就經貿、科技等議題進行了閉門討論。
那麼特朗普為什麼要這麼急切、這麼主動地尋求和我們對話呢?不求我們不行了,美國當前面臨的現實困境太大了。通貨膨脹壓力越來越大,3.4%;另外盟友也出現了鬆動,我舉個例子,韓國,李在明上台了,要搞務實外交,說白了就是要和美國保持距離,要發展中韓關係,2024年中國繼續保持韓國最大貿易夥伴地位,雙邊貿易額達3780億美元,韓國離不開我們中國;還有日本、法國、德國,都一樣,不想跟着美國一起玩了,要獨立自主。在這種情況下,特朗普需要改善對華關係尋求突破。
特朗普的談判風格是,喜歡親自下場,和其他國家領導人面對面談,在輕鬆散步中把問題談成,直接對話談核心問題。其實,兩國領導人面對面會晤往往還是能產生非常重大的實質性成果的。2017年特朗普首次訪華,中美雙方就簽署了2535億美元的經貿合作協議。
商人就是這種談判風格,但國家關係遠比商業交易複雜,商業利益可以讓步,但國家主權、國家安全等原則性問題不能讓步。比如,美國還在對我們中國的半導體產業進行加碼限制,認為有損美國的國家安全;在軍事方面,美國在南海還頻繁展示軍事存在,美國不可能放棄他的霸權。這些深層次分歧不可能通過一次通話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