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近美國的加勒比地區,長期以來深受美國非法槍支走私的困擾,面臨著嚴重的槍支犯罪等公共安全問題。目前,由於美國政府“美國優先”和放鬆控槍政策的傾向,該地區在應對非法槍支走私方面可能面臨新的挑戰。
美國控槍政策鬆綁
加勒比多國表達擔憂
自今年1月以來,美國特朗普政府已實施多項放鬆槍支管控的政策,比如允許“強制複位扳機”合法銷售、撤銷對違規槍支銷售商的“零容忍”政策等。
美國政府的做法引起控槍人士的強烈批評。他們認為,這些舉措可能使機槍合法化、增加槍支暴力風險,並削弱對非法槍支銷售的監管,導致更多非法槍支流入市場,並進一步散布到拉美與加勒比地區。
針對特朗普再次上台後美國控槍政策趨勢的變化,作為美國非法槍支走私受害者的加勒比國家近期紛紛表達了擔憂。

△特朗普政府上台後逐步放鬆控槍政策
特立尼達和多巴哥時任總理基思·羅利今年1月表示,美國商務部的武器和彈藥出口政策對包括特立尼達和多巴哥在內的國家造成壓力,特多政府正在努力敦促美國採取行動打擊槍支走私。據悉,當時該國發生嚴重幫派衝突,造成多人死亡,特多政府一度宣布將緊急狀態延長3個月。
今年2月,加勒比共同體(加共體)第48屆政府首腦會議在巴巴多斯首都布里奇敦舉行,會議討論了應對槍支暴力犯罪、氣候變化、糧食安全等議題。
牙買加總理安德魯·霍尼斯在會上表示,跨國暴力犯罪的本質是“恐怖主義”,加勒比國家應採取共同應對措施。他指出:“海地的犯罪分子可能將槍支走私到牙買加,而美國邁阿密的犯罪分子也可能將武器走私到牙買加首都金斯頓,因此,僅靠牙買加政府打擊槍支走私是不夠的,必須要有加勒比共同體層面的共同行動。”
在此次會議上,加勒比共同體各國領導人一致同意,將某些涉及槍支的犯罪行為定性為“恐怖主義行為”,以應對該地區日益嚴重的槍支暴力。
拜登政府時期的美國白宮槍支暴力預防辦公室主任斯蒂芬妮·費爾德曼日前撰文指出,特朗普政府放鬆槍支管控政策,撤銷前任政府對蓄意違法的槍支經銷商實施的“零容忍”政策,可能導致更多非法槍支流入美國及拉美地區的犯罪分子手中,危及公共安全。
文章還指出,墨西哥總統辛鮑姆表示,墨美兩國已達成協議,墨西哥將控制芬太尼流入美國,美國則應控制槍支流入墨西哥。然而,特朗普政府廢除“零容忍”政策可能加劇槍支走私問題,進而影響兩國關係。
美國非法槍支外流
加勒比安全形勢惡化
聯合國毒品和犯罪問題辦公室(UNODC)發布的《2023年全球兇殺研究報告》顯示,2021年拉美和加勒比地區因槍支導致的凶殺案約為8.91萬起,其中南美洲5.51萬起,中美洲2.99萬起,加勒比地區0.41萬起。加勒比地區的兇殺率為每10萬人中12.7起,槍支暴力占當地凶殺案的67%。
美國政府問責署去年11月發布的調查報告稱,美國槍支走私正在加劇整個加勒比地區的暴力犯罪行為。該地區的暴力犯罪死亡率是全球平均水平的近3倍,牙買加、海地、特立尼達和多巴哥位居全球謀殺率最高國家行列。報告指出,加勒比地區超過一半的謀殺案件與槍支暴力有關,而其中許多槍支均來源於美國。報告顯示,2018至2022年間,在加勒比地區追蹤的非法槍支共7399件,其中73%(約5399件)來自美國,這些武器大多為手槍。
美國政府問責署在其官方網站發布的分析文章稱,犯罪團伙或犯罪分子直接從美國本土零售商購買槍支,隨後通過小型船隻、商業貨輪或民用航班走私到加勒比地區,一些槍支被藏在汽車、電視機以及裝大米和其他穀物的袋子里。
實際上,針對美國槍支走私帶來的一系列安全問題,加勒比共同體領導人早在2023年4月的會議上就通過了《對槍發動戰爭宣言》。該宣言表示,加勒比國家宣告向槍支宣戰,打擊槍支非法貿易,而此類貿易為本地區的犯罪和暴力提供了武器,造成死亡、傷殘,並嚴重威脅地區公民安全。宣言呼籲美國加入加勒比地區的“槍支戰爭”,緊急採取行動制止槍支和彈藥非法出口。加勒比地區國家還重申,將動用所有人力、財力和資源,剷除非法武器的禍根。
美國槍支走私助長海地暴力升級
海地呼籲國際社會緊急援助
美國槍支走私還被認為與海地局勢失控密切相關。然而在這樣的背景下,美國現任政府卻正在縮減對海地恢復和平與穩定的支持。
海地國防部長讓-米歇爾·莫伊斯今年5月22日在美洲國家組織的一次會議上表示,從美國經多米尼加陸路過境至海地的槍支走私助長了該國幫派武裝,導致首都與農村地區的暴力升級。他表示,這種“犯罪經濟”正在摧毀海地的國家治理能力,呼籲國際社會提供緊急援助。
在同一會議上,美國國務院加勒比事務副助理國務卿芭芭拉·費因斯坦表示,儘管美國仍致力於幫助海地人民實現他們所期望的和平、安全與繁榮,但美國不能繼續承擔如此巨大的財政負擔,“美洲國家組織不應只是一個外交平台,更應是一個採取具體協調行動的機制”。
另一方面,特朗普政府上台後,大力削減海外援助項目,包括凍結先前承諾支持聯合國在海地部分和平使命的相關資金。
英國廣播公司今年4月在題為《走私者的天堂:美國槍支如何流入黑幫橫行的海地》的報道中指出,美國正成為“武器超市”,為海地黑幫之間的軍備競賽提供源源不斷的彈藥,從而加劇了這個加勒比島國的混亂局勢。

△大量來自美國的非法武器落入海地黑幫之手
報道稱,2024年4月,海地警方宣布繳獲兩箱來自美國佛羅里達州的武器,內含12支突擊步槍、14支手槍和999發子彈。這批武器由兩名在美定居的海地人以代購形式購得,再以郵寄衣物為掩護,通過美國貨運公司運往海地。但在此過程中,美國貨運公司表示既不知情,也不清楚美國海關是否查驗了這些貨物。
報道援引專家觀點稱,美國槍支銷售商目前沒有法律義務向警方報告可疑買家,而美國武器製造商則知曉哪些經銷商向走私者售槍,也知道哪些槍支正在接受調查,但問題在於“美國明知病灶和癥狀所在,卻沒有採取真正的治療措施”。
美國佛羅里達州公共廣播台今年4月報道稱,儘管聯合國在2022年對海地黑幫實施武器禁運的制裁,但海地街頭流通的武器大多仍來自美國。報道援引聯合國毒品和犯罪問題辦公室的數據稱,2016至2023年間,從美國走私至加勒比的槍支中,有90%來自佛州邁阿密港和勞德代爾堡港。
聯合國的相關數據顯示,2024年海地因黑幫暴力死亡人數創紀錄地超過5600人。據聯合國估計,海地有超過100萬人流離失所,約一半人口面臨嚴重飢餓,綁架及勒索事件激增。目前海地約有27至50萬件非法武器流通,其中大部分掌握在黑幫手中。
加勒比多策並舉應對
美國源頭止漏至關重要
面對持續惡化的安全局勢,加勒比國家正採取多項措施,遏制非法槍支流入及其引發的暴力問題。當地分析人士認為,這些措施的執行效果很大程度上取決於美國的源頭配合。
在區域層面,加勒比共同體成員國於2020年通過《加勒比槍支路線圖》(Caribbean Firearms Roadmap),該框架旨在通過加強立法、執法與邊境管控等手段,系統性地減少非法槍支與彈藥流入。截至目前,已有16個加勒比國家正式採納該路線圖,並制定國家行動計劃,以應對各自面臨的挑戰。
在執法合作方面,加勒比共同體與美國合作成立了“犯罪槍支情報小組”(CGIU),專註於收集和分析槍支情報,促進加勒比國家與美國執法機構之間實時共享信息,旨在提高打擊槍支走私的效率。

△加勒比共同體領導人在2023年4月的會議上就通過《對槍發動戰爭宣言》
在國家層面,牙買加於2022年實施新的《槍支禁止、限制和監管法案》,加大對非法持有與走私槍支的刑罰力度。特立尼達和多巴哥政府於2024年初重組邊境安全管理局,擴充海岸巡邏隊力量,並加強與美國緝毒署、美國酒精煙火槍械及爆炸物管理局等機構的信息共享機制。
此外,加勒比國家多次在聯合國、美洲國家組織及國際刑警組織會議上提出,美方應正視其槍支政策帶來的“外溢性暴力影響”,呼籲美國政府在打擊走私、追蹤槍源、加強邊境合作方面採取更加積極的立場。加勒比國家強調,若缺乏美國源頭政策的實質性收緊,加勒比地區的一切努力都將事倍功半。
分析指出,如何從源頭止漏,已成為加勒比國家對美安全訴求的核心議題。面對非法槍支帶來的跨境暴力風險,區域各國不僅在尋求內部治理突破,更期待美國展現出切實的責任擔當與合作誠意。
(總台記者 雷湘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