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美國總統特朗普將於當地時間13日至16日訪問沙特、卡塔爾和阿聯酋三國。但此訪未將以色列列入行程。這引發了外界關於美以關係顯露出微妙變化的討論。專家表示,特朗普本次中東行繞開以色列,體現了由於美國的中東政策發生了比較大的變化,美以利益存在的分歧正在不斷擴大。
特朗普中東行體現美以利益分歧
寧夏大學中國阿拉伯國家研究院教授 牛新春:最近美國和以色列之間的分歧和意見不一,最主要的原因在於美國政策出現了較大轉變。特朗普上台初期,美以兩國在諸多事務上緊密相連,美國甚至在某些問題上表現得比以色列更為激進。以加沙問題為例,美國曾向哈馬斯發出強硬威脅,宣稱若哈馬斯不在2月15日釋放所有人質,將讓其付出慘重代價。然而,時至今日,哈馬斯並未交出所有人質,美國的態度卻反轉,同意達成臨時性停火協議。在伊朗問題上,美國最初也是態度強硬,威脅要對伊朗實施全面制裁。但如今,美國卻轉變立場,同意與伊朗展開談判。同樣,在也門胡塞武裝問題上,美國曾積極採取軍事行動進行打擊,可現在也與胡塞武裝達成了停火協議。

寧夏大學中國阿拉伯國家研究院教授 牛新春:與美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以色列,美國在政策上不斷後撤,以色列卻依舊沿着之前的路線“向前沖”。一個在政策上逐步退縮,一個在行動上持續推進,雙方之間的差距不斷擴大,導致最近以色列接連被美國“羞辱”。美國與也門胡塞武裝達成停火協議,以色列事先竟毫不知情;美國與伊朗展開談判,以色列同樣被蒙在鼓裡;就連此次與哈馬斯的談判,以色列也是後知後覺。
多重原因促成美國與哈馬斯談判

而就在特朗普本次出訪前夕,路透社11日報道稱,卡塔爾、埃及、美國和哈馬斯的代表舉行了四方直接會談。哈馬斯11日則宣布,作為落實加沙地帶停火協議斡旋方為實現停火所做努力的一部分,哈馬斯在過去幾天與美國政府進行了接觸,並將釋放一名擁有美國和以色列雙重國籍的被扣押人員。哈馬斯方面還表示已準備好立即開始密集談判。專家表示,美國與哈馬斯直接談判既是特朗普“美國優先”政策導致的結果,同時哈馬斯看到美以存在分歧,也想利用美國向以色列施加壓力。

寧夏大學中國阿拉伯國家研究院教授 牛新春:美國與哈馬斯之間開啟直接談判,有多方面的原因。
- 第一,這與特朗普推行的“美國優先”政策緊密相關。以往,在涉及加沙停火及被扣押人員釋放等事務的談判中,美國通常與埃及、卡塔爾一同扮演調停方和中間人的角色。然而此次,美國直接下場與哈馬斯展開談判。從表面看,若美國直接參与加沙整體停火以及所有被扣押人員釋放的談判,似乎尚可理解。但實際情況是,美國此次談判目標變得極為狹窄,僅聚焦於讓哈馬斯釋放美國籍的被扣押人員。這無疑表明,美國將自己的狹隘利益置於首位,全然不顧及地區局勢的整體穩定以及其他國家公民的安危。
- 第二,哈馬斯方面近期對於實現停火的心情愈發迫切。在此次談判中,哈馬斯甚至選擇無條件釋放美國人,這一舉動足以彰顯其急切的心態。
-
第三,哈馬斯看到美國與以色列在停火問題上有分歧,基於這一現狀,哈馬斯試圖抓住機會,利用美國向以色列施加壓力。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央廣網”客戶端。歡迎提供新聞線索,24小時報料熱線400-800-0088;消費者也可通過央廣網“啄木鳥消費者投訴平台”線上投訴。版權聲明:本文章版權歸屬央廣網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轉載請聯繫:[email protected],不尊重原創的行為我們將追究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