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俄關稅戰梗圖

2025年04月13日21:02:08 國際 1693


2025俄關稅戰梗圖 - 天天要聞

俄羅斯駐肯尼亞大使館於2025年4月8日發布的“關稅戰”梗圖,通過極具諷刺意味的視覺隱喻引發國際輿論關注。該圖的背景是中美歐三方因關稅衝突激烈博弈,而俄羅斯則以“旁觀者”姿態自居,其設計意圖和深層含義可從以下角度解讀:

1.一、梗圖內容與設計隱喻

1. 畫面結構
圖片中,美國、歐盟、中國的代表人物在牆內激烈“爭鬥”,身上貼着各自國旗,象徵三方陷入貿易戰泥潭;而俄羅斯人物則側躺於高牆之上,悠閑觀望,背後貼着俄羅斯國旗,配文僅“關稅戰”三字。這種對比強化了俄羅斯“置身事外”的立場。

2. 細節暗示

俄羅斯人物未穿鞋,可能暗指美俄貿易額極低(2025年僅1.8億美元),且因多年制裁導致經濟窘迫,已無“籌碼”參與博弈。

高台位置象徵俄羅斯試圖在國際格局中佔據“超然”地位,但實際仍受制於美國後續的制裁威脅(如500%關稅草案)。

2.二、發布背景與戰略意圖

1. 中美歐關稅戰激化
2025年4月,美國對華加征關稅至125%,中國對等反制,雙方貿易近乎“脫鉤”;歐盟也因美國施壓加入關稅對抗。俄羅斯此時發布圖片,既是對局勢的嘲諷,也是轉移國際對其自身壓力的策略。

2. 俄羅斯的“豁免”與危機

短期“豁免”原因:美國未對俄加稅是因美俄貿易額已冰封,制裁邊際效應遞減,且特朗普政府試圖通過“金融諒解”緩和關係(如討論恢復SWIFT系統接入)。

長期風險:美國參議院提出法案草案,威脅對購買俄能源的國家加征500%關稅,直擊俄羅斯經濟命脈(能源占GDP的28%),迫使俄方從“旁觀者”變為被動參與者。

3. 輿論與外交策略

轉移焦點俄烏衝突持續三年,西方制裁已使俄羅斯陷入孤立,其借中美衝突分散國際關注,緩解自身壓力。

試探態度:俄副外長魯堅科曾稱“中美政策不影響中俄合作”,試圖向中國釋放“戰略夥伴”信號,同時觀望能否從美國制裁鬆動中獲利。

3.三、國際反應與後續影響

1. 輿論爭議
圖片被批“幸災樂禍”,尤其在美國提出500%關稅草案後,俄方“躺贏”幻想破滅。有分析稱,俄試圖以幽默化解困境,卻暴露其在國際貿易體系中的邊緣化現實。

2. 經濟與戰略矛盾

對華依賴加深:中俄貿易額達3000億美元,俄能源折扣收窄(從13-15美元/桶降至3-5美元),引發俄國內對“淪為附庸”的擔憂,但短期內仍需中國市場。

美俄博弈延續:美國草案若通過,將迫使中印等俄能源買家在美俄間選邊,進一步壓縮俄外交空間。

4.四、總結:符號背後的現實困境

該梗圖雖以戲謔形式呈現,卻折射出俄羅斯在多重製裁下的複雜心態:一方面試圖展現“戰略自主”,另一方面又難以擺脫對中美歐的依賴。其“旁觀者”姿態實為被動選擇,背後是經濟脆弱性與地緣博弈的無奈。正如俄外交部所言,全球兩大經濟體的衝突將衝擊所有國家,俄羅斯亦無法獨善其身。

國際分類資訊推薦

大貨車雨夜側翻 司機被困 民警變身“人梯”施救 - 天天要聞

大貨車雨夜側翻 司機被困 民警變身“人梯”施救

民警翻過大貨車時發現,司機王某已從駕駛室爬出,坐在車門上。由於腿部受傷,加上氣溫低,王某全身發抖,一時無法自行脫困。於是,民警用身體靠着車身,並提出讓司機王某踩着自己肩膀,助他脫困。
今日闢謠(2025年3月28日) - 天天要聞

今日闢謠(2025年3月28日)

詳情:針對近日網絡流傳的《突發!寧波港停擺36小時,船公司發出延誤緊急通知》一文,3月27日晚,寧波舟山港股份有限公司經核實後鄭重聲明,相關推文內容嚴重失實。
西藏人權事業跨越發展 人民幸福詮釋人權真諦 - 天天要聞

西藏人權事業跨越發展 人民幸福詮釋人權真諦

28日,國新辦發布《新時代西藏人權事業的發展與進步》白皮書,以翔實數據和生動案例,展現西藏人民的生存權、發展權和其他各項基本權利保障不斷向前推進,全面呈現西藏人權事業的歷史性跨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