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特朗普還是“不長記性”,中國就只能奉陪到底了

2025年04月12日17:20:15 國際 5700

2018年,中美貿易戰爆發,特朗普揮舞着關稅大棒,試圖通過“極限施壓”遏制中國的崛起。

然而,七年過去了,這場所謂的“經濟對決”不僅沒有擊垮中國經濟,反而讓中國在國際貿易格局中佔據了更加穩固的地位。

既然特朗普還是“不長記性”,中國就只能奉陪到底了 - 天天要聞

數據顯示,2024年中國對外貿易總額達到6.16萬億美元,比2018年的4.62萬億美元增長了三分之一;貿易順差更是從3500億美元飆升到一萬億美元,增幅接近兩倍。

反觀美國,貿易逆差卻從2018年的8000億美元擴大到2024年的1.2萬億美元。特朗普的貿易戰,最終演變成了一場“搬起石頭砸自己腳”的鬧劇。

【貿易戰的賬單:誰贏了?】

乍看之下,特朗普似乎取得了一些“成果”。例如,美國對中國的貿易逆差從2018年的4200億美元下降到2024年的3600億美元,降幅600億美元。

然而,這不過是數字遊戲罷了。事實上,美國並未因此減少整體貿易赤字,而是將原本針對中國的進口需求轉移到了其他經濟體,包括東盟和墨西哥。

2018年,美國對東盟的貿易逆差只有1000億美元,而到了2024年,這一數字激增到2200億美元。

同樣,美國對墨西哥的貿易逆差也從2018年的800億美元翻倍暴漲到2024年的1700億美元。

既然特朗普還是“不長記性”,中國就只能奉陪到底了 - 天天要聞

換句話說,中國商品只是把貼上了“越南製造”或“墨西哥製造”的標籤,卻無法改變美國人依賴廉價進口商品的事實。

與此同時,中國的貿易順差不降反升,充分證明了中國在全球供應鏈中的不可替代性。即便特朗普對中國加征高達54%、74%甚至104%的關稅,中國企業依然能夠通過轉口貿易、海外建廠等方式規避衝擊。

這種靈活應變的能力,恰恰體現了中國在應對複雜國際環境時的戰略智慧。

【貿易戰的真實代價:美國消費者買單】

特朗普的關稅政策看似是為了保護本土製造業,但實際上,它最大的受害者卻是普通美國消費者。

由於大部分被加征關稅的商品屬於消費電子、家電、傢具等日常必需品,這些商品的價格不可避免地上漲,從而推高了美國的生活成本。

2021年開始,美國通脹率一路攀升,在2022年6月一度高達9%,雖然部分原因可以歸結為疫情後的經濟刺激政策,但貿易戰帶來的關稅傳導效應顯然也是重要推手。

既然特朗普還是“不長記性”,中國就只能奉陪到底了 - 天天要聞

此外,特朗普的“去全球化”策略進一步加劇了美國製造業的“空心化”問題。截至2024年,美國製造業增加值佔gdp的比重降至10.25%,比2018年的11.35%還要低一個百分點。

也就是說,貿易摩擦六年後,美國製造業不僅沒有復興,反而陷入了更深的困境。

與此同時,美國國債總額從2018年的21萬億美元激增至2024年的36萬億美元,利息成本佔gdp的比重從1.6%上升至3.1%。

這一切都表明,特朗普的貿易戰不僅未能實現“讓美國再次偉大”,反而進一步稀釋了美元信用和美國霸權地位。

【中國的底氣:從被動應戰到主動布局】

如果說2018年的貿易戰是一場突如其來的風暴,那麼今天的中國已經具備了更強的抗風險能力和戰略定力。

回顧過去七年的數據,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到中國如何一步步化危為機:

首先是貿易結構優化,2018年,美國是中國最大的出口目的地,佔比接近20%。而到2024年已降至15%以下。

與此同時,中國對歐盟、東盟和墨西哥的貿易順差大幅增長。

例如,2018年中國對東盟的順差只有524億美元,而2024年已飆升超過1900億美元。這說明,中國成功實現了市場多元化,不再過度依賴單一國家。

再就是國產化替代加速。經過七年的技術攻關,中國在芯片、人工智能等關鍵領域取得了顯著進展。

以芯片為例,儘管美國不斷升級對華科技封鎖,但中國芯片自給率已從2018年的不足15%提升至2024年的30%以上。

這種國產化替代不僅降低了對美國的技術依賴,還倒逼中國企業加快創新步伐。

既然特朗普還是“不長記性”,中國就只能奉陪到底了 - 天天要聞

面對特朗普的“去全球化”政策,中國企業積極開拓新興市場。東南亞、非洲和拉美正成為全球製造業和消費的新熱點地區。

例如,2024年中國與東盟的貿易額突破1萬億美元,同比增長15%。這種多邊主義合作模式不僅幫助中國突破了美國的圍堵,還為全球經濟注入了新的活力。

【結語:打鐵還需自身硬】

縱觀經濟史不難發現,貿易戰從來不是單純的經濟問題,而是大國綜合實力的較量。

特朗普的關稅政策雖然表面上咄咄逼人,但其本質仍是對美國深層次矛盾的一種遮掩。從製造業“空心化”到債務高企,再到貧富分化加劇,這些問題並非中國造成的,也無法通過貿易戰解決。

對於中國而言,最好的應對方式就是保持定力,專註於自身的發展。

正如一句老話所說:“打鐵還得自身硬。”只要中國堅持高質量發展,不斷擴大開放力度,就一定能在新一輪全球化浪潮中立於不敗之地。

國際分類資訊推薦

被綁架的少年 - 天天要聞

被綁架的少年

廣東籍富二代馬來西亞驚魂:同胞黑手伸向海外遊子在海外留學的廣闊天地里,本應是學子們追逐夢想、汲取知識的征程,然而,危險卻如影隨形,給平靜表象蒙上陰影。近期,馬來西亞發生的一起綁架案,恰似一顆重磅炸彈,在海外華人圈掀起軒然大波,讓留學生安全問
君山區人民檢察院召開2025年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暨一季度工作質效講評會 - 天天要聞

君山區人民檢察院召開2025年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暨一季度工作質效講評會

紅網時刻新聞5月7日岳陽訊(通訊員 李倩)為深入貫徹落實上級檢察機關黨風廉政建設和各級檢察長會議精神,持續推進全面從嚴管黨治檢,近日,岳陽市君山區人民檢察院召開2025年度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暨一季度工作質效講評會。會議由院黨組副書記、分管日常工作的副檢察長陳昉主持,院黨組書記、檢察長方靖出席會議並講...
“關稅戰”衝擊美國出口 漲價、失業恐接踵而至 - 天天要聞

“關稅戰”衝擊美國出口 漲價、失業恐接踵而至

美國政府濫施關稅的影響正在持續惡化。據美國消費者新聞與商業頻道(CNBC)6日報道,由於美國政府執意挑起“關稅戰”,許多企業取消了製造訂單,美國的進口量出現暴跌,如今美國各地港口的出口也出現下滑。報道稱,維齊恩全球海運訂單追蹤系統(Vizion)分析了關稅生效前後的集裝箱訂艙數據,他們發現,美國全國大多數港口...
烏官員稱,再簽兩份文件 - 天天要聞

烏官員稱,再簽兩份文件

圍繞烏美礦產協議,烏官員稱雙方還將再簽兩份文件。烏克蘭最高拉達(議會)第一副主席亞歷山大·科爾尼延科7日在接受電視採訪時表示,外交政策與議會間合作委員會可能就烏克蘭與美國之間建立投資基金的協議(即烏美礦產協議)再次召開會議。
全市二季度經濟運行穩增長專題會召開 - 天天要聞

全市二季度經濟運行穩增長專題會召開

全市二季度經濟運行穩增長專題會召開王衛東主持並講話 石建平作工作安排5月7日,全市二季度經濟運行穩增長專題會召開,省委常委、市委書記王衛東主持並講話,市委副書記、市長石建平作工作安排。
鏡觀·迴響|好鄰居 真朋友 - 天天要聞

鏡觀·迴響|好鄰居 真朋友

當地時間5月7日,國家主席習近平抵達莫斯科,對俄羅斯進行國事訪問並出席紀念蘇聯偉大衛國戰爭勝利80周年慶典。
預警信息 |安徽發布地質災害橙色預警 - 天天要聞

預警信息 |安徽發布地質災害橙色預警

【來源:寧國發布】5月7日,安徽省自然資源廳、省氣象局、省應急管理廳聯合發布: 地質災害橙色預警:5月7日20時至5月8日20時,六安市霍山縣、舒城縣,安慶市潛山市、岳西縣、太湖縣、宿松縣發生地質災害可能性大,請加強防範,同時做好災害隱患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