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韓共同的敵人出現,特朗普沒想到,最忠心的“小弟”要叛變?

2025年07月08日00:02:14 國際 1243

中日韓共同的敵人出現,特朗普沒想到,最忠心的“小弟”要叛變? - 天天要聞

2025年,全球經濟和地緣政治的風雲變幻讓人目不暇接。特朗普政府上台後,重啟了強硬的貿易政策,對全球多個國家揮起了關稅大棒,而中日韓三國無疑是重點“照顧”的對象。與此同時,日本前首相鳩山由紀夫的一番言論引發熱議,他呼籲日本減少對美國的依賴,轉而加強與中韓的合作。

這不禁讓人聯想到那個聳人聽聞的標題:“中日韓共同的敵人出現,特朗普沒想到,最忠心的‘小弟’要叛變?”。這裡的“小弟”指的就是日本,而“共同的敵人”似乎指向了特朗普的政策。

2025年,特朗普再次掌權後,延續了上一任期的單邊主義風格,尤其在貿易政策上毫不手軟。4月2日,他宣布了一項名為“解放日”的關稅計劃,對包括中國、日本、韓國在內的多個國家加征高額關稅。

初始稅率定在24%,隨後調整到10%,並給出了90天的談判窗口,截止日期是7月9日。如果談判破裂,關稅可能飆升至30%甚至35%。這可不是小打小鬧,對全球供應鏈和經濟格局的影響立竿見影。

對中國來說,特朗普的關稅並不新鮮。自2018年中美貿易戰開打,美國就對中國商品加征了多輪關稅,2025年的新政策不過是“舊戲重演”。但這次力度更大,覆蓋範圍更廣,連一些高科技產品都沒逃過。中國商務部迅速回應,表示將採取“必要措施”反制,同時加快推進國內產業升級和區域合作。

日本作為美國的長期盟友,這次也沒能倖免。日本出口到美國的商品占其總出口的20%左右,尤其是汽車和鋼鐵行業,直接被特朗普的關稅砸了個正着。日本汽車製造商豐田日產等巨頭面臨成本上升和市場競爭力下降的雙重壓力。5月27日,日本政府緊急撥款63億美元,試圖通過補貼中小企業和家庭能源成本來緩衝衝擊,但效果有限。

韓國的情況也很嚴峻。作為全球半導體和電子產品的重要供應商,韓國對美出口占其經濟的比重不小。特朗普的關稅讓三星、現代等企業叫苦不迭。韓國產業通商資源部長安德根直言,這不僅威脅韓國經濟,還可能動搖全球供應鏈的穩定。

中日韓共同的敵人出現,特朗普沒想到,最忠心的“小弟”要叛變? - 天天要聞

這場關稅風暴讓中日韓三國不約而同地感到了壓力。特朗普可能沒想到,他的政策非但沒讓三國屈服,反而成了推動它們抱團取暖的催化劑。

說到日本,咱們得提一個人——鳩山由紀夫。這位日本前首相可不是普通的政客,他出身政治世家,爺爺當過首相,爸爸做過外務大臣,自己還在2009-2010年當過日本首相。雖說他在任時因為沖繩基地問題和政治獻金風波灰頭土臉地辭了職,但退下來後,他一直沒閑着,活躍在國際舞台上,發表各種“驚人”言論。

2025年7月4日,鳩山在北京的世界和平論壇上發表了一場演講,直言不諱地批評美國。他認為,特朗普的關稅政策是單邊主義的延續,美國已經不再是那個值得信賴的盟友。他呼籲日本減少對美國的依賴,轉而加強與中韓的合作,甚至建議日本加入中國主導的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AIIB)。這番話一出,日本國內炸開了鍋,有人說他“叛國”,也有人覺得他講出了真心話。

中日韓共同的敵人出現,特朗普沒想到,最忠心的“小弟”要叛變? - 天天要聞

鳩山為啥這麼說?他其實早就有這種想法。2009年當首相時,他就提出過“東亞共同體”的構想,希望日本能擺脫對美國的過度依賴,和亞洲鄰國建立更平等的夥伴關係。那時候他推動沖繩美軍基地搬遷,結果撞上了美國的牆,計劃沒成,自己還下台了。如今特朗普的關稅政策讓日本經濟吃不消,鳩山趁機舊話重提,顯然是想給日本指條新路。

日本國內對鳩山的看法兩極分化。支持他的人覺得,日本不能老當美國的小跟班,尤其是在經濟上被“坑”的時候,得有點自己的主意。反對者則認為,日美同盟是日本安全的基石,鳩山這種“親中”言論太冒險。不過,不管怎麼說,他的發言確實讓“最忠心的小弟要叛變”這話聽起來不完全是空穴來風。

面對特朗普的關稅壓力,中日韓三國開始意識到,光靠單打獨鬥恐怕不行,得聯手應對才有機會突圍。

先說中國。2025年,中國經濟雖然依舊強勁,但外貿環境惡化是不爭的事實。特朗普的關稅讓中國對美出口受阻,製造業和就業壓力加大。中國商務部長王文濤表示,要通過擴大內需和深化區域合作來對沖外部風險。

日本這邊,經濟形勢更不容樂觀。國內債務高企、人口老齡化嚴重,再加上特朗普的關稅,汽車和鋼鐵行業雪上加霜。日本經濟振興大臣赤澤亮正多次和美國商務部長霍華德·盧特尼克通話,想爭取點喘息空間,但美國態度強硬,連汽車關稅豁免都不肯談。

韓國的情況也好不到哪去。半導體和汽車出口是韓國經濟的命脈,特朗普的關稅直接打在了命門上。韓國總統李在明公開表示,與美國的談判太艱難,韓國得另闢蹊徑,加強與中國的合作。

中日韓共同的敵人出現,特朗普沒想到,最忠心的“小弟”要叛變? - 天天要聞

三國各自的困境,反而促成了合作的可能。2025年3月30日,中日韓三國貿易部長在首爾舉行了五年來首次經濟對話。韓國產業部長安德根、日本經濟產業大臣武藤洋司和中國商務部長王文濤坐在一起,承諾加速推進中日韓自貿區談判。這次會議的背景正是特朗普關稅威脅加劇,三國都明白,單靠自己頂不住,得抱團取暖。

中日韓自貿區談判其實從2012年就啟動了,但因為歷史問題、地緣政治干擾,一直進展緩慢。這次外部壓力讓三國重新重視起來。如果自貿區建成,將覆蓋超過15億人口,佔全球經濟的20%以上。這不僅能刺激區域內貿易,還能降低對美國市場的依賴。

除了自貿區,三國還在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上加緊合作。RCEP在2022年已經生效,涵蓋15個亞太國家,是全球最大的自貿區。中日韓作為其中的核心成員,開始推動RCEP的深入實施,希望通過區域整合來抵禦外部衝擊。

標題里說“最忠心的小弟要叛變”,聽着挺唬人,但日本真的會“叛變”美國嗎?咱們得理性分析一下。

首先,日本和美國的同盟關係不是一天兩天形成的。軍事上,日本靠美國的核保護傘,經濟上也深度綁定美國市場。特朗普的關稅雖然讓日本不爽,但要徹底翻臉,成本太高。鳩山由紀夫的言論雖然有影響力,但他畢竟不是現任領導人,他的想法不代表日本政府的官方立場。

其次,日本現任首相石破茂面臨兩難。一方面,他得應對國內經濟壓力和即將到來的參議院選舉,不能完全無視特朗普的關稅;另一方面,他也不敢輕易動搖日美同盟。2月7日,他和特朗普在白宮會面,試圖緩和局勢,但沒談出什麼實質性結果。日本首席內閣官林芳正也表態,不會為了討好美國犧牲農業利益,比如開放美國大米進口。這說明日本在外交上還是有底線的。

中日韓共同的敵人出現,特朗普沒想到,最忠心的“小弟”要叛變? - 天天要聞

不過,鳩山的言論和中日韓合作的趨勢,確實讓日本的對美政策出現了一些微妙變化。日本開始更多地考慮自己的利益,而不是一味跟着美國走。這種“叛變”不是要和美國翻臉,而是想在美中之間找平衡,爭取更多主動權。

特朗普的關稅政策無意中給中日韓合作按下了加速鍵。如果三國能抓住這個機會,未來會怎樣?

一旦中日韓自貿區落地,三國經濟互補性很強。中國有巨大的市場和製造業基礎,日本有高端技術和資本,韓國在半導體和電子領域領先。三國聯手,不僅能抵禦美國關稅,還能打造一個強大的東亞經濟圈。這對全球供應鏈的重塑意義重大。

當然,合作不是一帆風順的。中日韓三國在政治體制、歷史問題上都有分歧。比如中日間的釣魚島爭端、日韓間的獨島爭議,都是潛在的雷區。談判過程中,技術細節也可能拖後腿。美國也不會坐視不管,可能會通過軍事承諾或經濟讓步拉攏日韓,阻止三國靠攏。

鳩山由紀夫雖然沒實權,但他的聲音代表了一種趨勢。他的“東亞共同體”理念正在被現實驗證。如果中日韓合作深化,他的想法可能會影響更多人,甚至推動日本的外交轉向。

從長遠看,一個更團結的東亞不僅能應對經濟危機,還可能在全球事務中發出更強音。這不只是經濟問題,還可能延伸到文化、科技等領域。比如三國可以搞聯合研發、文化交流,慢慢化解歷史恩怨。

特朗普可能真沒想到,他的關稅政策會讓中日韓走得更近。日本這個“最忠心的小弟”未必會徹底“叛變”,但至少開始重新思考自己的位置。中日韓合作的前景雖然充滿挑戰,但也讓人充滿期待。

讀者們,你們怎麼看?特朗普的政策會成為東亞崛起的契機嗎?中日韓自貿區能成嗎?歡迎留言聊聊,咱們一起看看這場大戲怎麼演下去!

國際分類資訊推薦

美國白宮:特朗普擬將“對等關稅”暫緩期延長至8月1日 - 天天要聞

美國白宮:特朗普擬將“對等關稅”暫緩期延長至8月1日

美國白宮新聞發言人卡羅琳·萊維特7日下午在記者會上證實,美國總統特朗普計劃簽署行政令,延長“對等關稅”90天暫緩期,將實施時間從7月9日推遲到8月1日。7月7日,在美國首都華盛頓白宮,白宮新聞發言人卡羅琳·萊維特出席記者會。
以官員:本周可能無法就加沙停火和交換被扣押人員達成協議 - 天天要聞

以官員:本周可能無法就加沙停火和交換被扣押人員達成協議

總台記者獲悉,當地時間7日,一名以色列官員表示,正在卡塔爾首都多哈進行的加沙地帶停火談判尚未取得進展,可能無法在本周達成協議。這名接近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的以方官員稱,如果美國不進一步施加壓力,相關方可能無法在本周就加沙地帶停火和交換被扣押人員達成協議。另一位知情人士表示,以色列和哈馬斯之間的分歧主...
馬克龍收到中方加稅通知,48小時內態度大轉彎,主動提出訪華 - 天天要聞

馬克龍收到中方加稅通知,48小時內態度大轉彎,主動提出訪華

前言7月5日深夜,法國愛麗舍宮還亮着燈。中國商務部那份反傾銷稅公告,把法國政商界炸得夠嗆。誰能想到,就這麼48小時,一向對華強硬的馬克龍突然變了個人似的,主動跟王毅外長套近乎,還說要來北京談談。一瓶白蘭地咋就撬動了大國外交?馬克龍這次急轉彎
蘇里南誕生首位女總統,曾用五字定義對華態度 - 天天要聞

蘇里南誕生首位女總統,曾用五字定義對華態度

據新華社報道,蘇里南國民議會6日選舉民族民主黨領導人珍妮弗·西蒙斯為該國新一任總統。西蒙斯成為這個南美洲國家歷史上首位女總統。西蒙斯現年71歲,此前擔任蘇里南國民議會議長。當地媒體稱她的當選是該國一次“女性政治的突破”。蘇里南憲法規定,總統任期5年,可以連任。蘇里南總統由一院制議會選舉產生,既是國家元首...
澳大利亞“蘑菇殺手”或將面臨終身監禁,謀殺對象竟奇蹟生還 - 天天要聞

澳大利亞“蘑菇殺手”或將面臨終身監禁,謀殺對象竟奇蹟生還

7日,澳大利亞維多利亞州最高法院陪審團一致裁定,50歲的埃琳·帕特森三項謀殺罪及一項謀殺未遂罪名成立。而她更廣為澳大利亞人熟知的一個稱號是“蘑菇殺手”。此案發生於2023年7月,艾琳與丈夫關係不睦,以宴請為名,用劇毒死帽菇入菜。她的丈夫缺席宴請,幸免於難。三名死者分別是埃琳丈夫的父親、母親和姨媽。她和丈夫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