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關稅“明戰”,華爾街迎來“暗戰”,美國的麻煩還在後頭

2025年04月11日16:20:53 國際 4181

美債收益率飆升,特朗普想要掀桌“化債”,中國偏不讓

中美關稅“明戰”,華爾街迎來“暗戰”,美國的麻煩還在後頭 - 天天要聞

特朗普和中國打“關稅戰”,結果美債全盤遭了殃。

過去這幾天里,全世界的目光,都被中美在關稅問題上你來我往的博弈給吸引住了。不過,在全球投資者眼中,在關稅之外,這一輪博弈里,有一個更值得關注的點,那就是美國國債,尤其是十年期以上的國債。

在中美交手正酣的時候,美債市場傳出了一個非常不尋常的信號——持有美債的大買家正在向市場拋售長債。受這一輪拋售行為影響,市場上十年期和三十年期美債收益率一度摸到4.5%。

這裡,首先得解釋一個概念,就是美債收益率跟美債價格是呈反比的。美債收益率的計算邏輯,是債券價格下跌,此時入局購買收益更高,所以收益率就更高。反過來,債券價格上漲,收益率就會變低。

因為美債是不記名的,目前也沒有外國實體出來“認領”究竟是誰在拋售美債。不過,市場的這種反應,顯示投資者對美國未來發展不看好,這一點是板上釘釘的。

當然,對於特朗普來說,其實還有個更麻煩的事情——美債收益率暴跌,證明他“用低息債置換長期債”的如意算盤,徹底落空了。

要說明這件事,首先得搞清楚一個問題,那就是特朗普對全世界發動這一輪關稅戰,究竟是為了什麼。

中美關稅“明戰”,華爾街迎來“暗戰”,美國的麻煩還在後頭 - 天天要聞

要搞清楚這件事,就得回頭看今年3月,華爾街瘋轉的那一份海湖莊園協議。這份協議的一個核心目標,就是美國要在霸權坍塌之前,動用自己手頭的所有金融、安全資源,逼迫全世界和美國達成一份“不平等協議”,塑造更有利於美國的一套經濟和安全運作模式。而其中,一個最關鍵的部分,就是要讓美國成功實現債務重組。通過威嚇的手段,逼迫其他國家“認慫”,把手頭的美債,尤其是長期債,從前幾年的高息債置換成低息債。

過去幾年,美國在美聯儲維持高息的情況下,接了一大堆債務。在本來就已經債台高築的情況下,積累起來的巨額高息債很有可能成為壓垮美國財政的最後一根稻草。而特朗普的目標,就是在揮動關稅大棒毆打全世界之後,和每個“不敢招惹”美國的國家單獨談判,並提出兩個要求——第一,在美國不點頭的情況下,不能拋售美債;第二,美聯儲降息放水之後,要把手頭的高息債券置換成低息債券。

這就是特朗普想出來的、空手套白狼的化債之法。

特朗普之前放話,說要第一個和日本談判,就是這麼個原因——因為日本如今是美國海外美債的最大買家,而且因為有美國駐軍,是個好拿捏的軟柿子。這也是為什麼,越南找上門求和之後,特朗普的“國師”、白宮經貿顧問納瓦羅意味深長地說了一句,“還不夠”。

當然,這麼做會摧毀美國在全球金融系統中的信用。但還是那句話,6月,美國的6.5萬億美債就要展期了,火燒眉毛了,特朗普也沒工夫在意自己的吃相是不是太難看。

但是,如今,中美這一輪關稅博弈下來,美債的收益率不減反增了。其他國家也並沒有成功地被他的關稅大棒威嚇到,也就更不可能犧牲本國利益,配合美國那份離譜的“化債”方案。等到今年6月,6.5萬億美債展期的時候,它的高息,會成為壓在特朗普第二任期上的巨大陰影。

美債收益率觸及4.5的高點,證明中美這場賭上國運的經濟博弈,中國已經贏了。全球投資人開始無視美國警告,在市場上拋售長期債,這一點也證明,對於美國接下來要面對的麻煩,全世界心裡都各自有本明白賬。特朗普既然想要賭,就得有願賭服輸的覺悟。

中美關稅“明戰”,華爾街迎來“暗戰”,美國的麻煩還在後頭 - 天天要聞

當然,考慮到距離6月還有一段時間,未來,不排除美國更賣力“作妖”的可能性。不過,最猛烈的攻勢我們已經擋下,接下來,美國就算有心“瞎折騰”,恐怕也沒有那個能力了。

國際分類資訊推薦

探尋跨區域非法獵捕野生動物治理鑰匙 - 天天要聞

探尋跨區域非法獵捕野生動物治理鑰匙

被不起訴人的住所地和違法行為地均在不同的州、市甚至不同的省份,如何落實行政處罰?日前,貴州省玉屏侗族自治縣檢察院通過向異地行政機關制發檢察意見書,並以辦案為契機,實現湘黔四地聯動會簽行刑反向銜接工作協作機制,為一起跨區域涉非法狩獵行刑反向銜接案件畫上圓滿句號。
科技讓高原老人安享晚年生活 - 天天要聞

科技讓高原老人安享晚年生活

自2024年7月以來,拉薩市城關區已為1263名高齡、空巢、失能等特殊困難老人家裡配備了護理床、制氧機以及床頭“一鍵呼叫”等智能設備,這些設備的數據都會連接到市級智慧養老數據聚合平台,實現統一管理,為老人們的生活提供便利與安全保障。
2021年,貴州一男子靠養牛發家致富,年收入高達700多萬 - 天天要聞

2021年,貴州一男子靠養牛發家致富,年收入高達700多萬

2021年,貴州一男子憑藉一手獨特的養牛方法,養殖一頭牛他就能凈賺一萬多元,更讓人嘖嘖稱奇的是,他還巧妙地運用自己的智慧,創立了一套以養牛為主的立體循環農業模式,通過使用這種模式,他的年收入高達700多萬元,那麼他的這套養牛方法究竟有何獨特之處呢?
拉林鐵路守望者:在雪域“天路”托起365個“扎西德勒” - 天天要聞

拉林鐵路守望者:在雪域“天路”托起365個“扎西德勒”

“回溯至2021年,青藏鐵路拉林線開通之際,我便投身到這條線路的工作當中,能夠深度參與拉林鐵路的運營,這份榮耀始終在我心間熠熠生輝。”4月1日,西藏自治區黨委宣傳部攜手青藏鐵路集團公司,於拉林鐵路共同開啟“坐着高鐵看中國·尋訪藏家桃花源”主題採訪活動。身為青藏
戈壁藍莓吃上“定製餐” - 天天要聞

戈壁藍莓吃上“定製餐”

站在山南市扎囊縣阿扎鄉的戈壁腹地,目之所及不再是記憶中的黃沙漫卷。成片的智能溫室在烈日下泛着銀光,這片曾在戈壁荒灘種出聖女果而聞名的“戈壁田園”,如今,能讓土壤要求極高的藍莓也在此紮根,上演着現代農業最震撼的逆襲劇本。
大貨車雨夜側翻 司機被困 民警變身“人梯”施救 - 天天要聞

大貨車雨夜側翻 司機被困 民警變身“人梯”施救

民警翻過大貨車時發現,司機王某已從駕駛室爬出,坐在車門上。由於腿部受傷,加上氣溫低,王某全身發抖,一時無法自行脫困。於是,民警用身體靠着車身,並提出讓司機王某踩着自己肩膀,助他脫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