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林鐵路守望者:在雪域“天路”托起365個“扎西德勒”

2025年04月17日15:50:06 國際 6079

中新網林芝4月2日電 題:拉林鐵路守望者:在雪域“天路”托起365個“扎西德勒”

中新網記者 貢桑拉姆

“回溯至2021年,青藏鐵路拉林線開通之際,我便投身到這條線路的工作當中,能夠深度參與拉林鐵路的運營,這份榮耀始終在我心間熠熠生輝。”4月1日,西藏自治區黨委宣傳部攜手青藏鐵路集團公司,於拉林鐵路共同開啟“坐着高鐵看中國·尋訪藏家桃花源”主題採訪活動。身為青藏鐵路公司西寧客運段城際車隊拉林線上的列車長譚珍,在談及這些年的工作經歷時,自豪之情溢於言表。

“這條鐵路不僅是一條交通線,更是連接藏東南人民的‘團結路’和‘幸福路’。”譚珍說:“每當看着窗外的雪山、峽谷和藏式村落,護送乘客安全抵達,是我職業生涯中最自豪的事。”

“在全世界海拔最高的電氣化鐵路線上工作,充滿挑戰。”譚珍坦言,作為列車長,既要具備應對極端氣候、高海拔環境及緊急醫療事件的專業能力,同時還要熟悉當地文化、民風民俗,努力解決與藏族乘客的有效溝通的難題。“一直以來,我用心自學藏語,現在已經可以用藏語與藏族乘客順暢交流了。”

近年來,譚珍和她的團隊,依託“天路格桑花”服務品牌,精心打磨出“五四”服務工作法,五為特色服務、個性服務、無干擾服務、自助服務、靜音服務;四為小翻譯、小導遊、小醫生、小助手。

拉林鐵路守望者:在雪域“天路”托起365個“扎西德勒” - 天天要聞

圖為譚珍帶着旅客做耳鳴操,緩解旅客在經過隧道時的耳鳴癥狀。貢桑拉姆 攝

譚珍的工作日程,往往在發車前兩個小時悄然拉開帷幕:她會仔細核查列車設備的運行狀態,全面檢查乘務組各項準備工作是否到位,精準確認沿途天氣狀況以及調度指令的傳達情況。

譚珍說,行車中,除了常規服務,她和團隊需要特別關注出現高原反應癥狀的乘客,車上配備了氧氣設備和急救藥品。“針對藏族乘客,我們會用藏漢雙語廣播,幫助他們熟悉車廂內設施。”

“2024年冬季,一位70多歲的藏族老阿媽帶着孫子去林芝看病,但她不會說漢語,手裡緊緊攥着車票不知所措,那時我們的藏族乘務員全程陪護老人,到站後還幫助老人聯繫了醫院。”譚珍說,事後,老阿媽託人送來一條綉着“扎西德勒”的哈達,“那一刻,讓我深刻體會到這條鐵路的意義——它縮短的不僅是距離,更是人們心與心的距離。”

如果說,譚珍與她的團隊是列車上的守望者,那麼拉薩基礎設施段路橋車間加查路橋維修工區的年輕橋隧工們,便是拉林鐵路基礎設施的忠誠守護者。

加查路橋維修工區內橋隧工鄭焱介紹,他們都是來自全國各地“95後”,肩負着33座橋樑、17座隧道、62座涵洞及137公里鐵路設備的維修養護重任。其中,藏木雅魯藏布江雙線特大橋,這座世界海拔最高、跨度最大的鐵路鋼管混凝土拱橋,便是他們守護的重點。

“大橋橋身遍布46000餘個螺栓,每次全面檢查需耗時一周的時間。”鄭焱說,隧道內,富含礦物質的地下水形成堅硬結晶體,清理工作很艱苦,但他們從未絲毫懈怠。

拉林鐵路守望者:在雪域“天路”托起365個“扎西德勒” - 天天要聞

圖為加查路橋維修工區橋隧工檢查藏木雅魯藏布江雙線特大橋上的螺栓。貢桑拉姆 攝

此外,在拉林鐵路線上還有一群護路隊,隊長嘎瑪是一位退伍軍人。在日常工作中,他帶着103名護路隊員負責43.7公里線路的巡線工作,其中設置的16個點位,日夜值守。

嘎瑪憑藉對當地地形了如指掌的獨特優勢,親手製作沙盤,促使工作部署更趨科學、合理。與此同時,他們穿梭於各個村落,挨家挨戶宣傳鐵路安全知識。一旦村民遭遇難題,護路隊員們便會傾盡全力予以幫助,將人文關懷精準傳遞到基層民眾身邊。

拉林鐵路守望者:在雪域“天路”托起365個“扎西德勒” - 天天要聞

圖為飛馳在拉林鐵路桃花密林間的復興號列車。馬生明 攝

“希望更多年輕人加入高原鐵路事業,用青春守護這條‘天路’。”這是拉林鐵路守望者們共同的心愿。他們希望,在未來,一代代鐵路人為雪域“天路”的安全運營,也為西藏全區的快速發展,共同托起每一年365天的平安與吉祥。(完)

(來源:中國新聞網)

國際分類資訊推薦

不懂“兔死狗烹”,馬斯克陷入困局 - 天天要聞

不懂“兔死狗烹”,馬斯克陷入困局

馬斯克的困局:是功高震主還是不懂明哲保身?總之,是他不懂中國傳統文化,才導致今天的局面。 近日,關於美國總統特朗普,可能要驅逐“擁立第一功臣”馬斯克的言論,引發軒然大波。這一事件背後的複雜糾葛,實則映射出美國政商關係的微妙與緊張。
家國情·奮鬥正當時丨國新辦中外記者見面會上,她的一句話,讓全場動容 - 天天要聞

家國情·奮鬥正當時丨國新辦中外記者見面會上,她的一句話,讓全場動容

“除了看不見,我什麼都能做。”在6月30日國務院新聞辦舉行的“新征程上的奮鬥者”中外記者見面會上,武漢理工大學安全科學與應急管理學院博士研究生黃鶯的這句話,讓全場動容。兩歲那年的一次高燒,讓黃鶯成為了一個雙目失明的女孩。2015年6月,她作為寧夏首位參加普通高考的盲人學生,以高出當地理科一本線85分的成績被武...
水均益闢謠 - 天天要聞

水均益闢謠

針對此前“水均益已經移民海外”等傳聞,6月30日,水均益在個人賬號發布視頻,曬出他帶兩個孩子領取三人更新的身份證的畫面。水均益展示新身份證的國徽面信息在此之前,水均益還曾在6月10日、11日,連發兩條微博:“一大早出門,路過了老東家,吃了一
法警的故事,藏在沾滿牛糞的皮鞋裡 - 天天要聞

法警的故事,藏在沾滿牛糞的皮鞋裡

在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高峰村的晨霧裡,成都鐵路運輸第一法院司法警察李碩的駐村故事,藏在沾滿牛糞的皮鞋裡,飄在《歸雁》曲調的山風裡。這位從城市法院走進彝鄉的年輕人,用三百多個日夜的堅守,寫下了鄉村振興最生動的註腳。
特朗普與馬斯克真鬧掰了,特二代可能競選下任總統 - 天天要聞

特朗普與馬斯克真鬧掰了,特二代可能競選下任總統

特朗普與馬斯克近日一場隔空交鋒震動資本市場:特朗普在社交平台猛烈抨擊馬斯克旗下公司依賴巨額政府補貼,並暗示將動用政府力量進行審查。馬斯克則以一句“全部削減,現在!”強硬回應。特朗普則表態,稱可能會考慮“將馬斯克驅逐出境”。衝突瞬間引發特斯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