戈壁藍莓吃上“定製餐”

2025年04月17日15:40:14 國際 1349

站在山南市扎囊縣阿扎鄉的戈壁腹地,目之所及不再是記憶中的黃沙漫卷。成片的智能溫室在烈日下泛着銀光,這片曾在戈壁荒灘種出聖女果而聞名的“戈壁田園”,如今,能讓土壤要求極高的藍莓也在此紮根,上演着現代農業最震撼的逆襲劇本。

戈壁藍莓吃上“定製餐” - 天天要聞

戈壁田園全景。次仁龍布攝

在阿扎鄉西藏戈壁田園農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植物工廠內,記者看到,技術員劉家平和措姆正在溫室大棚檢查藍莓的長勢。他們小心翼翼撥開枝條,用指尖在果蒂處稍作停留,在這裡,每株藍莓都享受着工業化的“定製套餐”。

戈壁藍莓吃上“定製餐” - 天天要聞

技術員劉家平和措姆在溫室大棚檢查藍莓的長勢。次仁龍布攝

“您看,像這種呈青綠色的還沒有成熟,整顆發黑的基本上已經十分成熟了,表面的果霜營養價值也很高。”劉家平喜悅地向記者展示藍莓種植成果。

戈壁藍莓吃上“定製餐” - 天天要聞

藍莓表面覆蓋著天然果霜。次仁龍布攝

2024年7月,西藏戈壁田園農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扎囊縣委、縣政府領導下,在戈壁荒灘成功實現聖女果工業化種植技術積累基礎上,應用物聯網遠程控制、數字傳感、人機一體化、智能環境管控、中央水肥系統等工業化智能化技術,進一步拓展高附加值經濟作物品類,率先攻克藍莓工業化栽培技術難關。

戈壁藍莓吃上“定製餐” - 天天要聞

戈壁田園藍莓工業化種植基地。次仁龍布攝

“我們結合植保、水肥一體化滴灌系統,可以實現精準施肥和灌溉,通過自動化操作,能夠確保藍莓所需溫度、濕度、水肥等參數始終處於適宜狀態。”技術員措姆介紹,目前,戈壁田園藍莓種植佔地200畝,第一年預計產值達1000萬元,第二年產值有望達1800萬元以上。

在智能溫室內,一串串藍寶石般的藍莓正沐浴着高原的純凈陽光,飽滿的果實覆蓋著天然果霜,每到採摘期,工人們便挎着籃筐穿梭在藍莓叢中,經過仔細篩選,那些渾圓飽滿的藍莓被裝入保鮮盒,通過冷鏈專線銷往西藏各地。

戈壁藍莓吃上“定製餐” - 天天要聞

包裝好的藍莓。次仁龍布攝

“未來,我們計劃在區外大規模銷售藍莓,並有信心在聖女果產業之後,打造更具西藏特色的高品質藍莓核心基地,通過本土化人才策略、先進種植技術及科學經營理念,將高原藍莓種植推廣至全西藏,形成與雲南齊名、獨具特色的西藏藍莓產區。”西藏戈壁田園農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楊暘說。

藍莓種植開闢出一片碩果累累的新天地,還為本地就業帶來了新的機遇。

戈壁藍莓吃上“定製餐” - 天天要聞

措姆品嘗自己精心照料的藍莓後,豎起了大拇指。次仁龍布攝

“我是從華中農業大學農業資源與環境專業畢業的,從藍莓基地建起來我就來到了這裡,每月有6000元以上的收入,很開心找到這份專業對口的工作。在這裡,和我一樣實現本土就業的共有21人,大家都覺得這份工作非常不錯,不僅獲得穩定的收入,還能學習到先進的種植技術,真正體驗到了‘家門口就業’的幸福。”措姆說話間輕輕拈起一顆飽滿的藍莓,眼角眉梢都漾着笑意。

從荒涼的戈壁灘到生機勃勃的藍莓園,戈壁灘正在書寫新的寓言——那些曾被風沙掩埋的希望,終將在智慧與汗水的澆灌下,結出最甜美的果實。

(來源:人民網-西藏頻道)

國際分類資訊推薦

處長夫婦雙雙被策反!境外間諜情報機構這些招數須警惕 - 天天要聞

處長夫婦雙雙被策反!境外間諜情報機構這些招數須警惕

當前,保密工作形勢複雜嚴峻,我黨政機關和涉密單位一直是境外間諜情報機構覬覦的重點目標,他們不遺餘力進行政治滲透、情報竊密、勾連策反等破壞活動,對我國家安全構成極大威脅。機關、單位工作人員必須繃緊思想之弦,強化危機意識,時刻警鐘長鳴。
3小時!破案! - 天天要聞

3小時!破案!

離車上鎖 記得抽鑰匙。防範電動車被偷盜,離開車時,要隨時隨地鎖車,並將車鑰匙隨身攜帶。
探尋跨區域非法獵捕野生動物治理鑰匙 - 天天要聞

探尋跨區域非法獵捕野生動物治理鑰匙

被不起訴人的住所地和違法行為地均在不同的州、市甚至不同的省份,如何落實行政處罰?日前,貴州省玉屏侗族自治縣檢察院通過向異地行政機關制發檢察意見書,並以辦案為契機,實現湘黔四地聯動會簽行刑反向銜接工作協作機制,為一起跨區域涉非法狩獵行刑反向銜接案件畫上圓滿句號。
科技讓高原老人安享晚年生活 - 天天要聞

科技讓高原老人安享晚年生活

自2024年7月以來,拉薩市城關區已為1263名高齡、空巢、失能等特殊困難老人家裡配備了護理床、制氧機以及床頭“一鍵呼叫”等智能設備,這些設備的數據都會連接到市級智慧養老數據聚合平台,實現統一管理,為老人們的生活提供便利與安全保障。
2021年,貴州一男子靠養牛發家致富,年收入高達700多萬 - 天天要聞

2021年,貴州一男子靠養牛發家致富,年收入高達700多萬

2021年,貴州一男子憑藉一手獨特的養牛方法,養殖一頭牛他就能凈賺一萬多元,更讓人嘖嘖稱奇的是,他還巧妙地運用自己的智慧,創立了一套以養牛為主的立體循環農業模式,通過使用這種模式,他的年收入高達700多萬元,那麼他的這套養牛方法究竟有何獨特之處呢?
拉林鐵路守望者:在雪域“天路”托起365個“扎西德勒” - 天天要聞

拉林鐵路守望者:在雪域“天路”托起365個“扎西德勒”

“回溯至2021年,青藏鐵路拉林線開通之際,我便投身到這條線路的工作當中,能夠深度參與拉林鐵路的運營,這份榮耀始終在我心間熠熠生輝。”4月1日,西藏自治區黨委宣傳部攜手青藏鐵路集團公司,於拉林鐵路共同開啟“坐着高鐵看中國·尋訪藏家桃花源”主題採訪活動。身為青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