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新華社報道,在3月27日,菲律賓參議院外交關係委員會主席、菲總統馬科斯的姐姐伊梅·馬科斯稱,菲律賓前總統杜特爾特在本月11日被逮捕過程中權利“明顯被侵犯”。
這場衝突不僅涉及國家主權與國際司法權的爭議,還深刻影響着菲律賓的政局走向和未來總統候選人的格局。
本月11日,杜特爾特剛從中國香港返回馬尼拉,就因涉及“毒品戰爭”反人類罪指控,遭到菲律賓警方逮捕並被移交至荷蘭海牙的國際刑事法院。
此舉被老杜家族以及部分民眾認為是“喪權辱國”,菲律賓國內民眾仍有大多數人支持杜特爾特。
與此同時,杜特爾特家族開始全面反擊,試圖恢復政治優勢。
杜特爾特被捕引發強烈反彈
杜特爾特執政時期,推行鐵腕禁毒政策,在國內形成顯著支持與反對兩極分化的局勢。
然而,國際刑事法院對其執政期間“反人類罪”的調查,卻成為馬科斯政府行動的“導火索”。
在缺乏明確司法管轄權的情況下,國際刑事法院直接抓捕杜特爾特,違反菲律賓國內的司法獨立原則。
馬科斯政府協助逮捕的行為,很快遭到各界斥責,包括民眾、杜特爾特家族以及部分政治盟友。
連馬科斯的親姐姐伊梅也公開表態,稱被捕過程中權利“明顯被侵犯”。
菲律賓民眾聚集街頭,要求“把他帶回家”,聲援杜特爾特的呼聲愈發激烈。
這場逮捕行動不僅未能削弱杜特爾特家族的影響,反而讓馬科斯政府陷入騎虎難下的困境。
杜特爾特家族的全面反擊
面對父親被捕,杜特爾特家族迅速展開反擊。
他們利用國內政治資源與國際舞台進行雙線布局,試圖扭轉局勢。
副總統莎拉·杜特爾特目前身處海牙,陪伴父親並尋求國際支持。
儘管馬科斯要求她回國,但她的國際活動不僅規避了被捕風險,還進一步鞏固她在國內的政治影響力。
根據最新民調顯示,莎拉的支持率已經達到54%,超過馬科斯,成為下一屆總統的熱門人選。
與此同時,杜特爾特家族的兩位公子也在國內展開行動。
二公子塞巴斯蒂安則利用達沃市長的職位,發起“救父運動”,對馬科斯政府展開猛烈政治攻勢,並譴責此次逮捕為“政治迫害”。
杜特爾特家族的強硬立場,成功激發了民眾的支持,為其進一步反擊奠定了基礎。
馬科斯政府陷入困境
馬科斯政府選擇協助國際刑事法院抓捕杜特爾特,顯然是一場政治冒險。
然而,這一行動不僅未能削弱杜特爾特家族的影響,反而導致自己陷入困境。
根據民調,此前馬科斯的支持率持續下降,而莎拉的支持率已經達到54%。
這意味着在今年5月的中期選舉中,杜特爾特家族有望取得政治優勢,或將改變菲律賓未來的權力格局。
此時的馬科斯政府已經陷入孤立境地,甚至被指責“喪權辱國”,威信大幅受損。
此外,內戰的潛在風險也成為當前局勢的隱憂。
杜特爾特家族在軍隊中的影響力依然深厚,部分軍官和警察在杜特爾特被捕時甚至流淚。
倘若杜特爾特家族決定採取激烈行動,菲律賓或將面臨更嚴重的政治危機。
新總統輪廓浮現:雙子星格局成型
隨着局勢的發展,杜特爾特家族的“雙子星”政治格局正在逐漸成型。
莎拉的國際聲望與國內支持率,使其成為下一屆總統的最熱門人選。
塞巴斯蒂安通過市長職位積累政治資源,也有望在未來的政治版圖中進一步嶄露頭角。
而對於馬科斯而言,他的政府若無法妥善化解當前的危機,或將失去執政地位。
分析認為,若馬科斯繼續孤注一擲對杜特爾特家族“趕盡殺絕”,可能引發內戰或軍事政變;若選擇妥協,則可能將權力拱手相讓給杜特爾特家族。
結語
杜特爾特被捕事件不僅揭開了馬科斯政府與杜特爾特家族之間的權力爭奪戰,更將菲律賓推向了政局震蕩的關鍵時刻。
今年5月的中期選舉,將成為決定菲律賓未來權力格局的關鍵節點。
無論結果如何,這場政治博弈都將成為菲律賓現代政治史上的重要篇章。
菲律賓民眾、軍隊態度以及國際社會的立場,將決定這場衝突的最終走向。
而杜特爾特家族的“雙子星”布局,或將徹底改寫菲律賓未來的政治版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