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政府出台新政策,俄羅斯和伊朗都被“上色”,怎麼回事呢?更重要的是,特朗普的國際戰略,已經越來越混亂了,這又是怎麼體現出來的呢?
日前有美國官員透露,美國特朗普政府正考慮給43個國家分別“上色”,分入紅色、橙色和黃色三組。對紅色組,所有簽證類別都會暫停發放,目前已知,包括當下依然和美國關係緊張的阿富汗、古巴等,還有不久前才明確不會和“霸凌政府”對話的伊朗,也被加入這一組。橙色組的簽證則會被嚴格受限,只有富裕的商務遊客能入境美國,且申請簽證時須經過面試,俄羅斯、白俄羅斯等國都在這一組。而黃色組雖然沒有明確限制,但是美國政府要求這些國家必須在60天內改善不足之處,否則就可能進入橙色或紅色組。
如何評價這項政策呢?現在看來,最直接的影響就是會限制美國和很多國家的民間溝通和交流,同時也等於對外部難民正式說不,因為很多當前內部還比較亂的國家,比如敘利亞、阿富汗、也門以及海地等,基本都被分入橙色或紅色組。有意思的是,當下特朗普政府正積極開展對話的俄羅斯顏色也已經定了,在橙色組。這似乎有悖於特朗普當前積極和俄羅斯加強對話與合作的主張,不過特朗普這麼做,或許也有他的理由。是什麼呢?
雖然美俄在2月已經確認要逐步修復關係,但特朗普現階段拉攏俄羅斯,主要還是有三個目的:第一,推動俄烏停火和談;第二,推動美國和伊朗對話;第三,“聯俄制華”。在停火和談這件事情上,美俄近期表面上沒有爆發什麼衝突,但政治和戰略層面的博弈一點也不少,首先是對臨時停火一個月的建議,俄羅斯總統普京接受的同時也要求烏克蘭在停火期間不得接收物資,不得動員或訓練士兵。
特朗普把這次臨時停火作為和談和長期停火的窗口,可看普京這條件,俄方顯然已做好了臨時停火後繼續打的準備,所以才提出這些要求約束停火期間烏軍的動作,以此避免俄軍的戰場優勢因停火而受影響。對此,特朗普稱普京的言論雖表明停火有希望,但“不徹底”,委婉表達了自己的不滿。還有特朗普近期希望普京能饒正在庫爾斯克激戰的烏軍一命,普京表面接受了,但卻要求烏克蘭政府先下令投降。顯然,對特朗普的條件,普京的態度基本都是看似答應,行動並不配合,依然以戰場目標為主。
至於美伊對話,雖然特朗普已經開啟對伊朗的極限施壓,但同時也在喊話伊朗進行核問題談判,伊朗回應絕不和“霸凌政府”對話。在這個問題上,特朗普曾寄希望於普京幫助溝通美伊兩國,本月初俄羅斯總統新聞秘書佩斯科夫也透露,普京同意作為美伊核問題談判的中間人。但時至今日,俄方似乎並沒有為說服伊朗接受和美方對話付出過什麼努力,反而在近期和中國、伊朗一起舉辦了“安全紐帶-2025”軍事演習,三國還在北京發表聲明,要求美方必須取消非法單邊制裁。雖然客觀來講,普京做的並不算錯,特朗普對伊朗一邊極限施壓一邊喊話對話本身就是一種威脅,伊朗拒絕是有道理的。但是普京既然明確願意充當中間人,特朗普希望的無疑是普京能去說服伊朗接受美方條件,結果現在一看,普京反而站在伊朗一邊,大家說特朗普能滿意嗎?
當然普京也不至於害怕,現在是特朗普千方百計要推動俄烏停火,他不便對俄發難。可是特朗普的耐心也是有限的,如果特朗普最終認定俄烏停火不現實,那麼他隨時會翻臉不認人,所以在這個時候,特朗普在簽證問題上準備對俄實施限制,的確不是不可能。此外在14號美媒還援引四位知情人士的說法稱,特朗普準備加強對俄羅斯石油、天然氣和銀行業的限制。看這個情況,特朗普對普京的耐心可能正在削弱,或將要擴大對俄石油等領域的制裁,俄羅斯也將迎來挑戰。不過這樣一來,特朗普“聯俄制華”的陰謀,肯定也會就此告吹,俄烏停火的承諾也不可能實現了。總體來看,特朗普政府的國際戰略,正越來越走向混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