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新聞消息,當地時間18號晚,美國中東問題特使威特科夫稱,美俄將於23號在沙特阿拉伯城市吉達就俄烏停火細節舉行談判。美方代表團由盧比奧和華爾茲挂帥。
簡而言之,就是美俄雙方辦事的人要開始落實特朗普與普京打電話聊的議題細節。
昨天倆大佬聊的結論是:實現全面停火將從能源和基礎設施停火開始,同時將就實施黑海海上停火、全面停火和永久和平進行技術談判,但仍必須搞清楚一些細節。
美俄雙方趁熱打鐵,希望能速戰速決!
那,昨天倆人煲了那麼長的電話粥,究竟有什麼“成果”、又留了哪些“尾巴”在沙特談呢?這事兒得細說:
美俄總統這倆個頂級大佬時隔一個月又煲了電話粥,很顯然,看起來都有意願趁着這機會,把此前的俄美關係給“破冰”,恢復到相對正常的水平。
俄羅斯對美方提的停火問題,回應其實是非常微妙的。普京心裡琢磨的,是看着特朗普“二進宮”當總統,認為美方的外交政策已經發生改變,肯定得急着顯擺顯擺其軍事、外交上的“行動力”。
所以,在停火這事兒,俄羅斯必須得回應,如此才能推着美俄關係往前走。
因此,聽了特朗普有停火要求,普京大帝當即就下令,叫俄軍短期內(30天)別再打烏克蘭的能源設施(其實俄羅斯能源設施被打得也很慘)。
這個有限範圍內的暫時停火,還只是小打小鬧的戰術調整?兩國元首還更上一層,從戰略高度着眼,不光得避免直接掐架,還要在中東、核不擴散這些大事兒上“強強”聯手。
只不過,雖然雙方都想裝大尾巴狼,表現得很和諧。但談到具體事兒上,比如停火,因為俄烏雙方的“紅線”差異太大。顯然就沒那麼容易。想快速達成共識?蜀道難啊!
就說俄羅斯在戰場上的表現,雖然現在不讓俄軍打烏克蘭的能源設施了,但在庫爾斯克那邊,還是跟烏軍杠得賊緊,根本沒給他們撤出的機會。俄方想的就是讓他們投降,好拿這個當籌碼,以後換俘、談判什麼的都比較順手。
還有一點,在這次會談中也很微妙。俄羅斯的意思中,就有如果烏克蘭想要停火,烏軍在黑海那邊也得消停點,別讓俄軍的黑海艦隊吃虧。
說到底,俄方彎彎繞繞的,還是想讓烏克蘭去軍事化。
因好,以後這談判,不管是在哪裡談,一旦進入“深水區”,也就是涉及核心問題時,必然會碰到許許多多“打與談”的難題。
停火這事兒啊,現在看着挺和諧的,以後談判桌上啊,說不定就得吵翻天了。
天下皆知,美俄關於烏克蘭問題的談判,路漫漫其修遠,還得磨,還得斗,哪有那麼簡單。
何況,現在烏克蘭和歐洲方面,大眼瞪小眼的盯的非常緊,而且拼了老命也要擠進談判桌。而一旦歐烏擠上桌,人多嘴雜,問題就更多更大了。
總之,俄美23號在沙特吉達就後續的全面停火和永久和平的談判,根本不容樂觀。領土問題和安全保障,永遠繞不過烏克蘭,也繞不過歐洲。
據法國媒體報道,正在德國訪問的法國總統馬克龍18號就美俄總統當天通電話一事,對媒體表示,法國將繼續支持烏克蘭,並希望實現完全被遵守和可評估的停火,實現穩固持久的和平。他還強調沒有烏克蘭參與的談判是不可想象的。
當然,歐洲小夥伴們,對於俄美越走越近憂心如焚,據德媒說,那倆貨通話時,整個歐洲都“瑟瑟發抖”。
那,美俄關係正常化是不是已經進入了快車道?
不得不說,這三年的烏克蘭危機,真是把歐洲的安全格局攪得一團糟。
現在,美國和俄羅斯兩邊都覺得,保持大國關係的戰略穩定,那是真真正正的剛需,誰都需要。
先說美國這邊。現在特朗普團隊特別想跟俄羅斯把關係給“重置”,通過強化外交“行動力”,用小投入換取大回報。
而在處理烏克蘭危機這事兒上,美國一直就想甩鍋給歐洲盟友,讓他們多分擔點責任,自己在歐洲安全問題上,就“戰略收縮收縮”。
而俄羅斯那邊,認為美俄關係要是一緩和、兩邊能坐下來聊聊,那對烏克蘭軍隊的士氣打擊應該很大。反之,俄羅斯在戰場上就能更主動,以後談判桌上也更有話語權。
而且,俄羅斯還一直強調,未來歐洲安全格局要是重建,俄方必須得參與進來,得有自己的位置。
只不過,現在的俄羅斯也很清楚,目前歐洲和烏克蘭一方,是不太可能跟他們坐到談判桌上去的,阻力山大。
還有就是,俄羅斯瞅准了這個機會,花大力讓美俄改善,對他們來說,那就是擺脫困境的一個大好時機,像西方國家的長期制裁等等,或許能松一松。這種機會,俄羅斯肯定得牢牢抓住。
雖然兩邊從心底里都願意往好處走,各有各的小目標。但說實話,要把大國關係給“重置“,那可不是一件簡單的事,需要經歷無數波折。
美俄之間,在今後的日子裡,一方面得避免直接起衝突,希望能把關係給調整過來,在戰略上能有個配合。
但另一方面,“邊談邊斗”可能就成了他們之間的新常態,雙方應該都有這方面的“心理預期”。
總之,美俄關係未來的發展,依舊撲朔迷離,複雜因素多了去了。在談判桌上,兩方自然都會使出吃奶的勁兒“博弈”。
而且,在這個過程中,說不定啥時候,雙方就“談崩”了。現在就說他們已經“蛇鼠一窩”,實在是為時太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