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來到2月19日晚間,距離戰爭打滿三周年僅餘4天
目前來看,烏克蘭可能正在面臨雙線“夾擊”:俄拒絕停火、持續推進 ,美烏矛盾疑似公開化,澤連斯基正在迎來至暗時刻?
當地時間2月18日,CCTV時訊:澤連斯基感到吃驚,“談判不應在我們背後進行”
一、 一天之內,烏克蘭遭遇三大重擊:衝突或將終結?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當地時間2月19日,據澎湃新聞、參考消息等綜合報道,18日,川普嚴厲批評澤連斯基
據悉,指責烏挑起戰爭、貪污腐敗,暗示烏若談判需新選舉,並強調澤連斯基支持率僅4%,且不知美援款去向,烏需要給個交代。並且,當天,美還暫停烏公民移民申請。
與此同時,耐人尋味的是,據今日俄羅斯RT報道,美國財長稱烏將同意以自然資源換援助。
據悉,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當天接受福克斯新聞頻道採訪時表示,認為澤連斯基會同意與美簽協議,讓美獲取烏自然資源以換援助,還稱協議長期且雙方受益,有助於加強烏安全。
緊接着,就在當天,央視新聞報道,澤連斯基卻稱烏不願成原材料供應基地,期待與土耳其深化防務合作。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這一天,烏前總統也向澤連斯基猛烈開炮!
據悉,俄新社19日報道,烏克蘭前總統波羅申科在Facebook社交平台上評論慕尼黑安全會議的結果時表示,慕尼黑會議上歐盟和美國之間的衝突已對烏克蘭構成了生存威脅。
他還批評了烏克總統澤連斯基的諸多計劃,將之稱為“空中樓閣”:“我們已經明白,那些‘不屈戰略’、‘勝利公式’、‘和平峰會’,正在摧毀烏克蘭。
而微妙的是,這位前總統此前兩天,還對外表示,烏克蘭大選將於10月26日舉行。
有分析指出,綜合來看,川普與澤連斯基的矛盾似乎公開化了
如果說,川普放話上任24小時內將結束衝突,只是一種競選口號,目的是向選民傳遞一個重大信號:他會是和平總統,他會堅定地結束烏克蘭衝突,避免讓美國捲入另一起“越南戰爭”,更不會導致三戰的爆發:進而危及自身金融霸權和美元霸權等
那麼,此次嚴批,或意在讓烏償還援助,或是加快結束衝突進程。
更重要的是,就在當地時間2月18日,德國今日新聞報道稱,華盛頓不僅可能放棄基輔,也可能放棄整個歐洲,這給烏克蘭領導層帶來了一絲希望,即歐洲人最終會“覺醒”並開始加大對烏國防的投入。然而,俄羅斯擁有更多的資源:更多的人員和武器。
因此,綜合來看,在這種背景下,烏克蘭軍心民心可能會越發激蕩,而俄羅斯則有可能看到了取得重大突破的良機:接下來半年,如果俄軍收復庫爾斯克和紅軍城,可能會達成戰略目標,美西或迫烏妥協。
那麼,這種觀點有道理嗎?接下來,局勢又將何去何從呢?
二、俄攻美壓!烏克蘭身陷困境,澤連斯基面臨嚴峻考驗
不得不說,情緒化有時真的會害人
其實,此前,美媒彭博社18日報道稱,沙特王儲原本的計劃是邀請澤連斯基到利雅得進行會談,但遭到俄羅斯和美國的強烈反對,這導致澤連斯基無法收到沙特的邀請。
顯然,沙特王儲曾經對澤連斯基做出一些承諾,但是在面對美俄談判不需要他的現實下,沙特便沒有堅持。因此澤連斯基對於被拒絕感到意外而在情緒上顯得歇斯底里,不僅取消了對沙特阿拉伯的訪問,還接受採訪時公開抱怨批評川普,但不曾想迅速引來川普親自上火線反擊,這將使得烏克蘭原本窘迫的情況變得更為險惡。
某種程度上,也深刻折射出,川普並不是拜登,他是共和黨總統,他有自己的戰略規劃和目標:如果說拜登搞三線作戰甚至是多線作戰,那麼川普上台後關閉國際開發署等種種舉措,其實就是在削減開支、壯大共和黨基本盤的同時,將更多的精力和實力專註於中東和亞太,至於東歐方向,則一方面積極推動衝突儘快結束,另一方面設法讓歐洲挑起援烏大梁:
然而,川普如意算盤始,卻因澤連斯基強硬態度和立場終難以成形,這或是罕見狠批的原因?
與此同時,就在今天,據俄羅斯方面消息顯示,俄外長拉夫羅夫在聯合國大會明確表態:川普是第一位也是唯一一位公開表示烏克蘭危機根源在於其推動加入北約的西方領導人。
對俄羅斯來說重要的不是停火,因為停火會讓美西再次武裝烏克蘭並使其再次反對俄羅斯,因此,我們需要徹底解決問題
據俄衛星通訊社17日報道稱,俄外長拉夫羅夫表示,談判期間不可能討論向烏克蘭做出領土讓步的問題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本月2月23日,德國迎來大選,若朔爾茨敗選,選擇黨勝選的話,那麼整個歐洲右翼將迅速壯大,烏克蘭的國際支持可能降至冰點:
有分析指出,綜合而言,隨着時間推移,烏形勢很可能越發艱難。更糟糕的是,美戰略收縮且優先自身利益,烏或被迫接受苛刻條件,他國或效仿。此刻及時止損、和談或為最佳,但澤連斯基如何選擇?
當地時間2月18日,央視新聞:歐洲多國領導人17日在巴黎舉行緊急會議,因分歧嚴重,會議未發表任何官方聲明
結語
總之,期待早日結束衝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