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尼黑安全會議後,俄烏衝突的形勢,已經非常明朗了,烏克蘭和歐洲還想再打一打,但特朗普已經準備與普京和談,地點就定在沙特。特朗普在與普京通過電話之後,可以說特朗普還是非常為普京“着想”的,特朗普認為,俄羅斯在烏克蘭損失了大量的士兵,俄羅斯應該保留這塊土地,這個觀點讓烏克蘭知道後還是非常炸裂的。
然而,討論俄烏問題,烏克蘭和歐洲,卻沒有受到美俄邀請,實在令人擔憂美俄和談的結果。俄烏衝突的核心,本質是東歐安全形勢的變化,導致的一系列衝突。如果和談缺少烏克蘭和歐洲的參與,就算美俄談出結果,並以大國實力強行推動,也很難服眾。歐洲和烏克蘭,當然都是美國與俄羅斯博弈的棋子,但是特朗普直接堂而皇之的在公眾面前展示,實在有些太傷歐洲的自尊。
特朗普此前也是算了一筆賬,美國在援助烏克蘭方面一共花費了3500億美元,遠遠超過了官方公布的具體數字。還有一個細節值得注意,特朗普與普京通過電話之後,特朗普就給則連斯基打電話要賬,甚至派出了財務部長到基輔收錢,這就是一個明顯的信號,美國要對烏克蘭施壓,要烏克蘭同意美國的辦法。
美俄公開拋開歐洲和烏克蘭和談,在將來非常有可能會導致歐烏的逆反心理。事實上,原本打算聽從美國安排做出讓步的澤連斯基,已經開始公開抗拒俄烏和談。歐洲在此事之後,估計也會開始認真考慮建立歐洲軍,以擺脫對美國的安全依賴。但是烏克蘭,顯然已經沒有時間,也沒有實力繼續發聲了。
美國雖然不能完全代表歐洲,但是烏克蘭的主,還是能做的。澤連斯基最近到處和特朗普對着干,看似風風火火,但是,最終依然難翻大浪。最終,估計特朗普會做出極大讓步,通過犧牲烏克蘭領土主權,乃至歐洲安全局勢,以確保俄軍不會繼續推進,美國能拿到第聶伯河以西資源。
這時候俄烏衝突立場的潛在轉向:從“援烏抗俄”到“止損博弈”。澤連斯基的“歐洲軍”倡議,本質上是對美歐俄三方博弈失衡的應激反應。美國特朗普政府的“交易主義”外交正在重塑衝突邏輯:美國防長赫格塞思公開宣稱“美軍不參與戰後烏安全保障”,甚至暗示承認俄佔領土現狀。
而美俄秘密談判排除歐洲的做法,進一步動搖了歐洲對同盟的信任。這種背景下,德國對俄天然氣依賴的教訓、法國對非洲資源利益的考量,正促使歐洲大國重新權衡援烏成本。澤連斯基拒絕美烏礦產協議(要求出讓50%稀土礦權)的舉動,更暴露了歐洲在資源安全與地緣政治間的兩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