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式實施日期為今年11月1日。
來源丨趣學術
醫藥反腐大背景下,國家衛健委也要用起大數據監管了?
5月13日,國家衛健委發布醫院藥品監測管理標準,其正式實施日期為今年11月1日,但該文件發布對行業的影響現在就已經埋下伏筆。
早在2019年,國家衛健委就下發了《關於開展藥品使用監測和臨床綜合評價工作的通知》,文件要求各醫院上報醫院藥品目錄、入庫和出庫情況、藥品使用、重點監控品種目錄等數據,以數據作為監管醫院合理用藥控制不合理支出的重要依據。
2020年,衛健委、醫保局、葯監局等6部門聯合下發《關於印發加強醫療機構葯事管理促進合理用藥的意見的通知》,裡面再次提到各級醫療機構要充分利用藥品使用監測數據,對藥品臨床使用的安全性、有效性、經濟性等開展綜合評價,加強評價結果的分析應用,作為醫療機構用藥目錄遴選、藥品臨床合理使用、提供藥學服務、控制不合理藥品費用支出等的重要依據。
雖然早在2019年藥品使用監測已經提上日程,但種種跡象顯示,今年醫院藥品使用監測被格外重視。
基葯或將受益於藥品使用監測
在2024年,醫院藥品使用監測變得更受重視。今年1月份,新疆衛健委在關於醫院藥品使用監測培訓班上提到,國家衛健委早就下發了2024年的全國公立醫院藥品使用監測的通知,他們因此舉辦了相關培訓班以做好數據報送工作。
而重慶衛健委今年3月發布的2024年葯政要點中,更是單獨將藥品使用數據監測作為單獨一部分,提出了4方面要求,其中具體要求透露,藥品使用監測將成為國家基葯製藥評估考核的重要內容,也是醫院制定藥品採購目錄、合理用藥、控制不合理支出的重要參考依據。
4月2日全國葯政會議中,藥品使用監測再被提及。會議提出了今年的6個重點工作,包括完善國家藥物政策、健全基層藥品聯動管理機制、提升基本藥物制度化水平、強化短缺藥品會商聯動機制、深化藥品使用監測和臨床綜合評價結果應用、加強特殊人群和特定疾病藥品供應保障等6個方面,藥品使用監測正是其中重點之一。
何為深化藥品監測和臨床綜合評價結果應用?在2019年的文件中,在進行制度設計時,就對此有所提及。該通知表示,醫院藥品監測數據使用,在突出臨床價值的前提下,還將發揮這些作用:
推動有關證據用於國家基本藥物、鼓勵仿製藥品、鼓勵研發申報兒童藥品的遴選和動態調整;
指導醫療機構藥品採購和上下級醫療機構用藥銜接,不斷優化醫療機構用藥結構,提高安全用藥、合理用藥水平;
提出藥品價格政策和國家基本藥物目錄內藥品生產鼓勵扶持政策的建議;
促進衛生資源配置效率提升,控制不合理藥品費用支出;
提出改進藥品劑型、規格、包裝合理化建議,引導企業研發生產適宜臨床需求的藥品。
重點疾病領域用藥會被特別關注
總結來說,對於醫藥產業來說,公立醫院數據監測對行業影響,主要是該數據監測將會通過醫院用藥目錄製定、合理用藥以及強化基本藥物目錄等方面對醫藥產業產生影響。而此次管理標準的發布,更多是通過執行統一標準,讓數據採集更為客觀、準確,從而能夠讓分析更客觀、更有指導性,從而也就在更大範圍上影響醫院。
對行業來說,對臨床推廣時“擴面”要求更高了。一旦某種產品的應用集中在部分、個別醫院,並且用量特別高、特別大的話,就會很容易引發關注。在疾病譜等一致的情況,相應解決方案也會有近似性,其他醫院為什麼沒有接受你的診療方案?很讓人懷疑這一診療方案的背後驅動力。
2021年,山東衛健委曾經就2020年山東省公立醫院藥品使用監測報告召開新聞發布會,他們對監測結果應用的方向或許對行業理解該政策對產業影響提供指引。
在發布會上,山東衛健委表示,圍繞促進藥品回歸臨床價值,加強對監測數據的分析,針對醫療機構藥品實際配備和使用情況,分析用藥類別結構、基本藥物和非基本藥物使用、仿製葯和原研葯使用、採購價格變動等情況,推進藥品臨床綜合評價工作,促進臨床合理用藥。
圍繞優化調整基本藥物目錄,促進上下級醫療衛生機構用藥銜接,重點聚焦高血壓、糖尿病、慢阻肺等重點疾病領域,分析對應治療藥物在我省各級醫療衛生機構的使用情況,特別是現行基本藥物目錄和醫保目錄藥品的銜接情況,以及上下級醫療機構用藥銜接情況,為推動基本藥物目錄調整、促進上下級醫療衛生機構用藥銜接和完善國家藥物政策提供決策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