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空襲伊朗使館時,西方世界集體裝瞎;伊朗發起打擊報復後,西方世界的“眼睛”又亮了,連着幾天討論該如何制裁伊朗,甚至打起了讓中國幫忙的主意。
(連着三天討論該如何制裁伊朗後,美國想到了找中國幫忙)
自伊朗對以色列發起打擊報復後,美西方已經連着三天討論該如何制裁伊朗了。美國財政部部長耶倫透露,他們打算在未來幾天內對伊朗實施新的制裁,這些措施旨在打擊伊朗石油出口的能力。
耶倫聲稱,美國財政部和國務院此前曾採取過措施削弱伊朗出口石油的能力,但很明顯,伊朗仍在繼續穩定地出口石油,這說明美國還能做更多。耶倫表示,她不想提前透露他們的制裁工具,但所有選項都正在討論當中。
耶倫看起來信心滿滿,似乎馬上就能拿出一些讓伊朗難受的制裁方案,但實際上,為了制裁伊朗能達到效果,美國還是偷偷找上了中國幫忙。
美國財政部的一名高級官員透露,他們最近正在儘力爭取中國的支持,希望中國能夠幫忙削減伊朗出口石油的能力,並且限制伊朗獲取製造無人機所需的微電子技術和設備。這名美國官員聲稱,這些中國生產的無人機不是用於攻擊以色列就是出口給俄羅斯,因此中國必須發揮作用。
(美國要針對伊朗的石油出口)
美國還是那麼的“普信”,美方憑什麼認為,自己向中國提出了制裁伊朗的請求,中國就必須答應?
話又說回來了,美國作為世界第一大國,制裁他國對美國來說就是“家常便飯”,怎麼這次制裁伊朗,卻找上了中國幫忙?自2018年美國單方面退出“伊核協議”後,美國不是在制裁伊朗,就是在制裁伊朗的路上。這麼多年過去,美國的制裁工具包早已乏善可陳,顯然已經拿不出什麼有效措施。
同時,伊朗在被美國制裁的這些年裡,早已適應了這一國際環境,並且也有了一系列的應對方法,那麼美國再新增幾條制裁伊朗的措施,對伊朗來說也不痛不癢。
中國不一樣,中國依舊與伊朗保持着緊密的經濟合作。相關數據顯示,2023年,伊朗的原油出口量增長了大約50%,達到了每天129萬桶,這是2018年以來的最高點,而這些原油出口,約90%流向中國。這就說明了,美國要想削弱伊朗出口石油的能力,中國正是關鍵。沒有中國的參與,美國的制裁很難有殺傷力。
(報復了以色列後,伊朗第一時間向中方通報)
那麼問題又來了,中國可能會幫美國這個忙制裁伊朗嗎?答案當然是否定的。伊朗這次對以色列的反擊有力有理有節,已經得到了中方的認可。王毅主任在與伊朗外長阿卜杜拉希揚進行通話時,明確肯定了伊朗的自衛權,並表示相信伊方能夠把握好局勢,在維護主權和尊嚴的同時避免局勢升級。
可見我們對伊朗使館遭遇空襲一事有着深深的共情,也完全贊同伊朗有限度的軍事行動。在此情形下,中方不可能會輕易答應美國的請求。
再者說了,憑什麼美國想要制裁伊朗,中方就得出手幫助?中方在巴以衝突當中的立場、訴求,已經強調了很多遍,難道美國和以色列聽進去了嗎?正是美國對以色列的包庇,導致巴以衝突延續至今,危機外溢,才釀成了伊以兩國今天的衝突。說一千道一萬,這是美以兩國的自作自受,中方平白無故的為何要替以色列出頭?
說來諷刺的是,別看美國表面上正在尋求中國的幫助,但他們心裡已經想好,一旦中方不同意,就會連着中國一起制裁,用一些金融手段,來破壞中伊之間正常的經濟合作。
(美國想要制裁中伊合作,金磚可以有效應對)
去年美國就曾制裁過中國一些煉油廠和銀行,因為中企從伊朗進口了石油,因此我們可以合理地猜測,美方依舊會使用這招,加大對中企的制裁力度,從而達到限制伊朗石油出口的目的。
慶幸的是,今年1月份,伊朗已經成為金磚國家中的一員,面對美國的經濟制裁,中伊之間的貿易困境也能在金磚內部的框架下解決。畢竟,金磚國家裡不僅伊朗深受美國制裁,同樣也有俄羅斯。
當前,俄方正在金磚內部研究着如何減少美國制裁帶來的經濟風險。可以預見的是,未來金磚也會在中伊貿易當中發揮作用,能夠有效緩解美國施加的制裁壓力。
更何況,若是美國無理制裁中國,我們也不可能坐視不管。拜登政府為了贏得大選,正在努力緩和與中國之間的關係,以獲得一些看得過去的政績贏得民眾支持。
若是美國在此時制裁中國,無疑會導致好不容易緩和的中美關係再次惡化,那麼拜登政府這一年來的努力又打了水漂,這對美國來說不是一個划算的買賣。
為了以色列,美國已經得罪了國際社會,也讓美以在國際社會上越來越孤立,此時美國若還要得罪中國,無疑又給自己挖了個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