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網報道,美國總統特朗普發文表示,根據美越最新達成的貿易協議,美國將對越南所有商品徵收20%的關稅,而他國經越南轉運的貨物則將被徵收40%的關稅。另外就是,美國商品進入越南市場,將會是零關稅。
在美國實施所謂“對等關稅”政策超過3個月後,越南已成為繼英國和中國之後,第3個與美國達成貿易協議的國家。
只不過相比英國的部分退讓,以及中國的硬碰硬逼得美國不得不妥協,越南這次算是對美國“舉手投降”了。為何這麼說呢?我們先往下看。
首先,美國施壓越南的目的為何?
特朗普
按照公布數據顯示,美國目前是越南最大的出口市場。拿2024年來說,越南對美國的出口額高達1420億美元,占其GDP的近30%。另外,越南對美貿易順差超過1200億美元,是美國第三大貿易逆差來源國。
在特朗普看來,只要對美國維持巨大貿易順差的國家,那都屬於在吸美國的血,所以必須要進行貿易平衡,也就是其他國家要更多地購買美國產品,以此拉動美國的經濟和就業。
還有就是,美國對越關稅壓迫,此舉也是想逼越南選邊站隊。比如美國在關稅談判中捆綁安全合作條件:施壓越南中斷購買華為5G設備和使用其技術方案;要求越南開放金融、電信等戰略領域給美資等。
美越兩國
當然最主要的其實還是重塑製造業迴流規則。特朗普政府通過關稅槓桿推動越南接受美國主導的產業鏈規則,以此排擠中國產業鏈,這其實也是一種變相的迫使其他國家“對華去依賴化”,最終的走向還是美國口上高喊的“脫鉤斷鏈”。
那麼明明協議對自身很不利,越南為何還要選擇妥協呢?
我們首先看一組數據,上面說了2024年越南對美出口額1420億美元,占其GDP的近30%,可以說越南經濟對美國市場極其依賴。
而按照美國高盛公司分析,當美國將關稅每提高10%,越南GDP增長將會下降約1%。在達成貿易協議之前,美國宣布對越南實施46%的懲罰性關稅,以此推算,越南GDP增長將萎縮3%至5.5%,將會讓越南經濟高速發展勢頭直接戛然而止不說。越南的產業鏈還將會出現崩潰的風險,由此將會帶來企業倒閉潮和失業危機,威脅越南的社會穩定。
在這種單方面依賴的局面下,越南對美國的關稅訛詐,幾乎沒有太好的應對辦法。所以越南選擇了妥協求生,即以短期代價換取喘息的空間。
越南對美妥協,會對中國帶來怎樣的影響呢?
眾所周知,美國對越甚至對東南亞國家開啟“關稅戰”,一個主要目的就是遏制中國產業鏈的所謂“迂迴出口”。也就是說美國最終目的還是遏制中國的快速發展勢頭。
根據美媒彭博社的分析,這項美越貿易協議將會波及來自中國及其他國家,比如韓國,經越南轉運或僅在越南完成少量組裝後出口至美國市場的產品。
這或許也是為何我國商務部新聞發言人何詠前7月3日針對美越貿易協議應詢時,特彆強調“中方堅決反對任何一方以犧牲中國利益為手段達成交易。如果出現這樣的情況,中國將堅決予以反制,維護自身正當權益”的原因所在。
過去華盛頓經常抱怨,說中國商品藉由越南等東南亞國家轉運出口至美國,以此規避美國對華商品加征的高額關稅。但這句話其實是有些偏頗的,因為根據美國雜誌哈佛商業評論的研究,實際發生的所謂“轉運行為”,遠比之前美國所宣傳的要少得多。例如,越南對美出口的拳頭產品,主要是電子產品、紡織品和新能源產品,這些商品原材料和部分零部件,雖然主要從中國進口,但具體生產還是在越南,並不符合美國的“轉運”定義。
美國此舉不過是為了限制中國與越南乃至東盟之間的經貿往來,目前,東盟已經成為中國第一大貿易夥伴,且仍在高速增長。美國想要借貿易戰打擊中國經濟發展,若不擺平東盟,顯然不可能成功。
越南如今選擇暫時“投降”,算是中下策,同時也是開了個壞頭。
越南想用短期代價換喘息空間,儘快改變這種單方面依賴美國市場局面,但美國是否會給這個時間和機會呢?另外,中國是越南第一大貿易夥伴,2024年雙邊貿易額達2052億美元。而且越南經濟和製造業要想繼續發展甚至產業升級,依舊得依靠承接中國的產業轉移,如今越南選擇中下策,將會給其未來發展埋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