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0萬桶戰略物資運往中國,美國抗議也無效,特朗普對華降了調門

2025年07月02日21:12:07 國際 1945

前段時間的伊以衝突,讓霍爾木茲海峽的硝煙至今還未散盡,然而,另一場能源暗戰已悄然打響。

7月初,180萬桶伊朗原油悄然靠泊中國港口。英國能源機構統計稱,今年6月,中國日均進口伊朗原油達180萬桶,創下歷史峰值。

180萬桶戰略物資運往中國,美國抗議也無效,特朗普對華降了調門 - 天天要聞

而一貫高舉制裁大棍的特朗普竟公開表態:“中國可以繼續購買伊朗石油”。更反常的是,當美國媒體渲染“中國威脅論”時,他直接反駁:“難道美國沒幹過同樣的事?”。

曾經揮舞關稅武器的“貿易戰總統”,為何突然對中國態度“放軟”了?這場石油運輸背後,藏着遠比能源交易更複雜的博弈。

180萬桶戰略物資運往中國,美國抗議也無效,特朗普對華降了調門 - 天天要聞

這些運往中國的原油並不是普通的貿易品,它們被運送穿越印度洋直奔中國,這種做法讓美國制裁淪為擺設:明知油輪駛向中國,卻無法攔截。更令美國尷尬的是,它甚至需要中國購買伊朗石油。

伊朗多次威脅封鎖霍爾木茲海峽,一旦實施,美歐日能源命脈將遭重創。而中國油輪常態化出入該海域後,反而成了海峽穩定的“壓艙石”。伊朗若封鎖海峽,等於切斷自家最大財路;美國若攔截中國油輪,可能引發地區衝突。

180萬桶戰略物資運往中國,美國抗議也無效,特朗普對華降了調門 - 天天要聞

180萬桶原油的運輸線,無形中綁架了美伊的對抗衝動。特朗普的“默許”,實則是借中國之力給中東火藥桶扣上安全閥

特朗普態度轉變的深層壓力來自經濟前線。美國國債規模突破36萬億美元,年利息支出近1.44萬億,財政部被債務壓得喘不過氣。中國手握超8000億美元美債,還控制着全球9成的稀土精鍊產能,這才是真正扼住美國咽喉的手。

180萬桶戰略物資運往中國,美國抗議也無效,特朗普對華降了調門 - 天天要聞

美國軍方最先嘗到苦頭,國內的戰機生產線因稀土斷供瀕臨停工,庫存已經嚴重不足。特斯拉電動車成本暴漲500美元,英偉達芯片工廠三成生產線閑置。當中國放緩稀土出口審批時,美國發現即便開採本土礦山,礦石仍需運往中國提純,技術差距長達15年。貿易戰的子彈,最終反彈擊穿了美國自己的供應鏈。

特朗普急轉彎的外交動作,直指一個核心目標:那就是訪華簽單。白宮正籌備其率領的“總裁代表團”訪華行程,成員包括馬斯克黃仁勛等科技巨頭掌門人。這複製了2017年訪問沙特的劇本,當時他帶回1.1萬億美元訂單,成就執政初期最亮眼外交成績。

180萬桶戰略物資運往中國,美國抗議也無效,特朗普對華降了調門 - 天天要聞

但2025年的中國已截然不同。中方回應訪華邀請時明確表態:“歡迎特朗普訪華,但不會為討好誰改變政策節奏”。特朗普需要這些訂單向選民證明“創造就業的能力”,尤其在大選前關鍵期。然而想用商業協議換取中國幫助解決問題、開放市場、消化過剩農產品,無異於單方面索取。

石油運輸線背後,一場貨幣革命悄然推進。中伊石油交易採用人民幣結算比例持續攀升,沙特、俄羅斯也紛紛跟進。過去半個世紀,石油美元體系支撐着美國金融霸權:美元作為強制結算貨幣,讓美聯儲能低成本維持債務經濟。

180萬桶戰略物資運往中國,美國抗議也無效,特朗普對華降了調門 - 天天要聞

每筆人民幣石油交易,都在動搖美元霸權根基。當主要產油國接受人民幣,中國便從“能源買家”升級為“規則設計者”。美國真正恐懼的從不是180萬桶原油,而是舊秩序坍塌的連鎖反應,一旦石油去美元化成為常態,36萬億債務危機將不再是“可能”,而是“必然”。

180萬桶戰略物資運往中國,美國抗議也無效,特朗普對華降了調門 - 天天要聞

當180萬桶原油注入儲備庫,中國完成了三重破局。

能源安全盾牌,在波斯灣戰雲密布時鎖定46%增量原油,將霍爾木茲危機轉化為戰略機遇。

反制精準手術,用稀土管制打掉美國軍工生產能力,卻開放民用市場展現靈活性。

規則重構先鋒,中伊探索繞過美元的結算體系,直接瞄準了美國金融霸權的“阿喀琉斯之踵”。

特朗普的訪華籌備更暴露其底牌。SpaceX波音總裁隨行,撤回長江存儲禁令,這些“橄欖枝”背後,是美方對芯片航天技術合作的渴望。當中國把稀土協議與“美國取消貿易限制”掛鈎時,博弈主動權已然易手。

180萬桶戰略物資運往中國,美國抗議也無效,特朗普對華降了調門 - 天天要聞

當中方對美稀土出口堅持“對等互惠”原則時,當伊朗原油無視制裁駛入中國港口時,一個清晰信號傳遞給華盛頓:單邊霸權在實力面前終將失效。

德國巴斯夫轉向中國尋求稀土分離技術合作,中國自主研發的永磁材料性能超出美國同類產品12%,這些突破印證了歷史規律:外部封鎖倒逼出的自主創新,往往成為反制霸權的終極武器。

特朗普的調門轉變,本質是中美實力對比變化的鏡像。從威脅“脫鉤斷鏈”到尋求合作,從揮舞制裁大棒到默認能源交易,美國不得不接受一個事實:120國最大貿易夥伴地位、全球製造業中心構成的“中國烙印”,早已深嵌於世界經濟肌體。

180萬桶戰略物資運往中國,美國抗議也無效,特朗普對華降了調門 - 天天要聞

當美國美國車企日損2億多美元時,“脫鉤”幻想終被現實擊碎。

沒有永遠的敵人,只有永遠的利益——這句古老箴言,此刻正在太平洋兩岸上演全新的解釋。

特朗普的“服軟”無關善意,而是債務高壓、稀土斷供、選舉壓力疊加的被迫妥協。中國則憑藉能源多元化布局、稀土反制力、人民幣國際化三大籌碼,始終掌握着博弈節奏。

180萬桶戰略物資運往中國,美國抗議也無效,特朗普對華降了調門 - 天天要聞

中美關係走到十字路口,中國的態度始終清晰:不拒絕合作,但絕不受單邊安排束縛。誰能提供穩定的尊重和秩序,誰就能參與中國市場。這場石油與稀土的博弈證明,國際舞台從不是比誰嗓門更大,而是比誰底盤更穩,當實力天平悄然傾斜,再強的霸權也只能學會平等對話。

參考資料:

特朗普意外發帖稱“中國可繼續購買伊朗石油”,中方回應.--2025-06-26 06:48·環球網

國際分類資訊推薦

阿斯:考慮到伊卡爾迪狀態存疑,加拉塔薩雷不想放走莫拉塔 - 天天要聞

阿斯:考慮到伊卡爾迪狀態存疑,加拉塔薩雷不想放走莫拉塔

根據《阿斯報》的報道,科莫已與莫拉塔達成個人協議,正在等待加拉塔薩雷的放行,但加拉塔薩雷不想放走莫拉塔。報道稱,伊卡爾迪的狀態影響着莫拉塔的去留,與此同時,奧斯梅恩在今夏離隊概率在增大。退一步講,莫拉塔會繼續留在加拉塔薩雷,即便奧斯梅恩也留隊。因為他能否留隊不取決於尼日利亞人,而取決於傷缺八個月的伊...
美國眾議院程序性投票推進所謂“大而美”法案 - 天天要聞

美國眾議院程序性投票推進所謂“大而美”法案

當地時間7月2日,美國國會眾議院為推進美國總統特朗普的大規模稅收與支出法案,也就是所謂“大而美”法案進行多輪程序性投票,這是該法案能否進入正式辯論與表決程序前的關鍵門檻。如果程序性投票全部通過,眾議院將就該法案進入正式辯論與表決程序。目前上述程序性投票尚未有結果。7月1日,美國國會參議院以微弱多數通過了...
美日印澳四方關鍵礦產倡議啟動,被指“針對中國”,專家:該合作面臨諸多挑戰 - 天天要聞

美日印澳四方關鍵礦產倡議啟動,被指“針對中國”,專家:該合作面臨諸多挑戰

【環球時報報道 記者 白雲怡】“美國周二宣布與澳大利亞、印度和日本啟動一項關鍵礦產倡議,以抗衡中國。”據路透社報道,美日印澳“四邊機制”(QUAD)當地時間7月1日在華盛頓召開外長會,在會後發布的聯合聲明中,四國外長宣布啟動“四方關鍵礦產倡議”,宣稱該倡議“旨在通過合作保障並使關鍵礦產供應鏈多元化,以增強經...
服務效能再提速 太原市傾力解決群眾“登記難” - 天天要聞

服務效能再提速 太原市傾力解決群眾“登記難”

本報訊 7月2日,從太原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獲悉,該局印發《不動產登記隊伍作風整改工作方案》,以刀刃向內的決心,全面啟動不動產登記隊伍作風整改工作,力求實現服務效能再提速,傾力解決群眾“登記難”問題。
歐洲迎極端高溫,埃菲爾鐵塔被熱到彎曲偏斜 - 天天要聞

歐洲迎極端高溫,埃菲爾鐵塔被熱到彎曲偏斜

近日,歐洲多地被“熱穹頂”籠罩,熾熱高溫從地中海一路延伸至英國、德國等國家。法國氣象局指出,截至6月30日,法國96個行政區中已有84個發布橙色高溫預警,另有16個進入紅色警戒。酷熱天氣甚至影響到巴黎地標——埃菲爾鐵塔,其鋼結構因日照受熱膨
盟發展改革委對“兩重”項目進行督導 - 天天要聞

盟發展改革委對“兩重”項目進行督導

【來源:阿拉善盟工作委員會_工作動態】按照國家、自治區關於“兩重”項目工作要求,為切實做好“兩重”項目事中事後監管工作,推動投資計劃規範高效執行,近日,盟發展改革委會同旗區發展改革部門、住建部門對2024、2025年城市地下管網類“兩重”項
墨脫縣要聞速覽 - 天天要聞

墨脫縣要聞速覽

要聞速覽01達木珞巴民族鄉赴兄弟鄉鎮開展黨建考察學習活動近期,達木珞巴民族鄉黨委組織各村黨支部書記、第一書記、青年骨幹赴兄弟鄉鎮開展為期3天的黨建考察學習活動,共計15人參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