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對華髮起10餘起調查後,中國果斷對印出手,宣布徵收反傾銷稅

2024年02月07日00:25:26 國際 1470

據《環球時報》援引商務部本月5號發布的公告稱,我國將繼續對原產自印度的進口鄰氯對硝基苯胺開徵反傾銷稅。稅率為31.4%-49.9%,徵收期為5年。根據公開渠道信息顯示,印度國內的鄰氯對硝基苯胺產能十分龐大,如今更是到了嚴重過剩的地步,超過一半的銷量依賴出口海外,同時也成為了我國唯一的進口來源國。這種應用在染料領域的化工產品,使得我國企業長期承受着生產經營不穩定的風險。應國內企業的請求,商務部耗時一年時間進行調查,最終決定從本月13號開始,對印度產鄰氯對硝基苯胺開徵反傾銷稅。

同我國進行縝密調查的反傾銷措施相比,印度發起的對華反傾銷措施顯得格外隨意。光是在去年下半年,印度就連續對我國的出口商品發動了十幾起反傾銷調查。不僅如此,前段時間召開的達沃斯論壇上,印度的產業政策官員當眾宣稱,只要中印兩國能夠在邊境問題上保持和平態勢,印度就可以放鬆對中國投資的嚴格審查。

印度對華髮起10餘起調查後,中國果斷對印出手,宣布徵收反傾銷稅 - 天天要聞

這番言論立即被我外交部駁斥,並指出這恰好證明了印度政府在對待在印經營的中企時,所採取的一系列歧視性措施背後存在着政治考量。但同時我們也要注意到,印度一手掀起的這波對華反傾銷浪潮,最後往往是戛然而止。事實上,印度從去年下半年啟動的多輪對華反傾銷調查,都是以低稅甚至是無稅而畫上句號。

這充分說明,即便莫迪政府想要藉助經貿工具去炒作政治議題,可是中印經貿所牽涉的現實利益,以及印度國內上下游產業對中國製造的依賴程度,迫使莫迪政府不得不選擇“高高舉起,輕輕放下”。而此時的印度媒體會心照不宣的隱去這段事實,保護莫迪政府最後的體面。事實上,莫迪政府唾面自乾的行為遠不止如此,滿心期盼着從大國博弈當中漁翁得利的印度,2023年從我國進口的商品金額再度同比增長,中印貿易規模也保持着擴大趨勢,如今依然達到了1362.18億美元的規模。

印度對華髮起10餘起調查後,中國果斷對印出手,宣布徵收反傾銷稅 - 天天要聞

反倒是被莫迪政府反覆掛在嘴上的“印度製造業”,在莫迪執政的這些年裡不升反降,2023年印度製造業佔GDP比重為17.7%,這一表現低於2021年的18.7%,也低於2020年的18.3%,距離莫迪當初提出的,在2020年提升至25%更是相差甚遠。

可以說,“印度製造2.0”已經成為了莫迪許諾給本國民眾的一張“大餅”,對外吹噓的天花亂墜,到了執行層面就變得一地雞毛。但是商務部的反制舉措也在提醒着我們,即便今天的中國掌握了全世界最齊全的工業門類,但這並不意味着中國可以自主生產出一切產品。以本次被我國徵收反傾銷稅的印度產鄰氯對硝基苯胺為例,這就是一個典型的“隱形冠軍”,平日里不為人所關注,卻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影響相關供應鏈上的生產經營,最重要的是中國完全依賴進口。

印度對華髮起10餘起調查後,中國果斷對印出手,宣布徵收反傾銷稅 - 天天要聞

站在防患於未然的角度上,尤其是在美西方對我國的戰略圍堵越發歇斯底里的背景下,中國很有必要儘快剔除掉這些不穩定因素,利用反傾銷稅這道“屏障”所爭取來的時間,盡最大可能填補國產化的漏洞,早日在一些細小分類項目上擺脫受制於人的處境。

國際分類資訊推薦

以官員:本周可能無法就加沙停火和交換被扣押人員達成協議 - 天天要聞

以官員:本周可能無法就加沙停火和交換被扣押人員達成協議

總台記者獲悉,當地時間7日,一名以色列官員表示,正在卡塔爾首都多哈進行的加沙地帶停火談判尚未取得進展,可能無法在本周達成協議。這名接近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的以方官員稱,如果美國不進一步施加壓力,相關方可能無法在本周就加沙地帶停火和交換被扣押人員達成協議。另一位知情人士表示,以色列和哈馬斯之間的分歧主...
馬克龍收到中方加稅通知,48小時內態度大轉彎,主動提出訪華 - 天天要聞

馬克龍收到中方加稅通知,48小時內態度大轉彎,主動提出訪華

前言7月5日深夜,法國愛麗舍宮還亮着燈。中國商務部那份反傾銷稅公告,把法國政商界炸得夠嗆。誰能想到,就這麼48小時,一向對華強硬的馬克龍突然變了個人似的,主動跟王毅外長套近乎,還說要來北京談談。一瓶白蘭地咋就撬動了大國外交?馬克龍這次急轉彎
蘇里南誕生首位女總統,曾用五字定義對華態度 - 天天要聞

蘇里南誕生首位女總統,曾用五字定義對華態度

據新華社報道,蘇里南國民議會6日選舉民族民主黨領導人珍妮弗·西蒙斯為該國新一任總統。西蒙斯成為這個南美洲國家歷史上首位女總統。西蒙斯現年71歲,此前擔任蘇里南國民議會議長。當地媒體稱她的當選是該國一次“女性政治的突破”。蘇里南憲法規定,總統任期5年,可以連任。蘇里南總統由一院制議會選舉產生,既是國家元首...
澳大利亞“蘑菇殺手”或將面臨終身監禁,謀殺對象竟奇蹟生還 - 天天要聞

澳大利亞“蘑菇殺手”或將面臨終身監禁,謀殺對象竟奇蹟生還

7日,澳大利亞維多利亞州最高法院陪審團一致裁定,50歲的埃琳·帕特森三項謀殺罪及一項謀殺未遂罪名成立。而她更廣為澳大利亞人熟知的一個稱號是“蘑菇殺手”。此案發生於2023年7月,艾琳與丈夫關係不睦,以宴請為名,用劇毒死帽菇入菜。她的丈夫缺席宴請,幸免於難。三名死者分別是埃琳丈夫的父親、母親和姨媽。她和丈夫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