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於民星
1月19日,山東省政府新聞辦舉行新聞發布會,邀請省政府新聞發言人等同志介紹2023年全省經濟社會運行情況。

會上,煙台市委常委、副市長沈健介紹,近年來,煙台市深入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要求部署,始終堅持以營商環境本質提升為核心,聚焦“高效辦成一件事”,持續推進政府職能轉變,重點在服務企業上精準發力、創新突破,營商環境水平不斷提升,獲評2023年度全國萬家民營企業評營商環境最佳口碑地級市10強,企業獲得感和滿意度顯著增強。
特別是針對企業重複迎檢負擔重、執法部門涉企檢查行為不規範等痛點堵點,我們搭建了“涉企聯合檢查平台”,建立起了“線上備案、自動匹配、掃碼入企、線上檢查、結果互認、實時監督”六位一體的涉企檢查工作機制,極大減少了檢查頻次,實現了涉企檢查“陽光運行、執法規範、無事不擾”的目標。
一是入企計劃“雲提報”。入企檢查前,執法部門需至少提前7天通過平台提報檢查計劃,進行網上備案。二是檢查信息“雲匹配”。平台對同一時間段內同一對象的檢查計划進行自動匹配合併,最大限度減少重複檢查。三是入企人員“雲打卡”。嚴格執行“掃碼入企”,我們為每個企業設立了專屬“企業碼”,只有掃碼才能入企,對入企活動全程留痕、全程監督,推動涉企檢查規範運行。四是檢查方式“雲錄入”。執法人員在檢查過程中,通過移動端“山東通”,實時拍照上傳相關證據,錄入檢查信息,大大提升了行政執法標準化、數字化水平。五是檢查結果“雲共享”。檢查過程中對檢查對象、事項、結果等信息自動存檔、實時共享,首查部門對結果負責,其餘部門對結果互認,避免因信息不共享導致多頭重複檢查。六是企業意見“雲反饋”。企業對入企不掃碼、執法不滿意等問題,可通過平台直接進行投訴反饋,加強對入企活動的監督。同時,我們進一步拓展“涉企聯合檢查平台”的應用場景,不斷創新非現場智慧監管模式,大力推廣AI遠程視頻分析、資質臨期電子預警等方式,變“現場核驗”為“數據比對”,變“事後懲戒”為“事前預警”,進一步減少對企業打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