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中國周邊的戰略環境,呈現出一種相當不尋常的態勢。中國外交官空前繁忙,王毅外長化身“空中飛人”,一周之內輾轉美國、越南多地。
說這種情況不尋常,是因為現在中國在亞歐大陸的受歡迎程度,在周邊一圈國家裡“一枝獨秀”。無論是中東國家、越南、白俄羅斯、土耳其還是格魯吉亞,都非常積極主動地和中國發展關係。
11月,阿拉伯國家組織“外交團”在全球範圍內就巴以問題推動外交斡旋,出訪的第一站就選在中國。
王毅外長
11月底,“鏈博會”在北京召開期間,土耳其也積極地向中國遞出橄欖枝,表示希望推動和中國發展“強大而廣泛”的合作關係,成為中國與世界貿易網絡中的關鍵節點。
差不多同一時間,格魯吉亞也傳來好消息,繼今年7月中格外交關係升級為“戰略夥伴”之後,中企在當地承建的南北走廊公路項目關鍵隧道順利貫通,中國在中亞和高加索地區推動“一帶一路”基礎設施建設的“金字招牌”又多了一塊。
這幾天,白俄羅斯領導人盧卡申科也開啟了今年的第二次訪華之旅。根據外媒爆料,這一次盧卡申科來北京,除了討論經貿議題之外,很可能還有意進一步深化和中國的安全合作。
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
忙着和中國“拉近關係”的這批國家,其實彼此之間芥蒂也不少。
舉例來說,格魯吉亞和白俄羅斯就是一對“冤家”,後者是俄羅斯最親密的鐵杆盟友,前者則視俄羅斯為眼中釘肉中刺,2008年的時候還打了一仗。
中東現在亂成一鍋粥,但現在,深陷戰爭泥潭裡的各方勢力,無論是沙特為代表的阿拉伯國家、還是伊朗領導的什葉之弧,又或者是“背靠美國好乘涼”的以色列,都在儘力爭取中國。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中國在聯合國安理會擔任輪值主席國的時候,巴以才能實現短暫的停火。
伊朗和以色列
現在,中國在亞歐大陸構建的互聯互通網絡,已經在慢慢落地延伸。舉例來說,俄烏和巴以都戰火連天,但是中國主導建設的中歐班列卻依然穩定運行,最近更是藉著中老鐵路的便利,直接把站點開到了東南亞,成為了貫穿整條歐亞大陸的物流大動脈。
上周末,一列搭載俄羅斯32車非金屬礦石產品的“中歐+瀾湄快線”正式出境中國,至此“中老鐵路+中歐班列”國際鐵路運輸大通道正式打通。
跨越歐洲、東亞、東南亞三大地塊穿梭不停的列車,搭載的是亞歐大陸的所有國家,在這個充滿動蕩的國際大環境下,凝聚出來的對和平與發展的共同期待。
中老鐵路
而中國,就是他們的“織夢人”。中國的名字,在越來越多的國家心中,已經成為了一個與發展緊密聯繫的標籤。
在這種勢頭下,中國在陸上邊境的大後方是越來越穩了。現在,中國在俄羅斯、中亞、中東三個方向都建立起了“西出”的橋樑。
最近,格魯吉亞和土耳其接連伸出來的橄欖枝,也為中國建立穿越高加索地帶“中間走廊”的航路提供了又一種選擇,堪稱是“條條大路通羅馬”。第一島鏈形同虛設,美國封鎖中國的如意算盤已經徹底落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