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財政高度緊張,有這操作卻是越來越讓人看不懂

2023年10月06日15:01:11 國際 1693

地方財政高度緊張,有這操作卻是越來越讓人看不懂 - 天天要聞

近年來,隨着經濟發展的放緩和財政壓力的增加,不少地方財政面臨著高度緊張的局面,沒有錢了,從財政部公開數據看,年度地方財政赤字逼近10萬億元,債務規模更是逼近百萬億,有的地方已經公開表示,依靠自身實力,無力償還債務。

因為沒有錢,很多地方的公務員甚至開始了欠薪。之前,我們只聽說基層縣域或是經濟欠發達地區的公務員發不出工資,現在,甚至連一些二線城市,也出現了停發績效、下調公積金的情況。

以上種種,都是地方財政沒錢鬧得。

然而,令人費解的是,一些地方政府卻在財政困難的情況下仍然大手大腳地花錢。

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

這個操作真的是越來越讓人看不懂了。

地方財政高度緊張,有這操作卻是越來越讓人看不懂 - 天天要聞

討論這個問題前,我們需要明確一點:地方財政緊張並不是一個新的問題。

建國以來絕大多數時間,我國地方財政都十分緊張,由於中央與地方財政分權的體制,以及稅收體制,地方財政大多數時間都沒有什麼錢,地方財政一直都是一個相對薄弱的環節。尤其是在經濟下行壓力加大的情況下,地方財政壓力更加突出。

這一切,直到房地產行業的高速發展。

因為樓市的繁榮,賣地收入水漲船高,也造就地方財政的富裕,然後很多地方養成了大手大腳花錢、無所顧忌花錢的習慣。

正所謂由貧入富易,由富入貧難。大手大腳花錢的習慣,養成容易,戒掉卻很難。

因此,儘管當前財政壓力如此巨大,一些地方政府卻依然保持着高額的財政支出。

大手大腳花錢現象,比比皆是。

過度基建、無用基建、重複基建等現象,也是這幾年才開始大批量的出現。

有人管這個叫好日子!

但實際上,這無異於在嚯嚯錢。

地方財政高度緊張,有這操作卻是越來越讓人看不懂 - 天天要聞

地方財政開支壓力絕大,與地方政府對於經濟發展的追求密切相關。

在地方政府眼中,經濟發展是一切問題的根源和解決辦法,而經濟發展又和地方財政投資直接掛上了鉤。

在他們看來,只有通過大力投資和擴大財政支出,才能推動經濟的快速增長。

因此,地方政府在財政困難的情況下依然選擇了擴大支出,以期通過經濟的增長來解決財政問題。

毫無疑問,這種做法存在着很大的風險。

大規模的財政支出往往會導致地方政府的債務風險加大。儘管地方政府債務問題一直都是一個爭議的焦點,但無論如何,地方政府的債務風險是不可忽視的。如果財政支出過大,超過地方財政能力承受範圍,就很有可能造成債務危機的爆發,給地方經濟和社會穩定帶來重大風險。

大規模的財政支出也會加大地方政府的財政風險。地方政府的財政支出往往要依賴於一些非常規的融資渠道,比如地方政府融資平台、政府投資基金等。

這些融資渠道雖然可以為地方政府提供豐富的資金來源,但也存在着很大的風險。

一旦出現融資渠道的問題,比如無法按時償還債務或者無法獲得新的融資來源,那麼地方政府的財政狀況就會陷入困境,甚至引發財政危機。

地方財政高度緊張,有這操作卻是越來越讓人看不懂 - 天天要聞

除了債務和財政風險,大規模的財政支出還會導致資源的浪費和效益的低下。

在財政緊張的情況下,地方政府為了應對各種壓力,往往會選擇通過擴大財政支出來刺激經濟增長。

然而,由於財政支出的過度擴張,導致資源配置的失靈和效益的低下。一方面,大規模的財政支出往往會導致資源的過度集中,造成經濟結構的失衡和資源的浪費。另一方面,過度的財政支出也會導致投資的效益下降,進一步加大了財政的壓力。

以上種種,最終加劇地方財政緊張問題。或者說,正因以上種種才導致財政緊張。

在房地產行業高速發展、賣地收入火爆時,這麼搞,自然沒有什麼問題。

但是現在,房地產行業遇冷,地方財政緊張,需要過緊日子,很多地區仍然這麼搞,就有點不合時宜。

大手大腳花錢行為,並不可取,儘快轉變思想,過好緊日子,量入為出把財政資金花在民生領域的刀刃之上,才是正途。

地方財政高度緊張,有這操作卻是越來越讓人看不懂 - 天天要聞

感謝閱讀!

請點點關注和分享,謝謝!

國際分類資訊推薦

熱浪席捲歐洲,法國政客就裝不裝空調吵起來了 - 天天要聞

熱浪席捲歐洲,法國政客就裝不裝空調吵起來了

【文/觀察者網 王一】今年首場熱浪正“炙烤”着歐洲大陸,多國氣溫突破歷史極值,導致山火、學校停課、停工等。而在酷熱侵襲之下,政客們還在圍繞“是否應該推廣空調”爭論不休。據英國廣播公司(BBC)、“政客新聞網”歐洲版(politico.eu)等外媒7月2日報道,本周以來,意大利、法國、西班牙、葡萄牙等國家發布了高溫預警...
重慶城科組織黨員座談會 傳承初心使命 - 天天要聞

重慶城科組織黨員座談會 傳承初心使命

7月1日,在重慶南川區太平場鎮河沙村,重慶城市科技學院“城”聚南川鄉村振興促進團師生精心組織了一場“七一”座談會,聚焦“憶崢嶸歲月·話初心傳承”。活動特邀河沙村當地60餘名黨員、村民齊聚一堂,分享奮鬥歷程,共話初心使命。活動現場,黨員同志們莊嚴重溫入黨誓詞,鏗鏘誓言響徹會場。在交流座談環節,老黨員們講述...
重慶市兩名幹部被查處 - 天天要聞

重慶市兩名幹部被查處

央廣網重慶7月2消息(記者陳靜)7月2日,重慶市紀委監委機關公眾號“風正巴渝”發布消息,重慶市兩名幹部被查處。...
牛約堡被曝後廚“髒亂差”,多隻蟑螂到處爬行,涉事門店否認,官方回應:正在核實 - 天天要聞

牛約堡被曝後廚“髒亂差”,多隻蟑螂到處爬行,涉事門店否認,官方回應:正在核實

7月2日,據福建電視台第一幫幫團報道:記者探訪福建廈門牛約堡林後店後廚時發現,有多種食材裸露,多隻蟑螂到處爬行。過道處的兩箱未開封麵包胚箱體標籤顯示,這批麵包胚生產日期為2025年6月1日,標註“常溫保質期10天”,而當日已為6月13日。牛約堡禾祥西路店在多個外賣平台月銷量均超1000單,號稱“堂食餐廳”,但記者在...
不懂“兔死狗烹”,馬斯克陷入困局 - 天天要聞

不懂“兔死狗烹”,馬斯克陷入困局

馬斯克的困局:是功高震主還是不懂明哲保身?總之,是他不懂中國傳統文化,才導致今天的局面。 近日,關於美國總統特朗普,可能要驅逐“擁立第一功臣”馬斯克的言論,引發軒然大波。這一事件背後的複雜糾葛,實則映射出美國政商關係的微妙與緊張。
家國情·奮鬥正當時丨國新辦中外記者見面會上,她的一句話,讓全場動容 - 天天要聞

家國情·奮鬥正當時丨國新辦中外記者見面會上,她的一句話,讓全場動容

“除了看不見,我什麼都能做。”在6月30日國務院新聞辦舉行的“新征程上的奮鬥者”中外記者見面會上,武漢理工大學安全科學與應急管理學院博士研究生黃鶯的這句話,讓全場動容。兩歲那年的一次高燒,讓黃鶯成為了一個雙目失明的女孩。2015年6月,她作為寧夏首位參加普通高考的盲人學生,以高出當地理科一本線85分的成績被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