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元節,媽媽帶倆兒子上墳,兒子竟偷拿冥幣,兒子的說法令人笑噴

2023年08月29日18:24:15 國際 9278

引言

上墳,也稱“掃墓”,是祭祀故人的一種活動。

一位歷史學家稱,中國人講究“慎終追遠”,所謂的“慎終追遠”是指一定要慎重地辦理父母的喪事;一定要虔誠地祭祀遠代祖先。

這位歷史學家接着稱,“上墳”究竟起源於何時,目前還沒有準確的考證。但從有人類歷史開始,便有“上墳”這種活動了。

這位歷史學家繼續稱,通過查閱《中國節慶及其起源》一書我們能夠發現:在唐朝以前,“上墳”都在寒食節期間進行,過了這個期間之後,人們是不“上墳”的,但到唐朝以後,人們到了中元節時也是會去“上墳”的。

一位民俗學家指出,中元節,是道教認定的一個節日,民間稱這個節日為“七月半”或“祭祖節”。只要到了這個節日前夕,人們便會放河燈、祀亡魂、焚紙錠、祭祀土地等。當然了,人們也是會給已故的親人“上墳”的。

這位民俗學家接着指出,一般來說,由於中元節正值“七月半”,有若干農作物已經成熟,因此,人們在“上墳”時不但要上香、焚紙,而且,還要採用新稻米等作為祭供,向已故的親人報告秋天的收成。

這位民俗學家繼續指出,在古代,給已故的親人“上墳”是一件非常隆重的事情。比如,到了中元節該給已故的親人“上墳”時,需要有家裡的男人攜帶祭品、香紙去往已故親人的墳前,先擺放祭品、水酒,然後,開始燒紙、焚香、奠酒、行禮,最後,還需要壓上墳頭紙,而女性和小孩子是不能夠“上墳”的。

這位民俗學家最後指出,至於說古代時不允許女性“上墳”的問題,應該與歧視女性有關;至於說古代時不允許小孩子“上墳”的問題,主要是害怕小孩子不好管理,不守規矩,在墳頭上做一些有辱已故親人的事情呢!不過,到了今天,已經不存在對女性歧視的問題了,而且,今天的小孩子也都比較懂事,是不會做不守規矩的事情的,基於此,今天的女性和小孩子均能夠“上墳”。

雖然這位民俗學家的說法也非常有道理。但就在2023年8月28日,湖南某地居然發生了這樣一件事情-------

中元節,媽媽帶倆兒子上墳,兒子竟偷拿冥幣,兒子的說法令人笑噴 - 天天要聞

事件

今年34歲的女子黃某與今年35歲的男子顧某是一對夫妻。

顧某在一家企業當辦公室主任,平時的工作比較忙,而黃某則是一位標準的家庭主婦,比較清閑。

中元節就要到了,按照民間習俗,在中元節前夕需要給已故的親人上墳。按照道理來說,顧某的父母還健在,給先祖上墳的事情應該由顧某的父母去完成,無奈的是:顧某父母的身體都不好,難以行動,無法親自去給顧某家的先祖上墳。故此,給顧某家先祖上墳的任務只好由顧某和黃某夫婦來完成了。

原本,顧某打算請假一天專程給先祖上墳,但由於企業里突然有一個接待任務必須由顧某親自完成,因此,顧某便無法請假了。而在顧某無法請假的情況下,給顧某家先祖上墳的任務只好由黃某獨自完成了。

2023年8月28日一大早,黃某便提着祭品準備出門給顧某家的先祖上墳,而當她就要出門時,她的兩個兒子卻鬧着要跟她一塊去。黃某想:兩個兒子跟着自己去上墳也不礙事,於是,便帶着兩個兒子一塊來到了顧某家先祖的墳地里。

凡是上過墳的人都知道:在上墳時有許多程序要做,如果哪一道程序沒有完成,就無法進行下一道程序了。雖然說黃某獨自上墳的次數並不多,但上墳時的必要程序她還是懂得的。

黃某帶着兩個兒子到了顧某家先祖的墳頭前之後,便按照程序開始做上墳前的準備工作了。但當她準備將自己攜帶過來的冥幣撒在顧某家先祖的墳墓前時,她突然發現冥幣少了許多,於是,她便趕緊將目光轉向了兩個兒子,而當她的兩個兒子發現她的目光已經轉向他們兩個時,似乎預感到了什麼了,於是,她的兩個兒子便撒腿跑開了。此時,黃某明白冥幣的減少應該與兩個兒子有關。

黃某的兩個兒子畢竟還很小,跑也跑不遠。當黃某攆上兩個兒子後,她看到兩個兒子的褲袋裡竟然有冥幣露出,於是,她便揪住兩個兒子將冥幣掏了出來。而當她問及兩個兒子為何要偷拿冥幣時,兩個兒子的回答竟然令黃某有些哭笑不得了。

那麼,黃某的兩個兒子究竟是如何回答的呢?

原來,黃某的兩個兒子竟然回答道:“我們拿這些錢是給爸爸準備的,你不是經常說我爸爸‘快喝死了’嗎?萬一我爸真的死了,他也需要有錢花啊!我們想給爸爸攢一些‘錢。’”

黃某就是聽了兩個兒子的這個回答,頓時有些既想哭,又想笑了。

那麼,黃某的兩個兒子為什麼會有爸爸“死”的想法呢?

原來,黃某的丈夫顧某的應酬比較多,不但經常喝酒,而且,每次都會喝多。出於氣憤,有時候,黃某會罵丈夫顧某“快喝死了”。而黃某的兩個兒子卻記住了這句話,就是基於此,黃某的兩個兒子才會有爸爸“死”的想法呢!才會提前給爸爸準備一些“錢”花呢!

以上所述,就是這一事件的一個大致過程了。

當眾多網友知悉這一事件後,網友們便紛紛地展開了熱烈的討論。

中元節,媽媽帶倆兒子上墳,兒子竟偷拿冥幣,兒子的說法令人笑噴 - 天天要聞

網友聲音

網友君子愛財:哈哈!居然還有這種事情?着實是令人笑噴了。不過,通過這件事情來看,不管是誰,都不要在孩子面前罵別人“死”,畢竟,孩子的領悟能力還有局限性,隨便罵別人“死”,孩子是會當真的呢!

網友歲月如歌:雖然兩個孩子並不知道媽媽僅僅是罵了爸爸“死”,但爸爸不會“死”,不過,他們倆真的知道跟爸爸很親,知道給爸爸攢一些“錢”,着實是難能可貴呀!

總之,網友們的議論有很多。

中元節,媽媽帶倆兒子上墳,兒子竟偷拿冥幣,兒子的說法令人笑噴 - 天天要聞

老胡觀點

在古代,中元節是一個非常隆重的節日,在我們這裡,即便是到了今天能夠帶孩子上墳了,人們在上墳時也會將孩子放在地頭上,也是不允許孩子進入先祖的墓地的。因為通過這件事情來看,孩子進入先祖的墓地也許是會“闖禍”的,所以不允許孩子進入先祖的墓地也是應該的。

僅就此一事件而言,眾多網友們的議論還是非常有道理的。假如黃某不經常辱罵丈夫顧某“快喝死了”,黃某的兩個孩子怎麼會誤以為爸爸真的會“死”呢?怎麼會提前為爸爸的“死”而準備“錢”呢?老胡認為:作為父母,一定要在孩子面前謹言慎行,否則,孩子也許會將父母罵人的話或者調侃的話當真呢!

大家以為呢?

國際分類資訊推薦

德國柏林市內廣場“鼠滿為患” - 天天要聞

德國柏林市內廣場“鼠滿為患”

在大城市的廣場,看到老鼠到處跑是什麼體驗?德國首都的市民對此已不再陌生。位於柏林新克爾恩區的赫爾曼廣場(Hermannplatz)眼下正陷入嚴重的鼠患危機。為此,該區政府已於近日採取嚴格管控措施,以遏制鼠患擴散。
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誰也阻擋不了敘利亞的新生? - 天天要聞

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誰也阻擋不了敘利亞的新生?

7月5日,英國外交大臣戴維.拉米到訪敘利亞首都大馬士革,並宣布英國正式與敘利亞重建外交關係。據悉,這是英國部長級官員14年來首次訪問敘利亞。大事不決看英國,如今,英國人已指明了方向,既為國際社會,也以為敘利亞。與此同時,美國中東事務特使史蒂
美國白宮:特朗普擬將“對等關稅”暫緩期延長至8月1日 - 天天要聞

美國白宮:特朗普擬將“對等關稅”暫緩期延長至8月1日

美國白宮新聞發言人卡羅琳·萊維特7日下午在記者會上證實,美國總統特朗普計劃簽署行政令,延長“對等關稅”90天暫緩期,將實施時間從7月9日推遲到8月1日。7月7日,在美國首都華盛頓白宮,白宮新聞發言人卡羅琳·萊維特出席記者會。
以官員:本周可能無法就加沙停火和交換被扣押人員達成協議 - 天天要聞

以官員:本周可能無法就加沙停火和交換被扣押人員達成協議

總台記者獲悉,當地時間7日,一名以色列官員表示,正在卡塔爾首都多哈進行的加沙地帶停火談判尚未取得進展,可能無法在本周達成協議。這名接近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的以方官員稱,如果美國不進一步施加壓力,相關方可能無法在本周就加沙地帶停火和交換被扣押人員達成協議。另一位知情人士表示,以色列和哈馬斯之間的分歧主...
馬克龍收到中方加稅通知,48小時內態度大轉彎,主動提出訪華 - 天天要聞

馬克龍收到中方加稅通知,48小時內態度大轉彎,主動提出訪華

前言7月5日深夜,法國愛麗舍宮還亮着燈。中國商務部那份反傾銷稅公告,把法國政商界炸得夠嗆。誰能想到,就這麼48小時,一向對華強硬的馬克龍突然變了個人似的,主動跟王毅外長套近乎,還說要來北京談談。一瓶白蘭地咋就撬動了大國外交?馬克龍這次急轉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