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4日美國“負責任的治國之道”網站刊發伊森·保羅的文章,這篇文章的題目是:《中國為什麼一直冷落拜登》,在這篇文章中,伊森·保羅闡述了多方面理由,以此解釋中國為什麼冷落拜登,並且不願意與美國政府高層進行溝通。
第一,兩國雖然達成中美元首共識,但因為美方不遵守元首共識,並且肆意妄為,導致中方已經心灰意冷,因此,即使拜登政府的高層官員在各個場合向中國釋放出緩和語調,中國依然置之不理。
第二,伊森·保羅認為,中國之所以一直冷落拜登還因為,中國的核心問題即一個中國原則,已經在事實層面被美國政府掏空,以至於美國在台灣問題上肆意玩火,使得中方難以忍受。畢竟中方已經向美國闡明了自己在台灣問題上的底線與紅線,但美國依然置之不理,仗着所謂的《與台灣關係法》肆意掏空一個中國的基石,這就使得中美之間再也難以恢復過去的共識。當年中美兩國建交時,一個中國原則是兩國的基石,如今美國肆意向台灣輸送軍火,過去的美國眾議院議長佩洛西以及現任美國眾議院議長麥卡錫,他們對蔡英文等“台獨”勢力的支持已經徹底激怒中國,中國絕對不會在核心問題上讓步,進而也拒絕與美國進行高層溝通的原因正在於此。
第三,伊森·保羅認為,中國之所以一直冷落拜登就是因為,今年2月中美關係在陷入低谷之時原本有過轉折時期,也就是美國國務卿布林肯的訪華之行。結果沒有想到,因為2月的“流浪氣球”一事,美國上下好像吃了春藥一樣,企圖通過“氣球事件”向中國施壓。原本這是美國外交的慣用技能,美國往往會在重要政治人物訪問中國之前給中國製造一些事端,藉機製造輿論壓力,進而在談判中使中國讓步,結果沒有想到,中國根本不搭理美國這個茬,實際上這就使得美國處於非常尷尬的境地。推遲訪華是美國自己說的,但中國順水推舟,既然不想來那就別來了,這又讓美國感到非常難受,直到今天,儘管布林肯也在不同的場合表態,希望中方能夠重新啟動高層會晤,但中方不買賬的原因正在於此。
5月4日,美國“負責任的治國之道”網站刊發了伊森·保羅的這篇文章,伊森·保羅在文章中解釋了中國一直冷落拜登的諸多理由。這篇文章的作者伊森·保羅對於中美關係如今陷入低谷的原因分析,確實有一定道理,但在這裡還是要指出,中美關係之所以陷入如今的這種地步,責任主要在美方。
第一,實際上中方已經看透或看穿美國的戰略,美國對華戰略以遏制、打壓為主,最終目標是讓中國屈服,讓中國臣服於美國主導的基於規則的國際秩序之下。這也就意味着,美國為維護自己的霸權,根本見不得中國的發展,也根本不願意看到中國變得強大。正如去年年底美國國務卿布林肯與中國外事委員會主任王毅的談話中,王毅所指出的那樣,一方面美方要求與中國對話,另一方面卻對中國進行遏制,美國一方面要與中國談合作,另一方面卻給中國捅刀子。
美國的兩面手法背後反映出的就是美國要打壓中國的企圖,美國的這套伎倆,在以前中國還要照顧中美關係大局時還可以容忍,但如今中美關係已經發展到具有結構性矛盾,且矛盾不可調和時,中國當然不會慣着你。因此,中方看穿了美國遏制中國的野心與企圖根本不會改變,此時中國也就無需再勸人向善,既然美國一意孤行、肆意狂飆,中國當然要金剛怒目,絕對不會搭理美國,中方一直冷落拜登的理由在於,既然美國已經磨刀霍霍,中國當然要強力反擊。
第二,中國之所以要冷落拜登,還是因為中國在這些年與美國的博弈過程中,慢慢掌握了主動權與主導權。以前,中國為摸清楚美國對華戰略的底線,為維護中美關係的大局,在戰略上還是進行了相當的隱忍,但既然美國如今已經圖窮匕見,中國也要兩名自己的底牌,這事絕對不能跟着美國隨風起舞,這也就意味着,不能美國一點火中國就炸了,不能美國一製造議題中國就亂了自己的陣腳。3月6日秦剛外長已經將話講得很清楚,指望中國打不還手、罵不還口的時代已經過去,實際上這就是告訴美國人,如今中國在處理中美關係時已經做好最壞準備。一方面中國可以承受中美關係破裂的後果,另一方面也反映出,既然中國已經做好承受最壞後果的準備。這也就意味着中國在處理中美關係時,一定會佔據主動權,一定會按照自己的步子走,按照自己的節奏完成既定任務,在這種情況下,既然美國不講信用,不願意落實中美兩國元首共識,中國也就不奉陪了。
第三,中方之所以一直冷落拜登還因為,目前中國的戰略迴旋空間越來越大。還是應該從2013年以來中國實施的“一帶一路”計劃講起,通過“一帶一路”計劃,一方面中國讓自己富有的產能能夠行銷全球,另一方面中國也通過“一帶一路”計劃,結成了更加穩固的後方陣地。這也就意味着,中國的戰略依託更加牢固,戰略迴旋空間越來越大,在美國對中國虎視眈眈之時,中國當然毫不畏懼。美國可以走構建小院高牆的獨木橋,中國當然可以走朋有越來越多的陽關大道,當中國力量遍布全球,中國影響越來越被發展中國家接受時,也就意味着中國在全球戰略國際中,擁有更多的迴旋餘地以及戰略縱深。這便是中國冷落拜登的原因所在,既然拜登三心二意,也就不能要求中國對美國一心一意。
第四,中國之所以要冷落拜登的最根本原因在於,當前在戰略互信問題上,中國對美國已經徹底失去信心。2021年中美兩國元首第一次正式通話,中國領導人已經將話說得清清楚楚,中國領導人告訴美國總統拜登,中國人講究言必行,行必果,說到就要做到,做不到就不要說。如今,重溫兩年前的中美元首通話中,中方領導人鏗鏘有力的發言便能夠發現,實際上早在兩年前,中國就已經對美國這種出爾反爾的做法提出了預防性警告,當時美國還仗着自己勁大勢沉,聽不進中國的勸告。經過兩年的博弈,美國竟然還是不願意保持言行一致,中國當然不願意搭理美國這個出爾反爾的小人。
總而言之,針對中國為什麼一直冷落拜登這一問題,就是一句話:朋友來了有好酒,豺狼來了有獵槍。如今的中國不是美國想要怎樣中國就應該怎樣的,如果美國不放棄從實力地位原則出發對待中國的這種態度,中美關係的改善就絕無可能,拜登先晾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