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天,印度全國上下都對德國十分憤怒。
起因是德國《明鏡周刊》登出的一幅卡通漫畫,畫面上方寫着一行德語,“人口:印度超過中國”。
漫畫中心位置畫著兩列火車,一列是從車身到車頂都掛滿了人的普通列車,上面有人舉着印度國旗。
另一列是車身上印有中國國旗的高鐵。
代表印度的列車冒着滾滾濃煙,將代表中國的高鐵甩在了身後…
漫畫一經刊出,印度的媒體和官員開始痛批德國種族歧視,社媒上的印度網友也紛紛留言指責德國。
一幅漫畫,就這樣點燃了全印度的怒火……
一切的起因,要從本月另一條重大新聞說起。
不久前,聯合國官網發布的最新人口報告指出,截止本月月底,印度人口達到14.25億,將取代中國成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在未來幾十年內,其人口數量還將繼續增長。
而中國人口數量在2022年達到14億的峰值後,將開始逐漸下滑。
得知這條消息,印度方面也是舉國歡騰。多家主流媒體都在第一時間報道了此事。
《印度時報》:“聯合國報告顯示,印度已超過中國成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
《印度斯坦報》:
“聯合國:印度到年中將成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
眾多歐美媒體在報道這一消息時,也用了類似的標題。
然而,在一眾直接轉載消息的歐美媒體里,向來以“不說人話”著稱的德國《明鏡周刊》,卻刊出一幅含蓄的諷刺漫畫,徹底激怒了印度網友。
這幅漫畫里,中印兩國的列車分別代表兩國的“科技和基建”,印度列車上掛滿了人,卻跑在了中國的高鐵前面,其用意耐人尋味。
不管其他國家怎樣解讀,至少在印度人看來,這是妥妥的種族歧視。
印度官方第一時間就做出了強烈反應。
信息技術部長rajeev chandrasekhar憤怒地發推到:
“你們試圖嘲笑印度,但跟莫迪總理領導下的印度打賭是不明智的,幾年後印度經濟就會超過德國!”
另一位宣傳部長kanchan gupta則憤怒地抨擊稱:
“德國這是令人震驚的種族主義。《明鏡周刊》以這樣的方式漫畫諷刺印度,徹底脫離了現實。純粹是為了展現印度的落後,更是為了拍中國的馬屁!跟《紐約時報》諷刺印度的火星任務差不多糟糕。”
印度網民也紛紛在社媒上開啟了懟德國的模式。
“是時候抵制德國車了?我打算賣掉我的德國車賣輛印度車!”
“畫這幅漫畫的人很可能是個在德國的印度人。一個自我厭惡的印度人。”
“對這個最有力的回應就是我們也畫一幅諷刺漫畫。”
“這只不過顯示了他們對印度發展的嫉妒。”
“印度火車領先於德國火車,印度經濟很快也會超過德國。”
“碼住這條推文,最多兩年,我們的gdp就會超過德國,到時候提醒並向他們展示這條推文和這幅漫畫。”
“德國人一定為他們高效的列車系統感到無比自豪!這裡有片段。”
(配圖:二戰時將猶太人運往集中營的列車)
不過,也有部分印度網友認為,這幅漫畫雖然有諷刺嫌疑,也呈現了部分事實。
“這難道不是我們的現實?比起為一幅漫畫生氣,我們更應該嘗試改善我們的現狀。”
“我沒看出(漫畫)有什麼問題。直到現在,印度也沒有高速列車網,全國絕大部分的邦里,人們坐火車的場景就跟漫畫里是一樣的。”
“為什麼你們要抨擊德國人和中國人,而不是向中國學習?每個人都知道這是印度和印度鐵路的真相。接受現實好嗎!”
還有網友認為,這漫畫不是諷刺,而是表現了印度積極的一面:
“對德國人來說,它(印度)緩慢又穩定地贏得了比賽。有一天印度經濟也會超過中國。”
“這是印度的命運。十足的人口紅利。”
除開漫畫的諷刺意味,人口與發展,在任何國家都是值得深入探討的問題。
正如一些理性的印度媒體所說:
成為世界第一人口大國,不僅意味着機遇,也面臨著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