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們說一下印度,首先一點是人口,聯合國的數據顯示今年年中,印度的人口就要超過中國。但不包括港澳台地區,如果中國大陸加上港澳台人口還是比印度多,但是印度人口的出生率以及增長趨勢來看,即便是包括港澳台地區,在不遠的將來,就是明年印度人口也能超過中國,成為世界第一。
這事已經炒了好久了,我覺得西方媒體有個特點,特別愛說中國和印度之間的競爭,老早就在本世紀初中國成為世界工廠的時候,西方媒體都在講,說印度也要崛起,這叫什麼呀?叫龍象之爭,說中國是一條巨龍,在東方冉冉升起,印度是一頭大象,龍象之爭將是21世紀的主旋律。在龍象之爭背後,本來中印關係比較冷淡,本來就不那麼好,那後來因為邊境上的一些衝突,就導致雙方政府到民眾關係是越來越差。
而這時候美國出面啟動了它的印太戰略,要把印度拉入它的懷抱,但是,如果從歷史上來看,中印都是擁有悠久文明的古國,歷史上還有唐僧西天取經這樣的中印文化交流的佳話。而且在上個世紀,中印也都有反抗西民、西方殖民主義者的歷史,從什麼角度來看,中印都不應該這樣,但是因為一些歷史上、現實上的諸多原因,還有像印度的大國沙文主義,繼承英國的一些不好的習慣等等,導致現在這樣狀況,聽起來挺可惜的。
但從人口角度來說,印度超過中國人口,實在是沒有什麼炒作的空間,沒有什麼意思,多那麼幾百萬,少那麼幾百萬,都改變不了中印是兩個人口大國的現狀,改變不了整個亞洲佔了全人類80億人,1/3這麼一個狀況,亞洲就是人口密布,人口多了麻煩多,養活那麼多人,對任何一個國家來說都不容易。
印度也有問題,印度本來農業還行,在一些能源方面,依賴進口,但現在天氣太熱了,是印度面臨一個重大的問題,4月18日印度在一個露天的體育場,政府辦活動,大家就在太陽底下,在那參加活動,結果死了十幾個人,怎麼死的?連曬帶脫水熱死的。印度這些年熱死好多人,我看到一個官方的數據是從1995年到2015年,這些年印度就熱死了22000人。
我曾去過印度孟買,當時還算是冬天,特別涼快的時候,我在海邊在那拍照,用我手機拍照,結果過一會兒手機就卡殼了,我一看這款手機沒有準備應付太熱的地方,所以手機給卡殼了。印度的熱就讓你無法想象的那種情況,比如說在一些城市,天最熱的時候,你穿個拖鞋過馬路,那柏油都化了,化了之後就把鞋給粘到那了,所以千萬不要光着腳丫在印度大熱天的過馬路,會出大事。
印度這麼熱,政府當然要想辦法,印度在十幾年前就開始想應對之策,後來是官方出了很多的建議,其實好多建議聽起來跟不建議沒什麼區別,印度官方說太熱了,最好要呆在家裡,別出門,那說起來簡單,在印度有3/4的人都是工人,要暴露在戶外進行工作,就是沒有空調的地方,要在那進行工作,那不出門兒在家混吃等死嗎?那可不行。還說出門之前要多喝水,好像多喝水就能解決問題,但實際上太熱的時候,即便是洗澡也不能解決那個熱浪,因為連水都是熱的。
2020年有一個科幻作家,他寫了一部小說叫《未來部》就講了印度巨熱,說天空就像一個原子彈一樣,印度就因為熱浪襲擊就熱死了幾百萬人,現在看這種還真不是說完全的空穴來風,我們有句老話叫環球同此涼熱,印度這麼熱,巴基斯坦也不含糊,去年印度最高溫度49度,今年再隨着熱浪的襲來,有可能到50度,巴基斯坦也到了47度。像洪災、旱災各種氣候變化帶來的極端的氣候影響着全人類。
所以說印度有兩件事,一是人口太多,超越了中國,稱為將成為世界第一,而同時熱也是世界第一,如何應對熱浪,這也是擺在莫迪政府面前的一個重大的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