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子晚報網1月13日訊 (記者 薛玲) 試點建設一批社區、園區嵌入式托育點,提供全日托、半日托、計時托、臨時托等形式多樣的便捷托育服務;開展用氣安全宣傳教育,持續開展4萬戶液化石油氣用戶“安心管”免費升級行動;新增1萬個停車共享泊位,持續完善全市停車資源共享“一個平台、一張網、一個app” ……
1月13日,在南京市十七屆人大一次會議上,與會市人大代表再次以投票表決的方式,選出了2023年南京將重點實施的十大民生實事。
據悉,這已是南京第四次在人代會上通過人大代表投票的方式決定政府年度重點民生實事項目。
南京市十七屆人大一次會議現場。肖日東 攝
鏈接:2023 年度民生實事項目
一、“一老一幼”服務可及
1.新增14家普惠托育機構,擴大價格可負擔、質量有保障的托育服務供給。
2.試點建設一批社區、園區嵌入式托育點,提供全日托、半日托、計時托、臨時托等形式多樣的便捷托育服務。
3.新增1200張養老機構床位,完成3000戶老年人家庭適老化改造。
4.新建12個社區老年人認知障礙照護服務中心,新增12個示範性社區銀髮助餐點。
5.改造提升100個示範性鄉村互助養老睦鄰點,實現城市街道綜合性養老服務中心全覆蓋。
二、優化教育資源配置
6.遴選不少於400項公益優質社會項目參與“雙減”課後服務,滿足學生多樣化學習需求,促進學生全面健康成長。
7.深化學校家庭社會共育,南京家長成長學院“寧育家”app用戶達50萬,提供優質家庭教育指導課程200節。
8.新購10萬套、整改出新5萬套學生課桌椅,持續提高中小學課桌椅適配率,緩解學生用眼疲勞。
9.推進5所普通高中新改擴建項目,增加普通高中學位供給。
三、有效促進就業創業
10.打造“家門口人社服務站”,對困難群體提供“一人一檔”、“一人一策”精細化服務,幫扶失業人員再就業10萬人,就業困難人員就業1.85萬人。
11.拓展就業渠道,挖掘優質崗位,組織面向大學生等重點群體的線上線下招聘會1000場次。
12.推進創業孵化基地、大學生創業園等創業載體建設,做好優秀創業項目遴選資助,支持大學生創業4500人。
13.新建12家“寧青驛站”南京青年人才驛站,為符合條件的留寧、來寧高校畢業生提供不超過14天的免費過渡性住宿。
14.舉辦10場退役軍人創業幫扶活動,舉辦“戎創金陵”退役軍人創業創新大賽,培育扶持退役軍人創業。
15.開展企業職工培訓6萬人次,促進產業用工需求和職業技能培訓有效銜接。
四、完善醫療健康服務
16.建成基層醫療衛生機構五級中醫館6個,四級中醫館15個;創建15家甲級村衛生室;針對重點人群,分類分級做好健康管理和健康監測。
17.創建6個省級精神障礙社區康復服務示範點。(市民政局)
18.為全市養老機構配置制氧機、呼吸機等;開展心肺復蘇、aed使用持證救護培訓10萬人次。
19.新增6個運動促進健康中心(站、點),實現“體衛融合”服務機構各區全覆蓋,體質健康檢測與運動健身指導服務6萬人次,開具個性化運動處方1萬個。
五、建設宜居安全家園
20.試點創建10個“物業服務+社區生活服務”新模式的住宅小區“睦寧里”服務站點。
21.構建“房幫寧”涉房事務一體化綜合服務機制,創新實現買賣房屋、租賃掛牌、地圖找房、小區報修等10餘個移動端特色服務場景。
22.創建200個省級垃圾分類達標小區,科學合理建設投放設施,建立健全收運體系。
23.改造提升和新建30個社區綜合服務中心。
24.完善城市高層建築消防裝備配置,推動電動自行車車棚增設簡易消防噴淋設施保護面積38萬平方米;開展300場消防安全進“企業、學校、社區、農村、家庭”宣傳培訓活動。
25.開展1.5萬家小型場所單位應急知識公益培訓,持續增強相關從業人員安全生產意識,提升先期處置和避險自救能力。
26.開展用氣安全宣傳教育,持續開展4萬戶液化石油氣用戶“安心管”免費升級行動。
六、關愛重點幫扶人群
27.為全市困境青少年、新業態新就業群體未成年子女實現不少於5000個“新年微心愿”。
28.建設100間“夢想小屋”、舉辦100個愛心暑托班。
29.幫助1000名殘疾人實現就業,為1000名殘疾人開展職業技能培訓,提升殘疾人職業技能水平。
30.改造提升12個省級示範性未成年人保護工作站。
七、產業助推鄉村振興
31.鼓勵支持100個農村創業創新主體和示範基地積極發展鄉村特色產業。
32.培育新型農業經營示範主體1500家,創建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服務中心試點。
33.新改建10個新裝備應用示範蔬菜保供基地,增強菜籃子產品保供能力。
34.依託青春助力鄉村振興工作站開展10期南京青年電商實訓營,幫助500名青年大學生、青年新農人提升電商創業就業技能。
35.整合鎮(街)公交場站、倉儲物流設施等資源,建成一批涉農板塊鎮(街)級寄遞物流公共配送中心,鞏固農村末端寄遞物流服務水平。深化交通運輸與郵政快遞融合發展,推動農村物流站場資源共享、運力資源共用、信息資源融合,進一步拓展交郵融合客運站和示範線路。
八、營造友好共享空間
36.推進兒童友好社區建設,建設30個市級兒童友好社區,高標準建成6個省級兒童友好示範社區。
37.新設20處“梧桐語”小型城市客廳,廣泛開展文化宣傳、科普教育、閱讀沙龍等公益活動。
38.建設10處“樂享園林”活力空間,為市民提供休憩交流、自然科普、休閑運動、親子遊樂等多元化體驗。
39.推進200條背街小巷整治提升,持續提升精細化建設管理水平。
40.打造20個“一刻鐘便民生活圈”,優先在老舊小區、保障房片區等區域推進,為周邊居民提供一站式生活解決方案。開展“小店計劃”,支持線上數字化轉型、開展特色小店試點示範等,幫助小店降本增效,助力小店聚氣引流。
九、織密交通出行網絡
41.全面推進寧蕪鐵路外繞改造工程建設,優化織補沿線路網規劃布局。(市交通運輸局)
42.持續推進東麒路北延、機場二通道(繞城以北段)等主城跨區斷頭路建設,建成綠都大道、文樞西路西延,實施10處交通微改造工程,進一步完善區域路網,提升節點通行效率。
43.新辟、優化公交線路30條,升級改造主城區120處公交中途站點,更新公交車輛採用低地板及低入口配置,豐富公交服務形式,提高公共交通換乘便利性。
44.新增1萬個停車共享泊位,持續完善全市停車資源共享“一個平台、一張網、一個app”。
45.全力開展“四好農村路”建設,實施完成農路新改建150公里、養護改善工程120公里、生命安全防護工程50公里。
十、豐富群眾文體生活
46.新改建5個體育公園(廣場),打造戶外運動新場景。
47.新改建40片燈光球場,點位信息納入全市體育場地設施電子地圖,“點亮”百姓身邊的運動場地。
48.推動建立100個“微社區”運動俱樂部,充分激活社區體育發展活力。
49.在全市少兒圖書室(閱讀空間)統一開展200場以上閱讀教學、科普探索等“童閱金陵 書香伴行”活動;在街道文化站、社區綜合文化服務中心設置1000處以上少兒閱讀二維碼,提供國學傳統、繪本漫畫等數字閱讀服務。
校對 陶善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