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吃飽飯”都難的印度,為何豪言要“餵飽”全世界?

2022年10月11日22:09:39 國際 1263

在今年的3月份之前,國際糧食價格就已經達到了10年來的最高水平。由於俄羅斯和烏克蘭是“世界糧倉”,貢獻了全球大約28%的小麥、55%的葵花籽油、15%玉米和大麥的貿易量。因此,在俄烏地緣衝突爆發後,世界糧食危機進一步加劇,也將包括糧食在內的大宗商品價格推升至1990年以來的最高水平。在國際糧價處於歷史高峰的當口,印度放出話:印度可以養活世界。問題是,自己“吃飽飯”都難的印度,真的能拯救這場糧食危機,“餵飽”全世界嗎?

自己“吃飽飯”都難的印度,為何豪言要“餵飽”全世界? - 天天要聞

印度豪言要“養活”全世界

4月中旬,由於主要小麥生產國俄烏陷入地緣衝突,世界糧食麵臨嚴重短缺的風險。莫迪老仙表示:“如果世界貿易組織允許,印度可以養活世界。”

幾天後,印度商務部長皮尤什·戈亞爾在社交媒體上寫道:“當全世界都在尋找糧食供應的穩定和可靠來源時,我們的農民已經確保了我們的糧倉裝滿了糧食,我們準備為世界服務。”

不久之後戈亞爾宣布,他們將計劃與摩洛哥突尼斯、印度尼西亞、菲律賓、泰國、越南、土耳其阿爾及利亞和黎巴嫩等國探討在全球需求不斷增長的情況下,出口小麥的可能性。

然而,時隔不久,5月13日,印度立場明顯逆轉,宣布限制小麥出口。印度這張“善變的臉”引發了幾個問題:如果印度不確定是否有足夠的國內供應,為什麼要向世界出口糧食?為什麼在出口即將處於起飛階段又突然宣布限制出口?這是否會影響印度想要建立向世界提供可靠的糧食來源的形象?

自己“吃飽飯”都難的印度,為何豪言要“餵飽”全世界? - 天天要聞

其實,答案很簡單也很明了。根據聯合國糧農組織的數據,儘管印度是世界上最大的牛奶和豆類生產國;也是第二大大米、小麥、甘蔗、花生、蔬菜和水果生產國;同時還是香料、魚類、家禽、牲畜和種植作物的主要生產國之一;另外,在黃麻和棉花等幾種非糧食作物中也佔據着第一或第二的排名。

然而,和我國一樣,印度在2021年擁有13.93億人口,預計在2023年將超過我國成為世界第一人口大國。因此,儘管印度是糧食生產大國,但其國內糧食安全問題將超越成為農產品出口大國的任何雄心壯志。其在全球食品和農業貿易中的份額按價值計算僅佔2.2%。只有當印度能夠提高其農業部門的生產力,並且印度農產品不僅在全球供應危機期間而且在正常時期都保持價格競爭力時,才有可能實現持續出口。為此,它必須在農業投入、基礎設施、農業技術方面進行巨額投資,並讓農民在不受限制的情況下在最有利可圖的市場,包括國內和國外自由銷售。否則,印度連養活自己都是問題。

自己“吃飽飯”都難的印度,為何豪言要“餵飽”全世界? - 天天要聞

印度“養活”世界的自信來自哪裡?

印度之所以有養活世界的自信,當然也是有一定的理論依據的。正如印度國際經濟關係研究委員會農業客座教授Ashok Gulati所說:“全球大米貿易量為5100萬噸,而印度出口了2100萬噸!我們不是在養活世界上的大米食用者嗎?只要小麥價格足夠誘人,我們也有能力在小麥上這樣做!”印度是少數幾個農業面積幾乎佔地理面積一半的國家之一。“在其他國家,這一比例從10%到25%不等,中國約為11%左右,恆河平原是世界上最肥沃的地區!”他補充道。

根據糧農組織發布的《2021-2030年農業展望》,認為印度是本十年內將推動糧食產量增產的少數幾個國家之一。預計印度的大米產量增速將高於國內需求,全球大米貿易的增長將受到印度產量過剩的支持。另外,到2030年,全球小麥產量將增加8700萬噸,達到8.4億噸,其中“世界第三大小麥生產國印度預計將提供最大份額的額外小麥供應,其小麥產量將增加1800萬到2030萬噸。

但這一切都是理論值,就如今年遇到的極端高溫天氣,給印度的小麥和大米生產帶來影響,最終導致印度出台了小麥和大米出口禁令。另外,在今年6月份的時候,印度還限制了食糖的出口。注入此類限制的迅速性和不可預測性,將阻止印度建立長期貿易關係。

自己“吃飽飯”都難的印度,為何豪言要“餵飽”全世界? - 天天要聞

未來印度養活世界的可能性有多大?

除了上面提到的不確定性因素,我們可以從耕地方面來討論一下印度養活世界的可能性。對此,我們不妨和我國做個對比,我國有1.3億公頃耕地,而印度有2億公頃。但目前我國的單產是387公斤/畝,而印度為140公斤/畝,我國大多數作物產量比印度兩倍還要多。

當然,印度的化肥和農藥使用量遠低於我國和世界平均水平(見下圖),這稱為未來印度糧食增產的潛力所在。但目前印度正在着手淘汰佔國內市場大約三分之一份額的27種農藥。從長遠來看這可能是有益的,但如果在不久的將來限制使用化肥和農藥,那麼,養活世界的目標可能仍然是白日夢。

今天,大家都在談論斯里蘭卡危機,由於該國突然轉向有機農業而導致國內農業系統崩潰,進而引發了更大的危機。我們的目標是化肥農藥的減量增效,但至少我們應該記住,發達經濟體人均使用的農用化學品要多得多,這就是為什麼它們是發達經濟體。

除了這些樂觀情況之外,印度的頂級智庫NITI Aayog對印度農產品供需狀況的評估表明,即使在十年後的2032-33年,該國也可能沒有太多盈餘農產品可供全球市場。儘管可能在大米和小麥上過剩,但印度將在包括水果和糖在內的農產品上過緊巴的日子。

自己“吃飽飯”都難的印度,為何豪言要“餵飽”全世界? - 天天要聞

總之,在可預見的未來,印度要養活世界,似乎都站不住腳,如果有可能的話,這種情況也不太可能很快實現。

國際分類資訊推薦

陝西省中醫藥研究院陝西省中醫醫院召開5.12國際護士節表彰會 - 天天要聞

陝西省中醫藥研究院陝西省中醫醫院召開5.12國際護士節表彰會

5月12日下午,陝西省中醫藥研究院陝西省中醫醫院召開5.12國際護士節表彰大會,黨委書記楊聯昌作總結講話,黨委副書記賈偉宣讀表彰決定,院領導、黨政與職能管理部門負責人、黨總支書記、科主任、護士長、受表彰科室代表及各科室護理骨幹參加會議。會議
重慶沙坪壩:“五化”工作法構建涉企行政執法新模式 - 天天要聞

重慶沙坪壩:“五化”工作法構建涉企行政執法新模式

近年來,重慶市沙坪壩區聚焦行政執法領域痛點難點,以涉企行政執法“五化”改革為核心抓手,系統構建“無事不擾、包容審慎、嚴格規範、公正文明”的執法新生態,通過整合執法資源、創新監管模式、強化數字賦能,實現執法效能與企業獲得感“雙提升”。
蔡蘇昌被查,系今年陝西省第一位落馬廳級幹部! - 天天要聞

蔡蘇昌被查,系今年陝西省第一位落馬廳級幹部!

剛剛還在看陝西省工業和信息化來了一位新的主任,轉眼間,看到了陝西省紀委重拳出擊,打下退休多年的一位工業廳的老幹部,內容如下:陝西省工業和信息化廳原副廳長蔡蘇昌涉嫌嚴重違紀違法,目前正接受陝西省紀委監委紀律審查和監察調查。
巴西總統盧拉在京表示:與中國走近,不害怕特朗普報復 - 天天要聞

巴西總統盧拉在京表示:與中國走近,不害怕特朗普報復

巴西總統盧拉14日上午在北京就訪華情況舉行記者會。他直言,巴西不擔心因與中國走近而成為特朗普報復的目標。一位西方媒體記者向盧拉提問,巴西是否擔心與中國拉近關係而遭到特朗普的報復?盧拉說,巴西不害怕美國的報復。作為一個大國,巴西有自己的方針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