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里米亞大橋爆炸,烏克蘭說這只是一個開始

2022年10月08日23:52:53 國際 1531

炸了。

橫跨刻赤海峽克里米亞大橋炸了。

根據多家俄媒報道,當地時間8日清晨,在橫跨刻赤海峽的刻赤海峽大橋,又稱克里米亞大橋的鐵路上,一節裝有燃料的火車油罐車車廂起火,多節貨運車廂受損。

目前大橋上的鐵路和公路交通暫時中斷。刻赤海峽航運正常。事故救援調查工作已經展開。

克里米亞大橋爆炸,烏克蘭說這只是一個開始 - 天天要聞

刻赤海峽大橋是一座鐵路、公路兩用橋,連接俄羅斯克拉斯諾達爾邊疆區塔曼半島和克里米亞半島的刻赤市,全長19公里,跨海部分7.5公里,2018年5月開通。

光這麼介紹,大家肯定是不清楚的,咱們看地圖說話。

克里米亞大橋爆炸,烏克蘭說這只是一個開始 - 天天要聞

從圖中,我們可以清楚的看到,這座刻赤大橋是克里米亞半島和俄羅斯本土之間的重要一段,這也是俄羅斯人費盡周折修建起來的。

這座大橋對俄羅斯具有高度象徵意義,也是俄軍在克里米亞及俄方所控制的烏克蘭南部其他地區的重要補給通道。

克里米亞大橋爆炸,烏克蘭說這只是一個開始 - 天天要聞

可以說,戰略位置十分的重要。

首先,克里米亞半島上是沒有淡水的,需要俄羅斯從本土運輸,還有其他的戰略物資,也是非常匱乏的。

更關鍵的是,還是俄羅斯軍隊往克里米亞方面的調動,也要依賴這座大橋。

當年修建青藏鐵路的時候,很多人都覺得不理解,咱們不是已經有青藏公路了嗎,開車就能進藏,為啥還要修建鐵路呢?

原因很簡單,因為鐵路的運輸效率更高,速度更快,假設西藏發生了戰事,我們的軍隊可以迅速調入西藏平叛。

尤其對於機械化部隊,對於坦克裝甲車來說,鐵路的運輸效率那可就強太多了。

大家發現沒有,自從青藏鐵路通車後,我們對西藏的控制又加強了不少,這些年,根本就沒聽說過再出現什麼藏獨分子再鬧事的新聞。

一小撮的藏獨分子鬧事,武警直接就給鎮壓了,如果是規模大一點的,當地還有駐軍,規模再大一點的,內地分分鐘可以調集重兵進藏。

你來多少給你滅多少,完全不給你商量的。

還有印度,這些年也一直在藏南地區和我們起矛盾,搞摩擦,有了這條鐵路,咱們根本就不虛他們,有本事你印度就真闖過來試試,我們百萬大軍嚴陣以待。

這就是鐵路的運輸作用,和平年代,方便我們去西藏旅遊和人文經濟交流,如果碰到戰事了,調兵遣將那速度也是杠杠的。

為什麼我要花這麼大的篇幅,和大家說明青藏鐵路的重要作用呢?

原因很簡單,因為克里米亞大橋是一座可以同時走鐵路和公路的大橋。

而後續報道也證實了事故細節:

這次的爆炸,是由一輛來自俄羅斯克拉斯諾達爾邊疆區塔曼半島方向的卡車,在克里米亞大橋的汽車通行處發生爆炸。

卡車爆炸之後,正好就引燃一輛前往克里米亞半島方向的火車,火車7個油罐起火。

這次爆炸,造成了兩個汽車渡口的橋樑出現部分坍塌。

大橋的鐵路交通和公路交通,同時中斷,俄羅斯方面發往克里米亞方向的所有列車,全部都暫停了。

在俄烏衝突進行到如此關鍵的地步。

連接克里米亞半島和俄羅斯本土的大橋上發生了爆炸,鐵路和公路交通同時中斷。

這未免也太巧合了吧?

巧合到讓人覺得,這似乎是故意發生的一樣。

克里米亞大橋爆炸,烏克蘭說這只是一個開始 - 天天要聞

這張照片是爆炸時候,被路過船隻給抓拍下來的。

還有一張更近距離的。

克里米亞大橋爆炸,烏克蘭說這只是一個開始 - 天天要聞

在俄烏戰爭進行到現在,如此敏感的一個時間點,居然就發生了這麼湊巧的一件事。

卡車經過發生爆炸,而且,就緊挨着人家油罐列車,導致火車也發生了爆炸,最終大橋垮塌,交通中斷。

雖然,俄羅斯仍然可以通過船隻接駁的方式,向克里米亞半島提供支持,可是這效率也太低了,萬一烏克蘭軍隊重兵壓境,進攻克里米亞半島,面對人家大規模的裝甲集團,你拿什麼去抵擋?

俄羅斯這邊根本來不及做準備啊,運輸船隻還沒有被全部動員起來。

而且,就算全靠船隻去運輸,也來不及運送多少武器裝備過去啊,鐵路運輸的便利性,時效性,遠非船運可以比擬的。

所以,咱們本着,“誰獲利最大,誰就最有嫌疑”的原則。

第一個懷疑的就是烏克蘭。

結果大家的目光剛聚焦過來,人家烏克蘭空軍直接自己就跳出來了。

“早上在克里米亞大橋,油罐車着火,部分道路被摧毀!一切都屬於烏克蘭!”

烏克蘭空軍的賬號在社交媒體上發文。

等於直接就拍着胸脯承認了。

“沒錯,就是我們乾的,怎麼樣,我們牛吧?”

克里米亞大橋爆炸,烏克蘭說這只是一個開始 - 天天要聞

可實際上,烏克蘭空軍是完全沒有這個能力的。

這種說法,就純屬是在往自己臉上貼金。

想去彰顯自己多牛,多厲害一樣。

你咋不說今天陰天,不出太陽,那是因為太陽被你們的海馬斯火箭給射下來了呢?

完全就是在吹牛,吸引眼球用的,和他們那演員總統一脈相承,倒是學了不少東西,大家看看就好了,沒必要相信。

真正這場爆炸的原因,很有可能是內部滲透,潛伏在俄羅斯這邊烏軍間諜所為。

咱們先來看一下距離爆炸不遠處,一個監控探頭所拍下來的清晰視頻。

大家可以清楚的看到,這完全不是什麼導彈襲擊,而是卡車在行駛途中,自己發生了爆炸。

首先,克里米亞半島現在還在俄羅斯的控制中,烏克蘭如果想炸,一般的炮彈是根本不現實的,只能遠程精確制導。

可是,從距離上來計算,能打到刻赤大橋的近程導彈怎麼也有半噸載荷,那爆炸效果,不可能只是這麼小。

從下面這張照片我們也能清楚的看到:公路段非常整齊地在橋墩處斷開,半片掉進海里,從別的視角看的視頻里另外半片也已經斷掉,泡水裡的橋面幾乎沒有受損痕迹,這種爆破不可能是遠程精確打擊做到的。

所以可以明確一點的是,這是一場精心策劃的,自殺式卡車恐怖襲擊。

克里米亞大橋爆炸,烏克蘭說這只是一個開始 - 天天要聞

沒想到啊沒想到,烏克蘭居然也有這一天。

在國際上,他們一直都是受害者的形象,委屈巴巴的,像個被人給欺負了小媳婦一樣,說俄羅斯是侵略者,強佔了他們的國土。

可反過來,居然還搞這種恐怖襲擊的方式。

克里米亞大橋爆炸,烏克蘭說這只是一個開始 - 天天要聞

你烏克蘭不是說克里米亞半島是你固有領土的一部分嗎?

好啊,你現在自己用恐怖襲擊的方式,炸毀了屬於你們烏克蘭的這座大橋,這又是個什麼道理呢?

這從邏輯上完全就是站不住腳的。

不過嘛,想想也是可以理解的。

畢竟,他背後的主子美國人,他們也是雙標慣了。

自己被人給911恐怖襲擊了,就要拿出來每年哀悼,每年送花舉辦活動什麼的。

結果,反過來頭來,就去中東地區,去伊拉克敘利亞阿富汗大炸特炸,發動他們所謂的“正義戰爭”。

給那些國家的人民造成了嚴重的災難。

這時候,就沒人說這是恐怖主義了,反而說:“這是自由民主在中東的普及”。

甚至還有人說,“中東那些國家的混亂完全就是他們咎由自取的,是他們不懂得學習美式民主。”

呵呵,難道美式民主就是這樣的雙標?

一邊宣稱這是我家裡的大橋,是我固有領土的一部分,俄羅斯人你們滾出去。

另一邊,轉頭就找人來當人肉炸彈,搞一個恐怖襲擊,給大橋炸了。

而且,還歡欣鼓舞的吹噓這是重大的勝利。

何為無恥?

這就是無恥。

他們已經完全不要臉了。

當然,這件事情也給我們提了個醒。

刻赤海峽大橋,如此重要的戰略要地,俄羅斯方面是不可能放任不管的,肯定是嚴防死守。

不說別的,任何上橋的車輛都得接受檢查吧?

可是,那輛滿載炸藥的卡車,又是怎麼被人給放上橋呢?

所以,這是一場由烏克蘭間諜和俄羅斯叛徒,裡應外合的精心策劃。

這話放在我們身上也是一樣。

除了要小心敵對勢力的滲透破壞,更要提防混在群眾中間的那些雙面人,說不定,他們就會在關鍵時刻在背後捅上我們一刀。

那些嘴上天天喊着愛國愛國,實際上卻天天嚮往着去美國的。

這種雙面人,才是最可怕,也是最可恨的。

國際分類資訊推薦

專家分析丨機場遭襲後以色列為何提報復伊朗?美伊核談判“卡”在哪裡? - 天天要聞

專家分析丨機場遭襲後以色列為何提報復伊朗?美伊核談判“卡”在哪裡?

在本-古里安國際機場遭到胡塞武裝導彈襲擊後,5月4日,以總理辦公室發表聲明稱,以色列將對胡塞武裝及其盟友伊朗進行報復。以色列為什麼還要專門提到伊朗?伊朗又是如何看待來自以色列的威脅?伊朗判斷來自以色列軍事打擊可能性存在寧夏大學中國阿拉伯國家研究院教授 牛新春:當下,伊朗認為以色列對伊朗核設施或本土實施軍...
蘇丹港連續第三天遭空襲 機場、市區未能倖免 - 天天要聞

蘇丹港連續第三天遭空襲 機場、市區未能倖免

當地時間5月6日,蘇丹東部港口城市蘇丹港的機場、港口與城區再次遭到蘇丹快速支援部隊的空襲。總台記者獲悉,6日凌晨,蘇丹港的沿海碼頭出現巨大爆炸,多個儲油罐失火燃燒。蘇丹港機場附近區域也遭到轟炸,現場有濃煙升起,導致機場暫時關閉,航班停飛。空襲還造成市區一家酒店受損,這家酒店靠近蘇丹武裝部隊總司令布爾漢...
特朗普情緒突然失控,就在眾目睽睽之下,語無倫次扯到中國身上 - 天天要聞

特朗普情緒突然失控,就在眾目睽睽之下,語無倫次扯到中國身上

在空軍一號上,特朗普面對記者採訪情緒突然失控。一番語無倫次後再次將話題扯到了中國身上!起因是結束了周末度假的特朗普乘坐專機返回華盛頓白宮,按慣例這個時候都會有記者採訪。沒想到這次直接破防,怒噴《華爾街日報》太壞了,還稱其是“圍着中國轉,坑慘
羅馬尼亞內政部長被任命為看守政府總理 - 天天要聞

羅馬尼亞內政部長被任命為看守政府總理

△克特林· 普雷多尤(資料圖)綜合法新社和羅馬尼亞媒體Romania-Insider報道,當地時間5月6日,羅馬尼亞內政部長克特林· 普雷多尤被任命為看守政府總理。5日,羅馬尼亞社會民主黨宣布退出執政聯盟,來自該黨的總理喬拉庫宣布辭職。(來源:央視新聞)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極目新聞”客戶端,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歐盟砸5億歐元“搶人” 馬克龍:歐洲要做科學家的避風港 - 天天要聞

歐盟砸5億歐元“搶人” 馬克龍:歐洲要做科學家的避風港

當地時間5月5日,一場名為“為了科學 選擇歐洲”的大會在法國巴黎召開。法國與歐盟委員會在會上宣布,在美國特朗普政府減少對科研領域的資助之際,歐盟將設立一項總值5億歐元的科研激勵計劃,吸引外國的科研人員,特別是來自美國的科研人員前來工作。 此次大會是在巴黎索邦大學舉行的,旨在鼓勵全球的科研人員選擇歐洲作為...
美國經濟和特朗普政策,必須死一個! - 天天要聞

美國經濟和特朗普政策,必須死一個!

美國經濟,馬上就要迎來一場巨大衝擊,這可不是我說的,是路透社和經濟學人幾個西方主流媒體的一致判斷。 他們的邏輯主要集中在兩個方面,一是美國經濟其實早就在走下坡路,二是,川子的關稅政策又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