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烏在伊斯坦布爾的談判結束了,沒有達成更多的成果,但是在換俘問題上是做了相應的安排。但現在又有一件事情發酵了,這個事情是什麼?也就是俄烏在伊斯坦布爾談判用的是什麼語言,用的是烏克蘭語英語還是俄語,這個事情現在開始不斷發酵。
那麼作為俄羅斯方面就給出消息,說俄方和烏方在伊斯坦布爾談判用的是俄語,但是烏克蘭方面現在給予否認。俄羅斯外交部新聞發言人扎哈洛娃就指出,烏克蘭副外長謝爾蓋說,烏克蘭代表團在伊斯坦布爾談判說的是英語和烏克蘭語,這個完全就是撒謊。扎哈羅娃就指出,雙方剛開始的時候,烏克蘭用英語讀了開場白,然後就轉為用俄語和俄羅斯代表團進行交流。
為什麼語言的事情反而成為俄烏雙方代表團爭執的焦點?其實,關鍵在於烏克蘭方面是否認對俄語的認同,而且烏克蘭對使用俄語的烏克蘭族裔的人進行各種各樣的打壓,包括烏克蘭曾經立法,不允許在烏克蘭境內說俄語。如果烏克蘭談判代表團在伊斯坦布爾和俄羅斯說俄語,而不是說烏克蘭語,那麼將會導致這些談判代表團有可能在國內會遭到非議。
但事實就是事實,在伊斯坦布爾談判的時候,儘管雙方都配有翻譯,但翻譯其實並沒有用,為什麼沒有用?就是因為雙方既然都說俄語的話,為什麼還需要通過翻譯多此一舉呢?但是有一點,雙方之間通過某一種單一語言來交流的話,肯定會更加暢快一些。
但是烏克蘭代表團如果說俄語的話,這又表明一點,就是在烏克蘭國內說俄語的烏克蘭人是比比皆是,就連談判代表團都在說俄語,難道還能夠對俄語說不嗎?所以雙方之間圍繞語言的問題是爭得不可開交,也說明語言文化問題現在已經是橫亘在俄烏之間另外一個文化之間重大的差異。
本身這兩個國家平時說烏克蘭語說俄羅斯語都比較多,但非要爭個你死我活,這就是同根生,但相煎確實很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