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9號大約11:55 ,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葬禮在威斯敏斯特教堂禱告儀式結束後,全國默哀2分鐘,伴隨着英國國歌奏響,現場的人跟着唱起來,這時只見查爾斯三世不停流淚。儘管已經74歲,並且已經是君王了,一想到從此再沒有母親,怎麼能不傷心?女王其他的孩子噙着淚花不知是唱還是哭!
一曲罷了,緊接着鐘聲響起,風笛獨奏。
女王的靈柩啟動,女王要回家,回到她的溫莎城堡去,那裡才是她的最後歸宿。
8個年輕力壯小夥子相互手搭着對方肩背,抬着 女王棺槨開始移步,經過之處人們都摘帽垂頭致哀。
這樣才看得清楚是怎樣在抬“重”(棺槨)的。8個人必須要求身高基本相同。
伊麗莎白二世永別了威斯敏斯特教堂 ,這裡是她曾經加冕典禮和舉行婚禮的地方。
女王靈柩安放在一輛古老的皇家海軍炮車上,由140名海軍士兵牽拉着,出殯開始。
伊麗莎白二世的子孫跟在靈柩後面,女性配偶及孩子都坐在車裡隨行,安妮公主除外,她一直伴隨在其母左右。
從威斯敏斯特教堂到溫莎城堡30多公里路程,隊伍邁着整齊步伐緩慢而勻速的前進,目的是讓沿途等候的民眾跟女王告別。
送殯各個方陣,很有點像閱兵方陣,場面宏大氣派 隆重 ,不同的是所有人都莊嚴肅穆。
皇家騎兵的馬,綜毛潔凈放亮,它們好像也知道這是一個舉世國葬,步行頻率跟人一致。
送殯隊伍除了有節奏的腳步聲之外,再就是樂隊一路吹奏的鼓號聲樂。
當女王送殯隊伍經過倫敦和平紀念碑時,民眾向伊麗莎白二世致敬和哀悼,威廉王儲等人向人群和紀念碑回敬軍禮。
女王靈柩經過白金漢宮前的維多利亞紀念碑。維多利亞女王是19世紀英國君主,應該算是王室的先人。
靈柩穿過近衛騎兵大廈門洞
送殯隊伍護送靈柩穿過近衛騎兵大廈門洞,然後來到騎兵訓練的馬場。
在惠靈頓拱門女王棺槨換到了靈車上。惠靈頓拱門是為了紀念惠靈頓公爵滑鐵盧戰役取得勝利於1826年修建的。
送殯隊伍護送靈柩進到溫莎城堡,事先等待的禮兵點燃禮炮,迎接伊麗莎白二世回家。
溫莎城堡人山人海,民眾滿懷悲哀最後看一眼他們愛戴的女王。
溫莎城堡,女王伊麗莎白二世生前住居地,也是她永遠的憩息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