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之前,美國總統特朗普與俄羅斯總統普京進行了一次備受關注的通話。特朗普當時對外聲稱:這次對話“非常好且富有成效”。這種表態讓外界一度以為俄烏衝突的停火即將迎來突破性進展。
然而,僅僅半個月後,特朗普就發現自己被耍了。
【特朗普威脅對俄羅斯石油加征“二級關稅”】
日前,普京發表講話時表示,烏克蘭現政府因未能舉行選舉而缺乏合法性,因此俄羅斯“不知道該與烏克蘭的誰簽署停火協議”。更具衝擊力的是,普京甚至提議在聯合國監督下,由美、歐、俄等國聯合在烏克蘭設立“臨時管理機構”,為未來的選舉鋪路。
這一表態直接顛覆了特朗普對俄烏停火進程的樂觀預期。原本他以為通過直接對話能夠讓普京在俄烏談判上鬆口,甚至可能藉此促成一次外交勝利,為自己的政治成績單上增添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然而普京如今卻反手甩出一個“合法性”議題,把整個談判邏輯徹底翻轉:既然烏克蘭政府不合法,那何談與其停火?
普京的這一手實際上是徹頭徹尾的“陽謀”——他並沒有直接拒絕談判,而是巧妙地將停火的決定權推向了一個無法達成共識的“法律問題”上,讓談判陷入僵局的同時,也讓特朗普在外交上陷入被動。
意識到被耍的特朗普,在接受nbc採訪時罕見地對普京“開炮”。特朗普表示普京的發言令他感到“生氣和憤怒”,指責普京“故意破壞和平進程”,並放出狠話威脅俄羅斯,稱如果俄烏在一個月內沒有停火,美國將對所有俄羅斯石油徵收25%至50%的二級關稅,並表示這些關稅將很快生效。
顯而易見,特朗普已經到了惱羞成怒的地步,意圖通過這種極端的經濟施壓手段,來逼迫普京讓步。
【普京認為澤連斯基政府不具有合法性】
特朗普深知,俄羅斯經濟在很大程度上依賴能源出口,尤其是石油。雖然在過去幾年間,歐美國家已對俄羅斯石油出口實施了多項制裁,但美國對俄羅斯能源的二級制裁一直未能全面落地。如果特朗普兌現威脅,俄羅斯的石油出口無疑將面臨更加嚴峻的局面。
不過,特朗普的這一招是否有效,還需要畫一個大大的問號:
首先,在歐洲各國近幾年的圍追堵截中,俄羅斯早已加強了與中國、印度等國的能源合作,美國的制裁難以對其形成真正的封鎖。其次,普京政府歷來對外部壓力表現出極強的抗壓能力,特朗普的關稅威脅未必能真正迫使他在烏克蘭問題上讓步。
從普京的角度來看,他並不急於與烏克蘭停火,尤其是在戰場形勢對俄方有利的情況下。普京很清楚,目前烏克蘭的戰場壓力巨大,而西方的援助逐漸出現疲態,他完全可以繼續以“烏克蘭政府非法”為由,拖延談判進程,進一步壓縮烏克蘭的戰略空間。
但另一方面,普京也不會完全無視特朗普的威脅。雖然俄羅斯目前與中國、印度等國的能源合作穩定,但美國的經濟制裁如果升級,仍可能對俄經濟造成一定程度的衝擊。因此,普京可能會在接下來的一個月內,採取某種靈活手段,例如釋放部分外交善意,以避免激化局勢。
【俄軍在俄烏戰場上佔據主動權】
從現實角度來看,特朗普的“最後通牒”難以真正改變俄烏衝突的走向。一方面,特朗普並不願與俄羅斯徹底翻臉,因為一旦如此,俄烏停火將變得遙不可及,他競選時的承諾也將淪為空談,這無疑會損害其個人信譽;另一方面,俄軍在戰場上仍佔據火力優勢,烏克蘭短期內翻盤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更重要的是,俄烏衝突的本質並非單純的經濟施壓所能左右,而是錯綜複雜的地緣政治博弈。俄羅斯不會因外部壓力輕易讓步,而烏克蘭政府同樣不可能接受外部強加的“臨時管理機構”。在這樣的博弈格局下,特朗普的威脅更像是一種政治表態,而非真正能夠左右戰局的決定性手段。
此次事件再次說明,特朗普在外交舞台上仍然難以真正“駕馭”普京。儘管他試圖通過個人外交手段,以及其與普京之間所謂的“深厚情誼”來促成俄烏停火,但普京的策略顯然更加老練,將特朗普的期待輕鬆化解。
可以預見,特朗普與普京的較量,才剛剛拉開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