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劉瀾昌
百年大局在急劇演變。“轉向東方”,是俄羅斯的新的戰略抉擇。可以說,這是普京被迫的選擇,也是拜登逼着俄羅斯的選擇。中國在決定全球命運的“中美俄大三角關係”,佔據戰略高地。美國的戰略大師基辛格日前描繪俄烏戰事的三種前景,其實他也非常清楚俄羅斯控制烏東原屬於俄羅斯的五分之一的土地,是不可改變的事實。但是,他是美國人,他很不情願。他明白,美國未能拉攏俄羅斯,反而迫使普京斷然“轉向東方”,拜登是做了傻事。但是,拜登的傻事還是不斷在做,為了抗衡中國的一帶一路,沒有錢,印鈔也要做。不過,也被迫從投入40萬億美元的海口,縮到6000億。但是,G7與會者都知道這是“畫餅”。
平時說,拜登當下也面臨調整對華政策的關口。如果,從拜登本身的立場講,他最大利益是帶領民主黨贏得年底中期選舉,這樣他才能不“跛腳”,爭取連任才有希望。事實上,他已叫出競逐連任的口號,所以他的施政必然圍繞這個目標。就此,降低對華關稅,改善雙邊關係,是上策。可是,共和黨和特朗普自然不會饒了他,會批他屈服中共。所以,降關稅這樣的小事,老拜登也是猶猶豫豫,踉踉蹌蹌。
在G7峰會,推出了“全球基礎設施和投資夥伴關係”(PGII),預期在5年內籌集 6000 億美元的私人和公共資金,提供給發展中國家作為興建基礎設施所需,其中,美國認購2000億美元的份額,其他4000億由G7其他國家去分。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是“馬歇爾計劃”。
事實上,很多人都忘記了,去年的G7,拜登提出“重建更美好世界”(B3W) 計劃目標要在2035年前,籌措40萬億美元,來滿足中低收入國家巨大的基礎設施需求。那,更是“馬歇爾”的“馬歇爾”。不過,美國的媒體擦鞋說,PGII比B3W務實,對抗一帶一路更有實效。
全球都知道,美國現在的債務高達30萬億美元,遠超美國去年的GDP23萬億美元。美國的債務,註定是“棺材債”,美國大廈崩塌了也還不清。於是,拜登的三劍客布林肯、沙利文和坎貝爾,幫他改頭換面為PGII,以證明他還是在對抗一帶一路,還是反中的。可是,意法德日英,都是一帶一路的受惠國,他們表面支持拜登,心裡罵他老糊塗。
值得一提的是,B3W去年提出總額40萬億美元的天文數字,就連本該為拜登總統政策護航的民主黨友也不願背書。去年12月,作為B3W計劃核心之一的近2萬億美元社會福利支出與應對氣候變化法案投票表決時,民主黨籍參議員喬•曼欽投反對票,使B3W在美國會遭遇滑鐵盧。
事實上,和B3W一樣,新的“全球基礎設施和投資夥伴關係”也缺乏細節,重要的是資金來源其實空話連篇,美國媒體相信美國會也不會買單。
再看地球的另一端,俄羅斯在加緊“轉向東方”。 6月27日, 黑河通往俄方的黑龍江大橋開通後,俄方專家表示,這不但可與中國合作提高效率,而且對俄聯邦因西方制裁而實施的“轉向東方”的計劃也有重要意義。俄羅斯網站hh.ru報道,5月份該門戶網站上有50097份懂中文的求職者簡歷。然而他們中的大多數是翻譯和教育工作者。俄羅斯大學正在擴大漢語教學項目。目前已有200多所大學教授中文。
根據中國海關總署的數據,自年初以來的四個月中,俄中貿易額同比增長近 26%,超過 510 億美元。俄羅斯駐哈爾濱總領事館早些時候表示,在西方制裁和雙邊經貿合作加速發展的條件下,俄羅斯和中國可以提前實現2024年達到2000億美元年貿易額的目標。
不要小看上面的這些事實和數字,一點一滴正在深刻改變世界的地緣政治格局。
重要的戰略,都是由一個個計劃組成。糊塗的拜登,還以為B3W變為PGII,能為遏華使上勁。其實,老拜登還是要多多回憶他那些訪華的日子。
“轉向東方”,無疑是俄羅斯抗擊美國擠壓,重塑歐洲安全邊界的無比正確的戰略抉擇。
版權聲明:本文系作者原創文章,圖片資料來源於網絡,本文文字內容未經授權嚴禁非法轉載,如需轉載或引用必須徵得作者同意並註明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