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陶宛被騙了,德國承諾派遣3500人大部隊,實際只有不足百人到位

2022年06月29日12:37:34 國際 1092

全球所有國家中,立陶宛算得上是一個奇葩中的奇葩,身為一個小國,卻太不守本分,老喜歡往大國博弈的風口浪尖上去鑽,指不定哪天就會撞在刀尖上。

英媒爆料一個重磅消息,稱德國之前承諾在立陶宛部署一個兵力為3500人的北約作戰旅,可實際派往立陶宛的軍人只有50至60人,只是個小分隊而已。目前,立陶宛議會國家安全和國防委員會主席勞里納斯·卡西烏納斯作出回應,稱德國的“大部隊肯定會來的,不用驚慌”。

立陶宛被騙了,德國承諾派遣3500人大部隊,實際只有不足百人到位 - 天天要聞

卡西烏納斯口稱“不用驚慌”,其實這恰好印證了一件事,就是對於德國“大部隊”不來的事,確實已經引起了立陶宛國家的恐慌,不然也不會這麼火急火燎地說出這番話。只是從這可見,立陶宛好歹是一個主權國家,竟然把維護自身國家安全的事完全放在他國身上,舉手歡迎他國前來駐軍,就像是在把自己的腦袋別在別人褲腰帶上一樣。這是不是太荒唐可笑呢?

話說回來,德國身為歐盟的領頭羊、老大哥,對待自己身邊的“小兄弟”也太不仗義。不久前,德國總理朔爾茨訪問維爾紐斯,跟立方政府在協議裡面都說好了的,德國將派一支3500人的部隊前往立陶宛駐軍。立陶宛政府是歡天喜地,據悉都已經在着手建造駐軍的基礎設施,然而卻“望穿秋水,不見君來”。當然,人是來了的,只是這區區五六十人,不僅不管用,反而不免讓立陶宛民眾產生不好的聯想——是不是傳出了什麼噩耗,連德軍都不敢踏入立陶宛的國土了?因此這更添了立陶宛人的恐慌情緒。說到底,這是德國對立陶宛放了“鴿子”。

立陶宛之所以急着求德國駐軍,先都幾乎到了“跪求”的地步,是有原因的——最近,立陶宛真的惹怒了俄羅斯。幾天前,俄執政黨的一名國家杜馬議員提交一份議案,內容是要求廢除蘇聯當年有關立陶宛獨立的決議草案。說得更清楚點就是,對於立陶宛當年從蘇聯獨立出去這件事,俄羅斯現在不認賬了,認為是非法的。也就是說,在俄羅斯眼裡,立陶宛不具備一個獨立國家的資格。這話裡面的餘音似乎是,俄羅斯有權收回立陶宛這個“失地”。這份提議,遲不提出來,早不提出來,偏偏在俄羅斯戰時提出來,是不是意味着俄羅斯是要趁勢干一票,把立陶宛也“改造改造”呢?這是不是得到了普京的授意了呢?難怪立陶宛整個國家會這麼慌。

立陶宛被騙了,德國承諾派遣3500人大部隊,實際只有不足百人到位 - 天天要聞

萬事皆有因果。當年蘇聯解體時,獨立出去的國家還有很多個,可為什麼俄杜馬議員不撤回對這些國家獨立的承認呢?原因就是,立陶宛在反俄的道路上也太能作了。早在普京下令發起對烏克蘭的特殊軍事行動之前,立陶宛就在充當美國拱火俄烏局勢的幫凶,既對跟俄羅斯一體化的白俄羅斯下手,斷掉國內對白俄羅斯的鐵路運輸,又不遺餘力地支持烏克蘭,對其提供武器裝備。種種行為,都太自不量力,明知不可為而為之。

立陶宛只是一個小國,其不住手地一直挑釁俄羅斯這個大國,底氣只有一個,就是緊抱美國的大腿,認為有了美國這個超級大國做靠山,從此就可以飛揚跋扈。近幾年來,立陶宛除了挑釁俄羅斯而外,還對中國耍陰招,居然在台海局勢上動手動腳,其實也是出於這種心理。立陶宛自以為充當了美國最合格的附庸,就可以在西方世界裡成為座上賓,如今才知道,完全想錯了。

立陶宛被騙了,德國承諾派遣3500人大部隊,實際只有不足百人到位 - 天天要聞

德國之所以出爾反爾,選擇不派大部隊進駐立陶宛,有自己的考慮。其中主要是怕進一步刺激俄羅斯, 這也跟目前的俄烏戰局相關。俄羅斯如今已經手握極大的戰場優勢,整個烏東地區已是唾手可得,勝局基本已定。這種情況下,要想幫助烏克蘭翻盤,太不現實,只有跟俄羅斯談判才是出路。倘若德國選擇在這個時候出兵立陶宛,將重兵放在俄羅斯身邊,尤其緊挨着俄羅斯的飛地加里寧格勒,只會導致俄德關係更加惡化。別的不說,難道真的要讓俄羅斯對自己進行天然氣斷供嗎?反過來說,加入現在呈現敗局的是俄羅斯,那麼這3500德國大兵肯定會如約而來。畢竟,西方國家欺軟怕硬,最愛乾的就是落井下石。

總而言之,德國此次不惜打自己的臉也要毀諾,是對立陶宛的拋棄。國家信譽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利益。在利益面前,背叛區區一個立陶宛算得了什麼?如今,烏克蘭還是被拋棄的對象呢。德國這樣做,可說是對立陶宛愚蠢的一種獎賞,也不知立陶宛從此會不會長點記性,少干挑釁大國的蠢事?

國際分類資訊推薦

彭振聲妻墜亡,韓國瑜沉痛發聲:維繫司法正義,善待民眾的善良 - 天天要聞

彭振聲妻墜亡,韓國瑜沉痛發聲:維繫司法正義,善待民眾的善良

台北地方法院審理京華城案,7月1日原定勘驗台北市前副市長彭振聲偵訊光碟,未料彭振聲接獲妻子墜樓身亡噩耗,當場崩潰悲嚎“檢察官良心在哪”,引發各界關注。台民意機構負責人韓國瑜也於3日凌晨沉痛發聲,感嘆檢調及司法是維護社會正義最重要的一道防線,當民眾相信的基本道理,受到挑戰與破壞時,手中無實權、朝中無靠勢...
汪國玲,任縣委書記 - 天天要聞

汪國玲,任縣委書記

據安徽省定遠縣政府網站7月2日消息,7月1日上午,縣委書記汪國玲帶隊開展“七一”走訪慰問活動。上述消息顯示,滁州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局長、黨組書記、一級調研員汪國玲,已任定遠縣委書記。
關稅和防務分歧讓美國與盟友鬧掰?專家提醒:對抗中國的本質沒變,不可放鬆警惕 - 天天要聞

關稅和防務分歧讓美國與盟友鬧掰?專家提醒:對抗中國的本質沒變,不可放鬆警惕

【文/觀察者網 王一】在美國總統特朗普對全球“揮舞關稅大棒”、美國與盟國就防務問題分歧不斷之際,美日澳印外長齊聚華盛頓,舉行了今年第二次“四方安全對話”(QUAD)。儘管面臨種種紛爭,此次會議依舊釋放了美國及其地區夥伴傾向於共同對抗中國的信號。香港《南華早報》7月2日報道稱,幾位中國專家提醒,不要對特朗普的...
哈馬斯研究停火方案 內塔尼亞胡誓言“連根剷除” - 天天要聞

哈馬斯研究停火方案 內塔尼亞胡誓言“連根剷除”

巴勒斯坦伊斯蘭抵抗運動(哈馬斯)2日說,正在研究斡旋方所提交的加沙地帶停火方案,但哈馬斯要求以色列軍隊必須完全撤出加沙。同一天,以色列總理本雅明·內塔尼亞胡強硬表態,誓言要“連根剷除”哈馬斯。眼下,....
韓國國會通過戒嚴法修正案 - 天天要聞

韓國國會通過戒嚴法修正案

△韓國國會(資料圖)總台記者獲悉,當地時間7月3日下午,韓國國會全體會議通過戒嚴法修正案,新法案規定在宣布戒嚴後,任何人包括軍方以及警方等將不得妨礙國會議員和國會工作人員出入以及會議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