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新生男嬰兩月內被拐走兩次,拐走者:沒有兒子會被丈夫拋棄

2021年07月15日21:00:50 國際 1388

據英國媒體報道,住在印度西部古吉拉特邦甘地那加爾市的貧困勞工米娜·瓦迪 (Meena Wadi)稱,自己的孩子在兩個月內被陌生人拐走了兩次。孩子第一次被拐走時,出生才兩天。

“我不會再讓我的兒子離開我的視線。”米娜說。

印度新生男嬰兩月內被拐走兩次,拐走者:沒有兒子會被丈夫拋棄 - 天天要聞

“如果沒有兒子,我怕丈夫會離開我”

米娜帶着嬰兒回到家後的第二天,噩夢就開始了。當地時間4月1日,一位自稱是醫院護士的陌生女人來到她家拜訪。寒暄過後,“護士”告訴她,新生嬰兒需要儘快接種疫苗。

米娜相信了她,跟着“護士”來了醫院。“護士”告訴米娜,讓她在原地等着,自己則抱着嬰兒去“登記接種”。

幾個小時過去了,那位自稱是護士的女人還沒有回來。米娜覺得大事不妙。“我瘋狂地在醫院尋找我的兒子。保安聽到了我的哭聲,過來問我發生了什麼事。我立馬選擇了報警。”

官方數據顯示,在古吉拉特邦,每年約有3500名兒童失蹤。相關人士表示,由於貧困地區的父母很少登記報案,導致實際兒童被綁數量比官方預估的還要高。

但是,米娜做了一個聰明的決定:她選擇了報警。

在警局做筆錄時,米娜發現自己對那個女人一無所知。“我不記得那個女人長什麼樣了,甚至連她的名字也不知道。”

負責調查該案的警察扎拉(Zala)帶着調查團隊查看了米娜家附近和醫院周圍的監控錄像。扎拉在監控錄像里發現,一個女人用紗布裹着一個包裹經過。

扎拉在走訪附近500名人力車司機後,終於獲得了一條線索:一個目擊者稱,他看見一個女子帶着嬰兒乘車去了鄰村。

扎拉順着線索找到了村落。在一個廢棄的農場里,他發現了一張遺棄的身份證。帶着疑惑,扎拉去了身份證上的地址。他找到了一個女人和一個孩子,但孩子不是米娜的。

“那位婦女告訴我,她的丈夫曾與另一名女子X私奔,他們還偷走了她的身份證。所以我們去找了她的丈夫。最後果然找到了米娜的孩子。”扎拉說。

據稱,女子X承認是她拐走了米娜的嬰兒,並試圖嫁禍給她“現任丈夫”的“前妻”——即警方找到的身份證上的婦女。

“我之前生了一個死胎,所以我迫切地想要一個兒子。如果沒有兒子,我害怕我丈夫會離開我。”女子X說。

“父母都希望生的是兒子。”警官迪帕克·維亞斯 (Deepak Vyas) 說,“無論如何都只要兒子,而不是女兒。妻子擔負著生兒子的壓力,甚至不惜去拐走貧困家庭的孩子。”

米娜帶著兒子回家。她的幸福只維持了兩個月,6月9日,她的兒子被第二次拐走。

每年超過43000名兒童被拐走

扎拉警官再次見到米娜時一臉吃驚。“她告訴我,她的兒子又被拐走了,可這距離第一次拐走才過去兩個月。她說她把嬰兒放在樹下乘涼,自己則去收集廢料。等她回來時,孩子就不見了。”

扎拉根據米娜家附近的監控找到了一名嫌疑人。扎拉立即聯絡拉賈斯坦邦的警方,一齊將嫌疑人抓獲。

被捕嫌疑人的妻子說,他們之所以拐走米娜的孩子,是因為他們自己沒有兒子。這理由與此前拐走米娜兒子的婦女說法如出一轍。

米娜再次與兒子團聚。現在,警察扎拉定期到米娜家拜訪,並帶來很多小玩具。

“我非常感謝警官。警官比我們更愛他。”米娜說。

根據聯合國婦女和兒童發展部的數據,在印度每年有超過43000名兒童被拐走,且被拐走的兒童多為男嬰。同時,印度人口普查顯示,7歲以下女童的數量也正在嚴重下降。

“很多家庭不希望生女孩,只想要男孩。這樣的話,他們就能獲得豐厚的嫁妝。如果超聲波檢驗出來的是女孩,家裡人就會強迫孕婦墮胎。否則的話,就會導致虐待女童、拐走男童的案件發生。”懷孕三次的庫爾萬特(Kulwant)說。她的婆婆曾威脅她如果生不齣兒子,就叫庫爾萬特的丈夫跟她離婚。

儘管印度女性預期壽命比男性更長,但印度的男女出生比嚴重失衡。2011年,每1000名男童出生,只有914名女童出生。2020年,這一數據已下降到904名。印度首屈一指的醫學院全印度醫學科學研究所 (AIIMS)的一名醫生稱,截止到2011年,印度就已經流產了大約 10萬名女胎。目前,選擇性流產的數量還在上升。

印度新生男嬰兩月內被拐走兩次,拐走者:沒有兒子會被丈夫拋棄 - 天天要聞

“性別歧視是存在的。生不出男嬰的家庭很悲痛,但去拐走別人家的孩子就是把這份痛苦施加給了另一個無辜的家庭。” 庫爾萬特說。

武漢晨報實習記者 代怡泠

國際分類資訊推薦

四川發布一批幹部任前公示,涉多個省管高校正職 - 天天要聞

四川發布一批幹部任前公示,涉多個省管高校正職

根據《黨政領導幹部選拔任用工作條例》《四川省黨政領導幹部任職管理辦法》等規定,為進一步減少用人失察失誤,把幹部選好選准,現將白潔等同志擬任職情況公示如下:白潔,女,滿族,1977年9月生,在職博士研究生,中共黨員,現任四川旅遊學院黨委常委、
倫敦拒絕效仿華盛頓向以色列扣留武器 - 天天要聞

倫敦拒絕效仿華盛頓向以色列扣留武器

卡梅倫說英國不支持在拉法進行大規模軍事行動英國已明確表示不會跟隨美國拒絕向以色列運送武器,英國外交大臣戴維·卡梅倫(David Cameron)談到兩國在這方面存在“非常根本的差異”。卡梅倫周四在新聞發布會上說:“美國是以色列政府武器的巨大
張工會見中國中煤董事長王樹東一行 - 天天要聞

張工會見中國中煤董事長王樹東一行

5月8日下午,市委副書記、市長張工在迎賓館會見中國中煤能源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王樹東一行。此次中國中煤在津設立京津冀國家技術創新中心能源與低碳技術創新中心,是落實京津冀重大國家戰略的具體實踐,也與我市創新發展目標高度契合。
震動金融圈!張紅力,被開除黨籍 - 天天要聞

震動金融圈!張紅力,被開除黨籍

5月9日,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通報,經中共中央批准,中央紀委國家監委對中國工商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原黨委委員、副行長張紅力嚴重違紀違法問題進行了立案審查調查。
烏克蘭到底在為了什麼而戰鬥? - 天天要聞

烏克蘭到底在為了什麼而戰鬥?

本期我們將探討一個備受關注的話題——烏克蘭到底在為了什麼而戰鬥? 近年來,國際局勢日益緊張,烏克蘭作為歐洲的一個國家,也不斷地面臨著各種挑戰。在這個充滿火藥味的舞台上,烏克蘭人民一直在為自己的信仰和理想而戰鬥。 首先,讓我們來看看烏克蘭戰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