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
養寵物的人越來越多
“毛茸茸”們可愛的外表
同時也吸引着孩子們的目光
讓家長們的意想不到的是
有一種病可能潛伏在孩子身邊
9歲女孩擼貓得怪病
近日,深圳一9歲的小女孩因左上臂和腋窩下有腫塊,其母親帶她前往醫院檢查。醫生髮現,她手肘內側淋巴結腫大,且與平常的淋巴結腫大不同,一旦手上的腫塊被觸碰,小女孩就喊疼。
經過詢問得知,女孩特別喜歡小貓咪,前段時間,她在與貓咪玩耍打鬧時,不經意間被貓咪抓了幾下,左手中指和左前臂被抓出了幾條血痕。因為沒有出血,家人就沒有當回事。
綜合檢查結果,醫生診斷,這個9歲的小女孩得的是“貓抓病”。醫生表示,貓抓病嚴重的或將引起失明!
看到這裡,不少家長和養寵物的家庭可能會有些慌張:
“這麼嚴重,不能養寵物了嗎?”
“孩子再也不能和寵物玩了嗎?”
“那家裡養的小動物該怎麼辦?”
.......
不如,讓小編帶着,一起來了解一下,到底什麼是“貓抓病”!
什麼是“貓抓病”?
貓抓病(CSD)的全稱是“良性淋巴網狀內皮細胞增生症”,是一種細菌感染。之所以這樣命名,是因為人們通過感染了巴爾通體細菌(Bartonella henselae)的貓而被感染,主要發生於5-14歲兒童,患兒多有貓抓或咬傷史。
為什麼會傳染上“貓抓病”?
首先,貓被跳蚤叮咬感染了巴爾通體細菌,或者貓爪上和貓牙齒之間殘留有跳蚤污垢(糞便),這時候貓剛好撓傷咬傷人,而人抵抗力低下,才有一定的概率感染貓抓病。而且此病感染多發生於小孩,因為小孩免疫力較低。
偶爾,人可能會從攜帶巴爾通體細菌的跳蚤或蜱中感染。人與人之間不會相互傳染貓抓病。也沒有研究稱:人們會通過親吻貓來獲得這種疾病。說到底,貓抓病最大的根源是跳蚤。
如果得了“貓抓病”有哪些表現?
“貓抓病”在臨床上比較少見,常見的臨床癥狀為全身癥狀大多輕微。通常被抓傷後,抓傷處皮膚出現丘疹、水皰或膿皰,局部有淋巴結腫大,主要見於頭頸部及四肢,為傷口引流區域淋巴結腫大,可累及單個或多個淋巴結,部分情況會伴有全身不適、乏力、低熱等癥狀。
部分病例有內臟損害表現,主要累及人體肝脾,造成肝脾壞死性肉芽腫,嚴重者可出現腦炎、心內膜炎、格林巴利綜合症等。
如果去醫院就診,醫生懷疑可能感染貓抓病,將會對就診者進行全身檢查。僅憑癥狀難以確診,醫生需要通過進行聚合酶鏈反應(PCR)血液檢測來確定就診者的體內是否存在巴爾通體細菌。
“貓抓病”不是很常見的疾病
但也確實令人煩心
在孩子和小動物的相處過程中
需要注意的事情還是比較多的
尤其是家裡養了寵物
孩子日常接觸機會較多
家長們更應該多多留心
↓↓↓
◆盡量不要讓孩子和寵物單獨相處。雖然家養寵物一般都非常溫和,對於年紀小的孩子,難以預測會出現什麼狀況;
◆每年的疫苗注射不可忘,堅持定期給寵物驅蟲、洗澡;
◆如果被寵物咬、抓傷後可用清水沖洗,或局部塗抹碘酒及酒精,並及時注射狂犬疫苗;
◆不要讓自家的寵物在外面捕食;
◆不要給寵物吃生食,它們用的食具要每天清洗;
◆不要過分親密接觸,撫摸過寵物後要徹底清洗雙手;
◆告誡孩子,如果被寵物抓咬傷後,一定要及時告知大人;
◆定期給寵物修剪指甲,不和寵物玩粗暴的遊戲;
◆寵物的便便每天清理,准媽媽要避免直接接觸寵物的便便,家裡人代勞後也要記得及時仔細地清洗雙手。
家裡有小朋友並且養有寵物的家長們也不必過度恐慌,按照以上幾點,避免惡意逗弄寵物,就可以防止傳染“貓抓病”,開開心心和“毛茸茸”們玩耍啦~